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氏城,又称雍梁故城,相传为黄帝大臣雍父作杵臼所封之地,故得名雍氏城。
雍父,传说中黄帝的臣僚,杵臼的发明者。
《易·系辞》云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和臼,都是远古使用的捣谷工具。
杵臼
《世本》载:“雍父作舂杵臼。”雷学淇校辑《世本》:“雍父作臼杵,舂也。” 宋衷 注:“雍父,黄帝臣。”《史记·周本纪》:“楚围雍氏”,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雍城在洛州阳翟县东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臣雍父作杵臼所封也。”阳翟县,即今河南省禹州市。
雍氏城的来历:
雍父是黄帝的大臣,有凿石制作的本领。雍父受黄帝之命在红水河和具茨山之间,成功研制出了舂米用的杵和臼,并教会百姓舂谷去皮,煮米为饭。因雍父制杵臼有功,黄帝将其研制杵臼的地方封做他的食邑。雍父便在此筑城而居,称雍氏城。
“雍氏城”的记载,见于《史记》、《战国策》和《竹书纪年》等史籍中。
《史记·周本纪》载:
“楚围雍氏,韩徵甲与粟于东周,东周君恐,召苏代而告之。”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
“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秦败屈丐。”
“楚怀王怨前秦败楚于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于秦。”
《战国策》载:
“楚攻雍氏,周餦秦、韩,楚王怒周,周之君患之。”
“雍氏之役,韩徵甲与粟于周。”
另《竹书纪年·隐王》载:
“十五年,薛侯来会王于釜丘。楚入雍氏,楚人败。”
雍氏城,位于阳翟县东北12.5公里处,即禹州境内。
2006年,为了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禹州境内的一座城址进行了部分抢救性试掘,其中出土的一些陶器上发现有少量文字,例如“里旾(春)”、“韩”和“二年雍氏”等。“二年雍氏”陶文,为这座城址的名字提供了证据。又根据该城址的城墙始建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进行过多次加固、整修和扩建,所以可以判断该城址应当就是历史文献中提到的雍氏城。并且,该城墙的墙体底宽38米,顶宽28米,残高2.1—6米;东城墙外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宽26米,最深处3.6米。这样坚固的防御,与文献中提到的楚国围攻雍氏城五个月而没有攻陷的记载相符合。
《史记·周本纪》记载战国末期周赧王时“楚围雍氏,期三月也,今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集解徐广曰:雍氏为“阳翟雍氏城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雍氏城在洛州阳翟县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臣雍父作杵臼也。”同样的记载还见于《史记·韩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战国策》等。
战国时期,韩灭郑国,迁都于郑(即今河南省新郑市)。雍梁故城为当时韩国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据守于韩、楚两国之间,为两国交战必争的的战略要地。《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记载楚国军队攻打郑国,楚率“锐师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这里“雍梁”即指雍氏城(或云“雍”即雍氏,“梁”者为汉河南郡梁县)。《后汉书》载:“禹所都。有钧台。有高氏亭。有雍氏城”,注:“左传襄十八年楚伐郑,侵雍梁,杜预曰在县东北。史记齐愍王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即此所指。
“雍梁”名称之辨:“雍梁”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
关于“雍梁”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雍梁”是两个城的名字,即“雍氏城”和“梁城”。此观点以江永为代表,他在《春秋地理考实》中提到,“雍氏在今禹县东北,梁即汉之梁县,本周之小国,在今临汝县东北”。
另一种观点认为雍梁是一个城,即后来文献中记载的“楚围雍氏”的雍氏城。此观点以顾祖禹、洪亮吉等为代表。顾祖禹在《读史方舆·河南二·卷四十七》中,提到“襄十八年,楚伐郑,侵雍梁。又襄三十年,郑伯有奔雍梁。《战国策》,楚围韩雍氏,即雍梁也”。洪亮吉在《春秋左传诂》中对“雍梁”的词条注释为“《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阳翟,有雍氏城”。
