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般都喜欢喝一些乳制品饮料,但是,近日一则消息却让很多家长慌了心。

妇幼保健院通知“喝饮料可致白血病”?

日前,很多网友都看到这样一则“妇幼保健院”的通知,大概意思是: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很多饮料,都使用了含有肉毒杆菌的食品添加剂。经常饮用这些饮料,容易引发小孩白血病。目前这些饮料正在紧急召回中,请各位家长不要给孩子饮用。

儿童急性白血病喝伊利纯牛奶(乳制品饮料可致白血病)(1)

网传妇幼保健院通知

经网警调查核实后发现,该通知是一则老谣言,早在2015年就开始在传播。而且,从这则通知的形式上来看,并没有说明具体哪个城市的妇幼保健院,也未加盖医院公章。经媒体记者调查后发现,多家妇幼保健院也均表示并没有发布过此类通知。所以,基本可以确认这是一份假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2015年,就针对该消息进行了辟谣,证实这一传言并无科学依据。而且国内外也没有发生因饮料污染,产生肉毒杆菌而中毒的报道。2017年,该谣言重新出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一次发布了该内容,再次进行辟谣。

儿童急性白血病喝伊利纯牛奶(乳制品饮料可致白血病)(2)

饮料中并没有肉毒杆菌

谣言中提到的肉毒杆菌,从名字中的一个“毒”字,就让很多家长感到恐慌。但是该细菌是否有毒,则要看具体环境。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非酸性、厌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肉毒杆菌本身无毒,但是该细菌在严格的厌氧环境、18-30℃之间的适宜温度、pH值大于4.5小于9的条件下,可能会萌发、发展成有剧毒的肉毒毒素。

儿童急性白血病喝伊利纯牛奶(乳制品饮料可致白血病)(3)

甲基紫染色后的肉毒杆菌

而乳制品饮料的生产过程中,会破上述肉毒杆菌生存的条件以保证食品安全。乳饮料通常都呈酸性,pH值通常也小于4.5,这种环境下肉毒杆菌几乎不能生存,更无机会萌发成肉毒毒素。此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表示,加工过程中,还会有一道有氧高温杀菌的工艺流程,基本上可以破坏肉毒杆菌的生存条件。所以市售合格的乳制品饮料理论上来说是不会含有肉毒杆菌的。

甜味素无毒无害,可被吸收

该谣言还出现过变体。2016年,有人称乳制品饮料中含有的甜味素也可以导致儿童白血病。儿科血液专家周敦华介绍说,饮料中的甜味素的化学名称为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度是蔗糖的180倍。甜味素具有无毒、低热、不致肥胖、不引起龋齿、不致心血管疾病等优点被广泛作为食品添加剂。甜味素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代谢成为氨基酸而被吸收,不会富集在组织中。但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却不能食用,可能会引发脑损伤、智力低下等症状。

儿童急性白血病喝伊利纯牛奶(乳制品饮料可致白血病)(4)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认为,儿童白血病主要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存在内部易感因素;二是需要外界环境刺激。从已经掌握的证据来看,外部因素包括接触过量的放射性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比如一次性受到大剂量或者长期受到小剂量电离辐射。内部因素则要看儿童体内是否带有白血病易感基因或者基因突变。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也是是否发病的重要条件。

但是目前尚未有任何证据表明,儿童白血病与喝饮料或者说与肉毒杆菌和甜味素有关。

这条谣言之所以反复传播,是因为2012年的一次乌龙事件。当年,新西兰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疑似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生产该乳清蛋白粉的公司紧急召回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乳制品。不过这些乳制品经过检测后发现,并没有任何一家查出肉毒杆菌。

(参考资料:人民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