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1510年生人,锦衣卫都指挥使,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家里世代为官,最远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各朝各代更迭不断,无数猛人,牛人,皇亲国戚纷纷落下马,但是他家除了中间有段时间家道没落,穷困一段时间,其他时间里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陆炳
嘉靖皇帝的好兄弟陆炳父亲陆松接替祖上官职,光荣的成为一名宫廷仪仗队队员,随后的日子里,又光荣的被一位藩王挑中成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巧的是这名藩王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兴献王。
可能大部分人对于这个名字并不感冒,但是说到他的儿子,或许大家就明白了。没错,他的儿子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
陆松运气不错,跟对了好领导。他媳妇运气更加好,被挑选进宫成为奶妈。要说一般的奶妈,那倒是不足为奇,可是她要喂养的孩子正是嘉靖。
在明朝并没有所谓的学前教育和托儿所之类的地方,所以自然而然,在喂养嘉靖的时候,陆炳也就在旁边玩耍,童年时光里,他成为为数不多陪伴嘉靖的人,就这样他们成为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好友。
不同寻常的官宦子弟按理来说,像陆炳这样出生条件,妥妥的现实版王思聪,每天啥事不用干,喝喝茶,泡泡妞就行了,做一个合格的纨绔子弟多好。可不寻常就不寻常在他太有个性和想法了。
因为他不想继承家产,想要自己去武举考试。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种,第一种文举,另外一个就是武举。要把文举比作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武举就是脚走钢丝过大峡谷。文举考试除了自身本身的文学功底,心理素质,以及灵活多变的想法以外,还要看考官的个人喜好了。牛如徐文长,也得年年考,年年落榜,不服不行。但是文举考不好大不了从头再来过,只要死不了,就是使劲考。
武举考试
可是文举那一套用在武举这里可就行不通咯,因为这是真刀实枪的干出来的,考试内容五花八门,有骑马射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你得样样精通。这点想必看过星爷的《武状元苏乞儿》应该有所了解,这可是玩真的,不是你复习准备考试就可以对付过去的,上场没准一不留神就被人直接给废了。
武状元苏乞儿剧照
即使你顺利通过体能测试来到最后,但是还有最后一关—策论。这是最最恶心人的,你让一群大老粗千辛万苦闯过来,最后突然被告知来写一篇字数为一万字的国防报告。只能说太坑爹了。
然而就是这样,陆炳兄还是在嘉靖八年的那年会试中一举中第,不得不服气!!!
考试结束后,陆炳被授予锦衣卫副千户,此后的日子里,他一路高升,到嘉靖十八年成为特务机关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名副其实的特务机关老大。
明朝最强锦衣卫明朝尽管特务机关层出不穷,但主要还是分为两个,一个是东厂,另一个就是锦衣卫。锦衣卫虽然历史久远,但是顶不住东厂的后来者居上。虽然东厂的太监体力等方面不如锦衣卫,但是他们的优势是整天围绕在皇帝身边,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再加上他们天然的身体缺陷,自然很受皇帝的信赖。
锦衣卫
在如此大环境背景下,锦衣卫的地位日渐矮人一头。在多数时间里,东厂占据着主导,锦衣卫只能沦为配角,甚至个别锦衣卫头头对东厂太监献殷勤,无下限的谄媚奉承。直到陆炳的出现。这天平渐渐朝着锦衣卫的方向倾斜。
事实证明,陆炳兄,的确是不同凡响。一般来说,特务机关无非是探探消息,打打小报告之类的,但是陆炳当老大的第一件事就是平反冤案。
锦衣卫下属有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日常管理事务,南镇抚司负责管理犯人,也就是臭名昭著的“锦衣卫监狱”。犯人们都被押在这个“诏狱”,而所有的冤案,错案,假案都发生在这里,只要想至你于死地,进来之后管你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胖揍,打的你满地找牙,生活不能自理,酷刑到你想回炉重造。冤案做的天衣无缝,招供文书一应俱全,可谓是一条龙服务,丝毫不打折扣。
锦衣卫诏狱
正是这种酷刑之下带来的冤假错案给锦衣卫脸面上抹黑,严重影响到锦衣卫在大众百姓中的形象,所以陆炳决定好好整治整治。
有一天,他召集所有办案人员,挑了几件案子叫他们讲讲情况,可是这些老油条是油盐不进,支支吾吾,到不出个所以然来,陆炳兄也是个实在人,既然大家都不说的话,那大家谁都别走,直到说清楚才能走。老大摆出这个姿态,底下的兄弟也是欺软怕硬的主,纷纷交代了作案手法。
其实陆炳之所以挑出那几件案例,是因为他去过那个恶臭的诏狱,一一了解过每个囚犯,听取他们申诉冤屈,并一一记录在案。从此冤情真相大白,该判刑的判刑,该平冤的平冤。
此时,上有皇帝兄弟罩着,下有一群小弟维护簇拥,,可谓是人生巅峰,东厂的那群太监也自然靠边站着,不敢得罪这位大爷,这也是锦衣卫第一次碾压东厂。
一失足成千古恨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点错误,陆炳也不例外。但是他犯得这个错误是致命的,成为了他一生的黑点。按理说能够做到特务机关头头的人,不可能没有点手段。陆炳也喜欢搞点副业,赚点外快,毕竟朝廷工资有限,要养活一家老小还是紧紧巴巴的,有一次他搞点黑钱,贪污了一把。
本来也是一件小事,因为朝廷里这样做的人大有人在,可不知怎么这件事越闹越大,捅到当时的朝廷首辅夏言那里了,夏大人放出风决定杀鸡儆猴,整治这个贪污典型。
内阁首辅夏言
要知道陆炳可是特务机关的头头,这点风吹草动瞒不过他的双眼,所以他带上银子去了夏言家里,决定私下解决这事。可是当夏首辅是个清高的,不愿同流合污的人,看到他带来的东西时,只说了一句从哪带来的,就从哪带回去。
一脸懵逼的陆炳顿时不知所措,只能痛哭流涕,一边哭诉一边向夏首辅求饶不会再有下次,这招苦肉计很是奏效,夏大人最后也是高抬贵手,放过他了,然而陆炳却和他结下了梁子。
嘉靖二十五年,兵部侍郎曾铣上书请求收复河套地区,此举得到了夏言的支持,可是嘉靖皇帝此时热衷于修道炼丹,祈求天下太平,并不想打战。加上严嵩的谗言和太监的诋毁,夏言被嘉靖冷落不受重用。
严嵩
真正致命一击正是由陆炳完成的,陆炳伙同当时诏狱里的罪犯仇鸾写信栽赃曾宪,说他贪污军饷,冒功领赏的罪名,最后加上一条,也是最致命的一条就是结交近侍内阁首辅夏言。
明朝有两件事不能做,一件是藩王擅自进京,另一个就是边将结交近侍。两者的潜在意图很明显就是图谋不轨,意图造反。
嘉靖一气之下把夏言杀了,夏首辅就这样被严嵩和陆炳干掉了,从此严嵩祸乱于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