考证:
依据《左传·襄公十八年》载:
“子庚帅师治兵于汾。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汾,扶云反。……楚师伐郑,次于鱼陵。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犨县北,郑地。○犨,尺由反。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将涉颍,故于水边权筑小城,以为进退之备。旃然水出荧阳城皋县,东入汴。○旃,之然反。汴,皮彦反。蒍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胥靡、献于、雍梁,皆郑邑。河南阳翟县东北有雍氏城。○蒍,本又作“薳”,于委反。冯,皮冰反。费,扶味反。滑,于八反。雍,于用反。右回梅山,在荧阳密县东北。○回,如字,徐胡猥反。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信,再宿也。○牢,力刀反。纯,如字,一音市荀反。涉于鱼齿之下。鱼齿山之下有滍水,故言涉。○滍音雉。甚雨及之,楚师多冻,役徒几尽。”
汾:即汾丘城,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水经·颍水注》:“颍水又东南径柏祠曲东,历罡丘城南,故汾丘城也。”《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襄城县“有汾丘”。
鱼陵: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杜注: “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犨县北。郑地。”
上棘:城名。在河南省禹县西北。《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右师城上棘,遂涉颖。」
旃然:古水名,即今河南省荥阳市索河。《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杜注: “旃然水出荥阳成皋,东入汴。” 《水经·济水注》: 索水 “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
费滑:费滑邑,又称滑邑,原滑国都城。在今河南省巩义市鲁庄镇桑家沟村南、四合村西,至偃师市滑城河村一带。
胥靡: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楚伐郑,侵胥靡。后为周地。《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王入于胥靡”、《左传》定公六年:“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即此。
献于:城名,位置未知。
雍梁:即雍梁故城,又名雍氏城,相传为黄帝命大臣雍父做杵臼之处,故得名雍氏城。《史记·周本纪》:“楚围雍氏”,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雍城在洛州阳翟县东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臣雍父作杵臼所封也。”阳翟县,即今河南省禹州市。
楚国此次伐郑,主要是为了援助齐国牵制晋国,因为郑国乃是晋国的同盟国。楚国选择攻伐的目标,一是郑国北部城镇如费滑、胥靡、献于,这些城镇多靠近晋国,能给晋国施加间接的压力;二是郑国东北部城镇如虫牢等,这样能更直接地牵制郑国的军力。
楚伐郑国路线图:
若按江永之说,“雍梁”应是指雍氏城和梁城,“梁”在今临汝县东北,“雍氏”在许昌禹州境内东北。
从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郑宋卫》可以清楚看到,二者相距甚远,侵伐梁城还得渡过汝河,极不方便。显然,楚国攻击梁城起不到牵制郑国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地方相距又远,长途奔袭反而不利于楚国。再者,《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郑国的伯有逃奔到“雍梁”,然后又逃奔到“许”。可见,“雍梁”应是一地名,即后来雍氏城。
这样就可以理解楚国伐郑时的行军路线:
楚军在过了鱼陵之后,在上棘驻扎,然后通过颍河,到达旃然。这时子冯、公子格率领精锐部队突袭郑国西北的城镇如费滑、胥靡、献于,然后,为了补充粮草和整顿军队,解除上棘大本营的安全,开始攻打上棘东部的雍梁城,又向右折回突击到郑国的东北部梅山,攻打到虫牢之后返回。
