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特约撰稿/凌云(天地云图中药大数据工作室)

片仔癀缺货,原料缺吗?

进入2020年后,片仔癀不断刷屏,“医药界的茅台”名声再次不胫而走,这个称号最早属于云南白药,后来被恒瑞医药霸屏多年,这两年则交棒给了片仔癀。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1)

图1:2021年6月第4周,片仔癀相关热词矩阵分布

据清博大数据监测:2021年6月第4周,与“片仔癀”相关的热词出现频率高达64919次,热度明显;其次是片仔癀的“市场”、“价格”、“公司”和麝香、牛黄等,也是热门关注点。

部分民众和“资本炒家”疯狂囤积片仔癀,企业自己的体验店以及线上线下药店频频缺货,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加大生产,会不会对其原料造成过大压力?本篇,我们从原料供应角度,以片仔癀系列产品为例分析一二。

片仔癀公司核心价值还是保密配方。为保护中药配方,我国设了一个“国家保密配方”。保密程度分三级,最高等级是“国家绝密级配方”,保密期限永久。在成千上万的中药中,唯有片仔癀与云南白药享此殊荣。这也是中药股票里唯二两个市值超过千亿的中药公司。

此外,进入2020年后,在全球抗击疫情背景下,美元超发不断输出通货膨胀,国内多个大宗商品原料涨势明显。游资和投资者不断寻找新的标的物,囤积待涨,对冲通胀风险。而片仔癀因其品牌和功效的独特,以及原料来源的稀缺性,很快受到资本青睐,并借势炒作,助力片仔癀一路暴涨甚至断货。

对中药材行业来说,大家最关心的是其核心原料能否保障供应,以下是笔者对其原料的评估。

一、片仔癀系列产品核心成分

通过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查询得知,目前片仔癀系列产品除了片仔癀本身外,还有一系列使用片仔癀为原料加工的软膏、含片、蛇药和痔疮膏等。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2)

表1:片仔癀系列产品核心成分

通过表1分析,片仔癀及其产品的的主要原料,多为贵细药材,特别是牛黄、麝香等,天然资源极度稀缺,只能使用人工产品替代。

二、片仔癀系列产品核心成分涨跌情况

片仔癀系列产品核心原料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上涨品种4个,占比33.33%,下跌品种4个,占比33.33%,走平品种4个,占比33.33%。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3)

表2:片仔癀系列产品核心成分涨跌统计表

三、片仔癀系列产品供应压力集中在牛黄、麝香和蛇胆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中成药原料消耗库测算,2020年片仔癀护肝产品销售额25.4亿元,2021年预计销售额继续增加20%左右,原料采购金额也会增加20%。

但其重要原料麝香的采购需获得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核准,林业主管部门核准数量以后,价格由买卖双方根据供需情况自行协商,近年来天然麝香价格缓慢上升,多数原料来源于中国中药集团的人工麝香;而牛黄资源同样稀缺,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蛇胆,需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采购,价格由买卖双方根据供需情况自行协商,蛇胆价格略有上涨。

四、三七低价,虽供大于求但行情小幅反弹

除了贵细药材,片仔癀中还有一个核心成分——三七,同样是近年来颇受业内关注的品种。三七在2009年出现结构性短缺,行情开始走出低谷,加上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导致三七价格飙升。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4)

图2:2016-2021年三七(春七、20头)价格走势图

2010-2013年三七行情上升,刺激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到2013年7、8月产新前,三七生产过剩已达成共识,价格随之大幅下滑。

三七价格在2014年2月下滑至400元,进入2015年价格已下降至155元,5月份走到低谷110元左右。

2016年众多企业加大了三七终端推广力度,增加了消耗,同时适时低价采购三七,中成药供应链大范围的收储,填充库存,据说也有大资金介入,三七行情反弹上行回馈种植成本。

2017年,没有大资本介入和需求端增加的情况下,三七行情回落下滑。由于三七种植面积庞大,随后几年都是「跌跌不休」的局面。

到2020年,国内中药材价格普涨,资本和炒货商再次开始关注三七这个金融属性极强的品种,造成三七热度大增,行情上涨20%左右。

仅看2014-2015年,可统计的三七囤积采购大户和企业多达18家,投入资本51.66亿元,控制货源2.46万吨;尚有众多散户、游资未纳入统计。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5)

图3:三七近年来供需关系图

需求企业参与三七原料囤积,不涨价则用作原料储备;涨价则可向市场放货获利。这也造成后来各家企业加大力度投资三七基地、趁低大量库存,成为左右三七行情的关键力量。刺激三七生产到2019年再次达到历史新高点,库存丰厚行情下滑。

在产能和库存丰厚的前提下,如果三七需求量保持增长,那么三七行情还不会跌到这么严重。通过天地云图大数据分析发现,2018年-2020年,三七无论在成药需求端、还是民众消费端,整体消费都呈小幅下滑态势。以三七原料消耗第一大品种血塞通为例: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6)

图4:三七核心中成药血塞通2015-1019年销售量变化图

可以看到,三七的需求量近年来并非呈线性变化特征,一方面与价格及供给量成正比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显受医保政策影响。

对其核心中成药品种血塞通的产能分析来看,2011年和2014年,是血塞通产能高峰期,2015年跌回2009年前后生产水平,随后3年逐步回温。但2017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颁布,注射用血塞通被二级以上医院限止使用,其产能再次受挫。

五、小结

1、片仔癀产能受限 片仔癀锭剂的年产大概在200万粒左右,出口占20%,商业公司渠道约占20%,剩余60%主要在零售药店和片仔癀体验馆销售。公司产能受限核心原因还是核心原料难以保证产量。

2、天然麝香产能不足,但人工麝香技术成熟 国家每年的天然麝香配额在500公斤左右,目前国内被允许使用天然麝香投料的中成药企业共有16家,片仔癀第一批获得了该配额资格。另外,片仔癀是唯一一家有养殖林麝资格的企业。国内林麝数目锐减,而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天然麝香的价格一路走高,2010~2021年,天然麝香的价格由每克150元涨至480元左右。

3、天然牛黄产能难以保障,同样可能使用人工牛黄 天然牛黄同样是名贵且供不应求的原料。每年需求量达到5000公斤,但市场供给有限,我国每年天然牛黄的产量仅为400~700公斤,其价格稳步上升,2016~2017年的价格在每克200元左右,2021年攀升到每克500元。

4、三七低价极大缓解成本压力 片仔癀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分别是牛黄5%、麝香3%、蛇胆7%和三七85%。用量三七占绝对大头,目前三七价格不足高位三成,将极大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三七用量前几位的企业也在低位积极购进原料,来对冲未来涨价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片仔癀的核心原料并非如想像那么稀缺,贵细原料,有人工培育类产品可供替代使用;而家种药材如三七、麦冬等品种,本身就供大于求,片仔癀热销增加的原料消耗,完全可以得到市场补充供给。故希望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至少从原料稀缺性方面,少炒作概念少作文章,片仔癀的原料完全可以保障供给。

片仔癀出厂价变动(片仔癀供不应求)(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