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云铺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东北部山区,位于摩云山脚下,因地势高,常年云雾缭绕,整个村庄如卧在云中,故名“卧云铺”。是济南市章丘区、莱芜区与淄博市交界处,距济南市区50分钟车程。
摄影:斩云剑
据史料记载,该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村中至今还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年间的民居。石屋、石桥、石巷、石桌、石凳、石磨、石碑、石井、石缸、石槽、石厩……整个村庄就像一座干净整洁的袖珍石头城。
摄影:陈铟
摄影:斩云剑
卧云铺村既有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烽火台、风门道关等遗址,也有宏伟壮观、依山而建的明清万亩高山梯田。
村中有石屋院落200余座,原始古老,建造独特,别具一格。全村有“闫、刘、王、张、李、苏、吴”7大姓氏族群,每一族各有一大院、一眼井、一盘碾,各氏族之间和睦共处。
摄影:斩云剑
摄影:陈铟
摄影:卧云铺村刘家大院/王啸
摄影:王啸
摄影:斩云剑
据传,最早村民的宗族观念比较强,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一姓一个泉,一姓一盘碾,一姓地一片”。七姓村民的七口井,现在有五口井依然存在并为村民所用。
摄影:王啸
摄影:王啸
在村子里就有多处叫做“拐弯抹角”的地方,即把转角处的建筑物墙角抹成圆角,上面把头顶护住,既能增大转角的空间,又能避免伤及行人,方便村人通行和物料运输。“拐弯抹角”不仅表达了过去建筑匠人的智慧,还蕴含着卧云铺人“和为贵”的精神。
摄影:王啸
莱芜梆子,是山东传统戏剧,也是这个村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卧云铺村和莱芜梆子有着不解之缘。
摄影:莱芜梆子/王平
茶业口镇戏曲文化传承一代宗师———祥福(原名滕宪祥),10岁入“莱芜梆子”学艺。
1915年春,因战乱戏班解散,被迫从商,途至卧云铺被大雪所困,闲来无事便与村中人唱戏消遣,村里人邀他留下教戏,他这一留就是50年!50年来,福祥醉心于戏曲艺术的传授,其被齐长城沿线40多个村庄请去教戏,地域涉及莱芜、章丘、博山、淄川,使“莱芜梆子”唱响齐长城南北。
摄影:王啸
站在卧云铺村口,抬头看着通往村里拾级而上的石头台阶,每一步都那么坚实,犹如一代又一代的卧云铺人踏实向上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