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临泉县“国培计划(2021)”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跟岗学习在临泉县城东小学如期开展。我校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王娅萍作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议课时,作为主评老师,我感觉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汇报课实录(以一课带一本彰显引领作用)(1)

王老师带我们大家跟随马克吐.温先生历经一次惊险而又浪漫的探险,她勇于挑战,打破常规,大胆尝试,“上好名著阅读,以一课带一本”,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纵观整节课,王老师紧扣文本脉搏,彰显名著特色,品悟语言韵味,赏析人物特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的欲望。

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汇报课实录(以一课带一本彰显引领作用)(2)

一、以标施教,定位准确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还指出,要让学生读整本的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运能力。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语文要素有二,指向读的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指向写的是:学习写作品梗概。

依据课程标准、本单元目标和教材给出的三个学习任务,王老师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引入之处,感知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紧扣文本脉搏,定位十分准确。

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汇报课实录(以一课带一本彰显引领作用)(3)

二、突出重点,授之以渔

1、抓故事情节,吸引学生

开课伊始,王老师引用名言,展示小说封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趣激浪花,成功入课。导入具有指向性、关联性、趣味性。学生已有的阅读经历浮现出来,阅读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加之小说本身的惊险刺激,富有传奇色彩,学生的阅读兴趣倍增。积极阅读片段。“汤姆经历了什么?是怎么脱险的?”王老师妙设“情节梯”的方式,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节选内容。明确名著层层推进、高潮迭起、险象环生的特色,体味人物鲜明形象。授之以渔,在交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再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抓精彩片段,以点带面

读好一个片段,就能读好一本书。节选部分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王老师抛出问题:“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让学生品读赏析,引导孩子们去理解、感受,通过朗读品味,深入了解文本,感受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手法之美。王老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整合取舍,去粗求精,以点带面。

3、抓人物形象,彰显小说特色

精读节选部分后,王老师强调提出:“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思考: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内容了解的?”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这两个问题的抛出,既符合文本特点,落实目标,突出重点,又不失悬念,彰显小说特色。我们说,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赏析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要素。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将深深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须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汇报课实录(以一课带一本彰显引领作用)(4)

三、拓展联想,入情入境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王老师引领学生读进去,更读出来。创设情境,让文本与情境完美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好的现实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进行了情感体验。

以上过程,王老师把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包装起来,每一个板块的推进,都让学生产生期待感、新奇感,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如甘醇美酒,愈酿愈烈。

整节课,王老师能够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不单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交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信,王老师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的种子,一定会绽放出绚丽多姿的花朵!

2022.3.3整理编发

注:韩飞,临泉县城东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临泉县送教下乡团队成员。他知识丰富,语言幽默,才思敏捷,常送教下乡,传经送宝让人叹;善舞文弄墨,吸纳粉丝百千万。

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汇报课实录(以一课带一本彰显引领作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