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衣卫中,曾有一人权势比明朝首辅更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代首辅夏言死于其手,张居正与之不能比肩,奸臣严嵩亦不敢与之作对,这个人就是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堪称最强锦衣卫,明朝唯一获得三公兼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整个明代除陆炳外,无人兼得)的官员。

明朝锦衣卫统领一览表(明朝最强锦衣卫)(1)

锦衣卫背景:

锦衣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一手创立。作为明朝的功能最全面的亲卫组织,锦衣卫属于皇帝身边的贴身护卫,其首领称之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信任的武将来担任。 有明一朝,锦衣卫一直存在。其作用不止限于监察文物百官和社会名流,且包括担任各种皇家仪式和皇帝出行的护卫,具有绕过大理寺和刑部审判邢狱的权利(专理“诏狱”),直接逮捕和审问犯人。还有屯田充响、刺探军情和充当军事特务的作用。其人员来源主要由立下军功的精英军人组成。

在明朝初期,锦衣卫极其强势,文武百官闻之色变。在明成祖朱棣成立东厂之后,因为东厂的人员主要由宦官组成,而宦官负责服侍皇帝,离皇帝很近,本身具有天然优势,在与锦衣卫的斗争中,取得越来越大的优势。所以,锦衣卫经过初期的强势之后,逐渐越来越势弱,在很长一段时间沦落为东厂的附庸,甚至有过锦衣卫长官骨头软的时候,见到东厂西厂的太监都要跪拜的事情发生。之所以如此,除了宦官的天生优势之外,锦衣卫指挥使的能力也是很大一方面原因。当锦衣卫出现了很有能力的指挥使时,往往都能和东厂辦辦手腕。如明成祖朱棣时期的纪纲,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袁彬,锦衣卫在他们的领导下都能与东厂分庭抗礼,不分伯仲。不过,和东厂分庭抗礼不是最厉害,能压着它打才是真的厉害。正有这样一个人,锦衣卫在他的领导下,真正意义上的压过了东厂一头。他在锦衣卫的时期,锦衣卫成为了大明近三百年中最为强势的时期,此时期,东厂在锦衣卫面前都是靠边站。这个人就是陆炳,明朝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明朝锦衣卫统领一览表(明朝最强锦衣卫)(2)

陆炳的祖父陆墀,原是锦衣卫中的一个小吏,他的父亲陆松世袭的他爷爷的官职,陆炳的母亲是嘉靖帝的乳娘。陆炳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权位,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出身。他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进宫,成为了嘉靖帝的发小,长大后世袭了他父亲在锦衣卫中的官职。即便如此,他也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举人,年纪轻轻便拿有一手好牌。后来,随着嘉靖帝坐上皇位权利越来越稳定,陆炳也从指挥佥事升任代理指挥使,执掌南镇抚司事务。要说这个时候的陆炳在嘉靖心里可能只是从小的玩伴,还没到感情和能力上的信任,那么从陆炳救了嘉靖一命后,这种关系就发生了改变。

在嘉靖十八年的时候,嘉靖南游,陆炳随从护卫,有一天半夜的时候,嘉靖的行宫起火了,随行的官员和侍从都不知道嘉靖在哪,是陆炳撞开房门,从火海里把嘉靖救出来,从此嘉靖对于陆炳更加的的信任,陆炳被升为都指挥同知,取代陈寅执掌锦衣卫事务。

从此,陆炳走上了自己的权势之路。陆炳骤然显贵,与他同级的官员多属父辈,陆炳表面上尊敬对待他们,慢慢用计策除掉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他又能够讨得内阁大臣夏言、严嵩的欢心,因此权势一天比一天重。陆炳曾经捶杀兵马指挥,被御史纠劾,世宗下诏不让追问。就这样,他成为了一个搞情报且兼职“绑票”的特工头子,在他的锦衣卫生涯里体现了一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基本素养,忠诚且有胆识,心狠手辣又谨慎细微。做皇帝不方便做的事就要有干脏活的人的觉悟。总有人要唱黑脸。在嘉靖朝,陆炳是黑脸唱的最好的。不然在明朝这种皇帝、宦官、文官互相倾轧的朝代中,是不会成为唯一一个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员。

