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中郡研究所12月上旬发布第二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以及《2021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长三角区域的江苏省、浙江省内县市在百强榜中合计占47席,几乎是“半壁江山”。

2022全国百强县浙江排名(双双霸榜百强县)(1)

2022全国百强县浙江排名(双双霸榜百强县)(2)

百强县榜单没有“官方版本”,均由研究机构发布。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多个榜单前三十位,江浙两省的强县接近三分之二,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则长期占据前三位。

“双子星”互相映照,会发现浙江不像江苏那样有排名前五的“超级巨星”,江苏则在榜单“颈部”出现一定的空缺。

前三十强中两省占六成

中郡所2001年起进行全国县域经济监测评价,在其6日发布的百强县榜单中,江苏占24席,浙江上榜23个。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8月发布的百强县榜单中,江苏、浙江分别有25个、18个县市上榜,合计也超过四成。

百强榜“前半区”更显江浙县域经济之盛:中郡所榜单前三十位,江浙包揽18个;赛迪百强榜前三十名中,江浙抢下二十席。

澎湃新闻注意到,榜单前列的不少“明星县市”位于上海周边或在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圈层内。常年居多个百强县榜单之首的江苏昆山与上海接壤,上海地铁11号线已延伸到昆山花桥,缔造出花桥这座国内初代“睡城”。2020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达4250亿元,压过国内不少地级市,甚至高于少数省份。被誉为“中国工业第一县”的江苏江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样超过4000亿。

中郡所报告中,昆山、江阴并列百强第一,但细分指标两者存在一定差别:财政收入增长率等级,昆山为“A ”,江阴为“A”;昆山的消费增长率等级为“A”,江阴是“B”;投资增长率等级,江阴则以“A ”胜过昆山的“A”。

浙江的“县域之王”是宁波慈溪市,在中郡、赛迪百强榜上均居第六,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008亿元。

慈溪不同于昆山的“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但也处于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圈层,坐落于杭州湾南岸,和浙北的嘉兴市、上海金山区隔海相望,身后则是宁波城区。

能长期跻身各百强榜前十的江浙以外的县市,有“中国鞋都”福建晋江、湖南长沙县等。晋江居赛迪榜单第五,中郡榜单第四;长沙县位于赛迪榜单第九位、中郡榜单第五位。

镜像“双子星”

所辖县市在百强榜上风头强劲,但江浙“双子星”对照,会看到各自都有提升空间。浙江没有昆山、江阴这样的“超级巨星”,其“县域之王”难跻身榜单前五;江苏则在榜单“颈部”出现一定的空缺。

从经济总量看,浙江最强的慈溪不及昆山、江阴的一半,与常熟也有300多亿元的差距,和晋江的差距更在600亿以上。再以下,是在第十一、十二名徘徊的“小商品之都”义乌,据统计公报,2020年义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6亿元。而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长期位于百强县榜单前三,常熟、太仓、宜兴则常居前十,“头部”选手众多。

不过,百强榜的“颈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江苏县市的“断档”。赛迪百强榜第八名是宜兴,第二十二名的是如皋,第九名至第二十一名无一来自江苏。中郡所榜单上,第八位宜兴之后就是第十七位的江苏启东。

反观浙江,其县市排在中郡百强榜第十一位至第二十位区间的有3个,在赛迪百强榜第十一到第二十位中占了6席。

“颈部”的真空一定程度上是江苏长江南北发展差异的体现。位于百强榜前列的江苏强县扎堆于苏南,大致处于二三十名区间的如皋、泰兴、启东和海安等则均在江北。位于苏南板块的丹阳市原本在第十至二十名区间,但近两年座次后移,已在二十名开外。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下辖的所有县市——如皋、启东、海安、如东2020年GDP均迈过千亿,“南通军团”或许是江苏“县域巨星”的强力后备军。

责任编辑:张军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