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近年受到根结线虫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了,说到这种害虫不懂种植的朋友们可能没什么感觉,觉得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害虫,但是农户们的感受就比较直观了。下面笔者向大家提供一组数据,一块种植了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地块,根结线虫发病会导致胡萝卜减产15%到30%之间,发病严重的甚至会减产50%以上,由此可见根结线虫发病对于胡萝卜有多么大的危害了吧。今天咱们就来仔细的讲讲备受农户头疼的根结线虫,讲一讲发病时的症状,病原及习性,发病的规律,最为重要的是向大家讲解综合防治这种害虫的措施。
1、 胡萝卜根结线虫的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胡萝卜地下的根部,田间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胡萝卜的肉质根分枝呈现出手一样的形态,细跟很多一丛丛的生长成须根团,须根团上生长着葫芦状不规则进行排布的根结,内力可以看到白色或者是黄白色粒状的物质。地面上的部分会根据受害的程度表现不同,发病较轻的地面上的植株仅仅会表现出叶片发黄,没有其他的症状。但是发病比较严重的时候,地面上的植株就会表现出发育不良,植株长势较矮较弱,叶片瘦小干枯,会造成植株枯死。
2、 根结线虫的病原以及习性
胡萝卜根结线虫主要有两个种,分别是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但是都是属于植物寄居线虫,在形态上也没有什么差别,都是雌雄异形。
北方根结线虫的雌虫形象会表现出梨形或者袋型,会阴花纹圆形至扁卵形,背弓部位低平,侧线不明显,尾端的部分会出现刻点。雄性的线虫头冠部分高并且窄,头部和身体有着明显的结线,侧面有四条侧线,头感器比较长呈裂缝状。两个种的线虫雌雄的外表形态也会有所差别。
花生根结线虫的雌虫呈现出梨形,会阴花纹的侧线不明显,尾端部位没有刻点,近侧线处有不规则横纹。雄性线虫头冠较低,头区具有花纹。
3、 发病规律
这种虫子主要分布在20厘米内的土层,尤其是在3到9厘米的土层内最多。大部分都会以第二龄幼虫或者是卵在土壤中越冬。雌虫当年产的卵不会孵化,会留在瘤肿内,随着病残的植株在土壤越冬,但是也会有一些幼虫孵化出来再越冬的。到来年气候适宜环境合适的时候才会孵化成幼虫。幼虫在侵入宿主之前,会在土壤中进行短距离的移动,寻找宿主。会从胡萝卜幼嫩的根系开始入侵慢慢的向上向内迁移。在根细胞的仲长区进行定居取食,直到发育成为成虫。在口针穿刺取食的同时会注入分泌液,刺激其取食点附近寄主细胞的增大,形成围绕幼虫头部的几个多核巨型细胞,作为转移受侵入根内营养,作为供养线虫的营养细胞,使根部形成巨型细胞根结。
线虫完成一代大概需要25到30天,一年可以发生4到5代,主要是借助病土以及灌溉的水作为传播的途径。
4、 应该如何防治是重中之重(1)农业防治
首先选用抗病的品种,这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其次可以根据土壤改良进行防治,调节土壤的PH或合适更换土壤达到控制线虫危害的目的。由于根结线虫适宜在PH为5到8的土壤环境中进行生长,可以适当的追加碱性的肥料,让线虫的适宜生存环境改变,减少根结线虫的危害。当胡萝卜进行收获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对菜田里的病残植株清理出去,减少病菌的来源。进行轮茬耕种,这样可以将根结线虫的寄主改变,能够有效的减少虫源还能够控制线虫的大规模蔓延。能够改良胡萝卜生长的土壤环境,经过一些实验证明和蒜葱,韭菜等进行轮作可以有效的控制线虫的种群发展,减轻危害。
(2)生物防治
地衣芽孢杆菌可以防治根结线虫。一是用这种药的粉剂处理土壤,每公顷的用量是7.5到12千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巨顶施用的剂量,开沟进行条施或者是沟施穴施。也可以将粉剂施用在地面上,最好施用时进行翻耕耙地,等2到3天之后再进行栽种。连年的施用这种粉剂能够有效的防治。二是用水剂进行灌根,预防时每75毫升,就需要兑水15千克,在苗期和定植以后的每7到10天灌根一次,每一株灌药液300毫升,连续灌溉2到3次。如果发病之后每100到150毫升需要兑水15千克,7天就得灌一次,每一株药液量得在300到500毫升,连续灌根3到4次。
线虫必克防治根结线虫。里面的有效成分是高效食线虫真菌,1克颗粒剂就含有2.5亿的活孢子。每一公顷的用量大约在30千克,沟施或者是穴施,生长期发病可以拌施适用于作物的根部,要注意现拌现用,不要实现进行配置,影响效果。
(3)化学防治
土壤处理。定植以前需要在患过这种病的地块里面开沟,沟深20里面,沟距30厘米,使用药物进行杀菌,几种杀死根部周围的线虫,需要将药剂均匀的撒入土壤。
药剂灌根,在胡萝卜生长期间发现根结线虫的病株需要及时的将病株移出来,要将周围的根基刨除,将病土挖出,清理掉病残体。洞穴周围还需要施用药剂进行消毒,灌根或者是施用药剂之后进行浇水。
好了今天的总结就到这里了,关于胡萝卜根结线虫的一些内容就讲到这里了,之所以农户们对这种害虫很烦恼是因为它们繁殖能力高,还会不断地潜伏,只要种植胡萝卜就会感染,病情还会加重。今天笔者讲到的这些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读者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比较优质的防治胡萝卜根结线虫的方法可以留下,大家一起交流进步,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