明朝锦衣卫统领一览表(明朝最强锦衣卫)(3)

陆炳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杀过不少被投入诏狱中的忠臣,也保护过很多敢于直言的言官。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月,湖广道试御史陈其学弹劾陆炳以锦衣卫掌事都督同知的身份,借口北京流动人口太多,潜藏奸佞之徒,主张实施严禁政策,又揭发陆炳勾结侯崔元增加盐税,收受奸商徐二贿赂等渎职行,首辅夏言即起草圣旨要将陆炳逮捕治罪。陆炳势窘,便以三千两黄金行贿夏言以求解脱,但夏言正直,没答应,陆炳便长跪哭泣谢罪,夏言这才同意,陆炳从此对夏言恨之入骨,暗中便和严嵩勾结欲图害死夏言,到严嵩与夏言争权时,陆炳便帮助严嵩,揭发夏言与边防将领通关节的事,夏言被判死罪。严嵩感激陆炳,便任由陆炳妄为,还引他来一起筹划,通贿赂。后来严嵩父子独揽政事,陆炳事事都去通人情托门路。文武大臣们都争着到他家中讨好,他家中每年受贿不计其数。

明朝锦衣卫统领一览表(明朝最强锦衣卫)(4)

电视剧版严嵩

陆炳做过不少坏事,也做过不少好事,但其一生从未陷害过任何一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冬,蒙古瓦剌军入侵,威逼京城。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退敌之策,从早晨到中午没有一个人发言。退朝时,国子监司业赵贞吉一人大声说道:“臣以为天子应该拿出金银丝绸招募军队,亲自重赏勇猛之士,文武百官自会同心守城,敌人定会退兵。”锦衣卫经历(经历为官职)沈炼极力支持赵贞吉的意见,并慷慨激昂地加以补充。吏部尚书夏邦贤斥责沈炼:“文武重臣没说话,你一个小小的官员瞎说什么?(阁下现任何官?)” 这个浩然正气的小官在面对一群尸位素餐的大官的讥讽时,还是掷地有声的说出来那句话:“我是从七品锦衣卫经历沈炼,诸位大人不言,小吏自当言之!你们难道没有听说过主辱臣死嘛!”最终,朝廷采纳了他们主战不降的建议,不久,敌军撤兵。

明朝锦衣卫统领一览表(明朝最强锦衣卫)(5)

最后,沈炼因为屡次弹劾严嵩而被陷害入狱,经历杖刑并且被发配居庸关外,陆炳跑尽所有关系也没能保住他,无计可施只能前去送行时,看着他身上的伤,感叹的说:你这又是何必呐。自己的下属盯住了自己的眼睛说出的那句:扫除奸恶,天理。望着沈炼的背影,陆炳低下头说,我不如沈炼啊。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诏狱狱,但是在诏狱,陆炳敬畏杨继盛的为人,在他的授意下,诏狱的看守并没有难为杨继盛。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最后虽然难免一死,但还是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

陆炳之死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一月,当时的嘉靖帝沉迷于求仙问道,在一次试药中,陆炳因试错药而中毒身亡。朝廷赠给他忠诚伯,谥号武惠等,还任命他的儿子陆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隆庆初年,皇帝换届,追查严嵩,而与严嵩有牵连的陆炳也被御史弹劾。最后削去了他的爵位,籍没他的家产。首辅张居正(陆炳的亲家除阶是张居正的恩师)出来为陆炳家族说:“陆炳曾救驾有功,且其所犯下的罪行不是谋反叛逆奸党,不能被抄家追账”,他的家族才得以保全。至此,明代最强锦衣卫的一生就此完结。

-----------------------------------------------------------------------------------------------

最后,分享一个关于陆炳的小故事: 陆炳家族自唐朝起,世代600年为官。自陆炳之后,明清两代陆家中进士者多达2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