陕西正宗礼泉烙面做法(面百做陕西篇第二篇)(1)

礼泉,原名醴泉,因为县内有一口泉水,口感甘甜。隋朝时,更在此建有“醴泉宫”。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礼泉。

传说上古皇帝升仙处,就在今天礼泉的烟霞镇湾里村。1958年开始,县内逐步发觉原始村落遗址十几处。证明5000年前,这里已经是人类聚居繁衍的地方。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建县。

礼泉标志性的食物,就是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陕西正宗礼泉烙面做法(面百做陕西篇第二篇)(2)

大唐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开始,便为自己修建昭陵。大量被征调的民夫聚集在一起,做饭极其不容易。而且开山修陵,基地湿润,食材不好储存。礼泉的厨娘便受烙饼启发,创造了“烙面”。

(一)吃法

与方便面类似,取出烙面,放入碗中,浇入高汤,立即开吃。不必像方便面那样还要等几分钟。烙面经高汤一浇,入口筋道,爽口。细细咀嚼,铁板烙熟的面香味,如缕不绝。

陕西正宗礼泉烙面做法(面百做陕西篇第二篇)(3)

(二)做法

烙面制作,多为夫妻二人搭配干活:

1. 调面:一次性将二三十斤面粉倒入盆中,一般女人负责加水,男人负责搅拌抓洗。搅成面糊后,滤除面筋渣滓。将面糊放置一边静候。

2. 摊面:如摊煎饼,将面糊淋入平底锅(或鏊子),逐渐摊开,摊到薄薄一层,两面黄而不焦,就熟了。

3. 晾面:将面饼搭在绳上晾干,这样除去水分,易于存储。

4. 叠面:将晾干的面饼一层层码放整齐。

5. 压面:面上压上木板,木板上压上石块。

6. 切面:压上三天,取出面饼,切成细丝。将细面一把把用纸包好。放入篮中,随吃随用。

陕西正宗礼泉烙面做法(面百做陕西篇第二篇)(4)

包好的礼泉烙面常常就作为伴手礼,礼泉人逢年过节走亲戚时带一包。老咸阳人,至今还记得,待客时,从礼泉而来的自行车,车头那袋子里的烙面礼。

而今,大多已不走亲戚,已少有这样的待客机会了。

三秦大地至今还飘荡的多年的民谣:“做(zou四声)啥好,过年好。过年买糖带买炮,烙面挂面能吃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