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水杯拿不到怎么办(会议桌上的水浪费何时休)(1)

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扔一半。参加会议时,多少人曾不经意这么做过?世界水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多个会议场所发现,瓶装水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有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在会议场所浪费的瓶装水有上千万瓶。

一年能浪费多少“半瓶水”?

3月20日,一场学术会议在天津一家星级酒店举行。散会后,记者在现场发现,共有28个座位的会议室内,只有6个喝光的空瓶,剩下的“半瓶水”有15瓶。在会议室门外的签到处,记者又发现2瓶随手丢弃的“半瓶水”。

关注瓶装水10年的环保组织“水卫士行动”,曾多次与文旅部门联合测算瓶装水的浪费情况。“水卫士行动”领导小组秘书处秘书长张合军多次调查发现,保守估计,一般会议有10%以上的瓶装水会有剩水。

全国的浪费情况如何?以商务会议较为密集的北京为例,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接待会议人数1723.8万人次。张合军据此估计,按70%的人次饮用瓶装水、次均饮用1瓶水计算,每年会议瓶装水超过1200万瓶。“以10%的浪费率估算,仅北京一年便浪费100多万瓶‘半瓶水’,全国保守估计在千万瓶以上。”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王豁,曾在北方一家大型会议中心蹲守。公开数据显示,这家会议中心在2009年11月至2017年底累计接待会议人数3500余万人次,平均1年参会人数达430多万人次。王豁推算,按每天上午下午各一瓶水计算,每年耗费800多万瓶水。“我常年观察发现,这个场所的浪费率至少20%,仅此一地一年便浪费160万瓶,全国瓶装水浪费绝对在千万瓶以上。”

节约瓶装水为何推行难?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在2009年便注意到会议瓶装水浪费的问题,一直呼吁到现在。”张合军说。

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庆宣介绍说,每一处矿泉水水源地,都是由地质工作者勘查、相关部门审批后才确定的,国家对矿泉水水源地也有严格的保护。“因此,每一瓶矿泉水背后都是一个天然生态基地,浪费一滴都很可惜。”

如果把水瓶换成容量更小的小瓶,能不能解决浪费的问题?记者在采访时却发现,消费者并不愿意购买小瓶水。以一款知名品牌瓶装水电商平台售价为例,24瓶550毫升的大瓶水售价为27.9元,而24瓶330毫升小瓶水售价为26.5元。“多花1.4元可以多买近一半的水,肯定大瓶更受欢迎。”这家店的客服说。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该品牌的销量发现,果然大瓶水是小瓶水的两倍多。

急需一场全社会“清瓶行动”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节约每一滴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

多位采访对象反映,我国餐饮浪费曾相当严重,经过“光盘行动”,节约粮食观念深入人心。面对紧张的水资源,急需一场全社会“清瓶行动”。

“清瓶行动”的主战场在酒店。中国会议酒店联盟对外发布消息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会议展览计划已经有1.2万个。会议主办方、承办方和与会者,将成为推动“清瓶行动”的重要力量。

天津市一家酒店负责人介绍说,酒店已经开始提供小瓶水,正考虑上午、下午各限量一瓶水。此外,鼓励会议主办方自备瓶装水,倒逼其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减少浪费。

王豁说,对于开会喝不完的瓶装水,要养成带走的习惯。此外,中国人有喝热水的习惯,可以提倡自带水杯参会。而对于剩下的瓶装水,酒店也不要简单地当作垃圾丢弃,要把剩余的水攒起来用于清洁等方面。“每个人应从细节着手,尽量减少浪费。”她说。

新华社

来源: 昆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