历史文献中关于楚围雍氏的记载主要出现在《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里。关于楚围雍氏的次数及年代,目前共有三种观点。缪文远先生进行了统计: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只有一次,徐文靖《纪年统笺》和陈逢衡的《纪年集证》认为有两次,马骕《绎史》认为有三次。并且,在《战国策·韩策二》中,鲍彪也认为楚围雍氏城有两次,其一在周赧王三年,其二在周赧王十五年。诸祖耿在《战国策集注汇考》认为楚围雍氏有三次,“其一在王赧三年,其二在王赧八年,其三在王赧十五年”,
具体如下:
第一次楚围雍氏,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所记:“(齐盡王)十二年,楚围雍氏,秦败屈。”这正好与《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记载的“楚景翠围雍氏”相吻合。
第二次是在周赧王八年。根据《中国历史纪年表》推知周赧王八年即韩襄王五年,秦武王四年。这一年秦武王卒,秦昭襄王立,秦攻克韩国的宜阳城。此次主要是因为“楚怀王怨前秦败楚于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雍氏”。
第三次楚围雍氏也就是《史记·韩世家》中记载的:“(韩襄王)十二年,太子婴死……苏代谓韩咎曰:‘……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可见,此次楚围雍氏是因韩咎与虮虱争夺韩国太子位而导致的。
雍梁故城遗址的发掘:雍梁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狮子口村、古城村一带。
雍梁故城又名雍氏城,相传为黄帝命大臣雍父做杵臼之处,故得名雍氏城,它沿用久远,直至汉以后。春秋时期,禹境时属郑国;战国时期,韩景候九年(公元前400年),韩被周室承认为诸侯国,建都于此。韩哀候二年(公元前375年),韩灭郑,迁都于郑(即今河南省新郑市)。雍梁故城即为当时韩国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据守于韩、楚两国之间的战略要地,历来为两国交战必争之城。
如今的雍梁故城,仅残留东城墙一小段,宽约6米,高约5米,长约15米。城址范围内如今的农田里经常可见散存的陶片、板瓦等物,尤其在墙体附近的河道、断崖、低地等地方大量暴露。在城址东部不远的几个村落附近,近代村民耕作建房时发现过春秋、战国以及汉代墓葬、青铜剑等物。
从2006年5月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开始对规划渠线以内的城址部分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进行到2008年10月全部结束,历时2年有余,发掘总面积达8350㎡。除发现了城址东南角的城墙遗迹、一座东门遗迹外,还发现了一批东周至唐宋的遗迹和遗物。
发掘的墙体位于整个城址的东南部,属东城墙的南段和南城墙东段。夯土版筑,内侧有较长的夯筑护坡。地表之下部分残高2.1-6米、顶宽28米、底宽38米,夯层厚5-15厘米。夯窝清晰,圆形,有平底和圜底两种,径6厘米,深0.2-0.4厘米。城墙的始建年代应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了多次加固、整修和扩建。东墙之外发现有护城河的遗迹,宽26米,最深3.6米。
在东城墙上发现城门遗迹一座,单门道,宽8米,有8条道路叠压穿过此门。路土平坦坚硬,从地层和包含物来看,上层道路为隋唐时期的遗迹,下层道路为战国晚期遗迹,战国道路上还留有宽约1.3米的车辙痕迹。
在城内东南角一带,发现大量汉代铁制农具及粮窖、石磨、石臼、石槽等遗迹遗物,因而这里当时应是一个以粮食储藏、加工为主,兼涉家畜饲养的城市功能区。下部战国地层发现有陶窑、灰坑、水井等遗迹,其中一眼井内出土十余烧制变形而被废弃的完整陶豆,附近一些灰坑中发现有未经烧制的陶豆泥坯、陶泥、陶范,说明这里当时存在一个小型的制陶、冶炼作坊。
雍梁故城遗迹、遗物十分丰富,共发现灰坑340座,井21座,墓葬38座,陶窑9座,灶24座,灰沟17条,道路10条。出土各类遗物300余件,主要有陶器、铜器、瓷器、石器、骨器、玉器等。以建筑材料为最多,有大量战国时期的筒、板瓦,也出土有汉代的筒、板瓦、子母砖、云纹瓦当等;陶器主要有盆、罐、瓮、豆、纺轮等;石器有磨、臼、权、砺石等;铁器有犁铧、耧铧、铲、钁、斧、臿、刀、剑、削、权、钩、钉、马衔、环、豆、釜、容器等;铜器有小饰件、环、簪等;另有大量五铢、货泉等铜币和骨簪、青瓷、白瓷、酱釉瓷等器物。
刻印文字的陶片也发现数枚,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戳印,也有阴刻文。铭文内容多为制作器物的官署、工匠名,有“里旾(春)”、“韩”等陶文,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一枚陶文为“二年雍氏”,这与史书中的“雍氏”城名的有关记载相吻合,因此可以确定该城址为“雍氏”故城。
参考资料
《世本》
《史记》
《战国策》
《竹书记年》
《左传》
《后汉书》
《水经注》
《春秋地理考实》
《读史方舆纪要》
《雍氏城考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