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守信

   “义社十兄弟”成员。后周末年任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 “陈桥兵变”时为京城里的内应,对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极起到了重要作用。建隆元年已加同平章事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心意,主动上表解除兵权,同时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远走赴任天平军节度使。太平兴国9年死,终年57岁。

宋朝第一任元帅是谁(宋朝十大开国元帅的最后结局)(1)

  二、高怀德

  后周初年,高怀德已是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职位在太祖之上。后周恭帝时与石守信同时建节。在“陈桥兵变”中积极拥戴太祖,所以在宋朝建立后,因功加官进爵,地位列第二,仅次于石守信。太祖还将胞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成了第一个功臣中的皇亲国戚。太祖收兵权时,高怀德被罢殿前都点检军职。太平兴国7年死,终年57岁。

  三、张令铎

  四、王审琦

  “义社十兄弟”成员,后周时屡立战功,恭帝时升任殿前都虞候。“陈桥兵变”时与石守信同为内应。宋建立后,任殿前都指挥使,参加了平定李筠战争。建隆2年罢去殿前都指挥使。开宝7年死,终年50岁。

  五、张光翰

  张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在参与陈桥之变的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比较疏远,但建节比较早。“陈桥兵变”后不久,其主要职位被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后来调出为永清军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5年死,不知其终年多少。

宋朝第一任元帅是谁(宋朝十大开国元帅的最后结局)(2)

  六、赵彦徽

  赵彦徽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应该与太祖相近或稍高。与宋太祖的关系一般,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被罢军职,后改为建雄军节度使。可能是因为在“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确,尽管后来还是支持赵匡胤,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李筠之后,便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赵彦徽原来的上司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时节外生枝。开宝元年死。同样不知其终年多少。

  七、韩重赟

  “义社十兄弟”成员,后周末已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参与了“陈桥兵变”,因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建节。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后继任殿前都指挥使。乾德5年,有人举报他养亲兵,太祖大怒要杀他。赵普为他求情免于一死,同年2月被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节度使。开宝7年死。

宋朝第一任元帅是谁(宋朝十大开国元帅的最后结局)(3)

八、李继勋

  “义社十兄弟”中最年长的成员,也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建节的人。在攻打南唐时因失职被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后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不属于翊戴功臣。后在进攻北汉中屡建功勋,曾大败北汉名将刘继业(杨家将中的杨业),兵临太原城,因为契丹来救城,才率军退回宋境。太平兴国2年死,终年62岁。

  九、罗彦环

  后周末任殿前司散指挥都虞侯,为太祖心腹,在“陈桥兵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建立后罗彦环升职非常迅速,当年七月便建节,宋初少有。后随宋太祖亲征平定李筠之乱。乾德二年,他与李继勋在辽州城下大败支援北汉的契丹兵,升安国军节度使,四年又与田钦祚在静阳砦大破北汉兵,升镇国节度使。开宝2年死,终年47岁。

宋朝第一任元帅是谁(宋朝十大开国元帅的最后结局)(4)

  十、王彦升

  后周末为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与太祖关系密切。“陈桥兵变”后,王彦升率兵入京未定局面,首先杀死后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及全家。但是却以滥杀有损于太祖形象并且违背了秋毫无犯的约定,被拘捕,还被判斩首之罪,但是很快被释放,终生未曾建节。曾半夜跑道宰相王溥家求贿。后被免除军职,还将他外放为原州防御使兼缘边巡检,成为太祖西北边防的主要将领。王彦升性残忍,曾割下俘虏的耳朵作下酒菜。开宝7年死,终年5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