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邻居从老家探亲回来,一到楼下,就从出租车上搬下来大包小包父母沉甸甸的“爱”——各种家乡土特产,堆了一地。她两只手拎着好几个大包裹,“噔噔”地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才能拿完。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1)

末了,为了感谢我和我家老人平时举手之劳,帮她代收快递,妹子顺手丢过来一大包东西,要我一定得收下。

这一包鼓鼓囊囊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堆带壳的鲜花生,还带着一股特有的泥土的清新。

与超市里、炒货店里被熏制“美白”过的熟货花生不同,这些生的花生外壳上是斑斑驳驳的黄褐,带着深深浅浅与泥土亲密接触的痕迹,很多还连着没有来得及摘干净的小“尾巴”,也就是果针须子。这样原生态的新鲜花生,让我一下子有了好感。

花生又称“落花生”,大江南北,全国上下,谁的记忆里没有这种零嘴小吃食呢?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无论是煮的、炒的,炸的还是炖汤的,小小的花生果儿既是秋熟的质朴滋味,更是喜庆吉祥的祝福,还是儿时年货里馋人的香脆。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2)

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你看那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花生仁儿一对对地抱着,上边儿还接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 只要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就让他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呢。

于是,我把这些带着满满泥土气息的带壳花生放进了水盆,先用自来水给它们来个大冲洗,用漏勺大力搅拌搓洗起来,待浑浊的泥水滤去,水色变清,花生也就彻底洗干净了。

再把花生尾部的果针扯掉,放入电饭煲中,加水没过花生,用一只大瓷盘压住,防止花生浮起。然后只需一小勺盐,按下煮饭键,就可以坐等享用美味了。

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一股香甜的气味,那是煮熟的嫩花生散发出来,有点儿类似煮玉米的甜香味儿,却有着更为浓郁的食物本真的味道。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3)

这些白胖的嫩花生,用手轻轻一捏,会“噗呲”一声溅出水来,吃到嘴里是嫩嫩的果仁,还带着一泡甘甜的水。而成熟的花生则需要煮得更久一些,饱满生脆的果仁才会慢慢变得粉糯软面起来,吃口是完全不同的甘香感受。

作为豆科植物,花生却没有像其它同类一样,开花后把荚果高高地挂上枝头炫耀;而是在花谢后生出细细的果针,低调地垂向了大地,果针接触泥土后末端膨大成花生果儿,深深地埋在了地下。直到成熟被起出地面,才让人看见它结果的多少和饱满与否。在这之前,它则把自己的“成就”完全隐藏了起来。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4)

花生从开花到饱满成果,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之前的半个月里,为了判断花生的成熟度,需要不时地从地里拔出几棵来。这些被拔出来的花生果儿,通常只有一小捧,大人们看过、试吃之后,就成了孩子们争抢的零嘴儿,哪怕是还脆生生的鲜果儿,生吃就很脆甜。倘若洗净后煮食,只需要少许的盐的成就,就足够美味了。

煮花生散发出的氤氲香甜和清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时秋收的场景。那时候,把花生从地里收上来,要靠人手一株一株地拔。只有地里不干也不泥泞、天气晴朗的时候,才是拔花生的好时候,否则的话花生果不是被“带”不出来,就是因为粘附了太多泥巴导致晾晒去泥太麻烦。为了趁着好时机尽快把花生收上来,往往需要一家老小一起动手抢收。

秋收时,父亲常常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一家人去田里。他会在手扶拖拉机沸腾的水箱里放些刚拔出来的花生果儿,在“突突突”的机器轰鸣中,冒着热气的水煮花生一会儿就好了,以此作为小孩子勤奋劳动的奖励。这些往往带着点柴油味儿的煮花生,在劳作出汗之后,却是分外地香甜!而此时此刻,秋天的田野,风柔日朗,庄稼和秋草被和煦的阳光晒得干燥起来,散发出特有的植物清香,到处都充满了秋熟的质朴味道……

一碟水煮花生,它不仅是孩子喜爱的健康零嘴儿,也是成年人钟意的口舌好物。若是煮的时候,再加上几颗八角或五香粉,制成五香花生,滋味就更妙了。“直接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含着也好。” 花生米就着几杯小酒,就是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最好的解乏神器了。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5)

花生米

若是恰逢三五知己好友,则更能助兴了,几粒花生米,就可以让人不慕鱼羊鲜,连不善言辞的人都不知不觉地嘴嗨起来。

新鲜的带壳花生晒到五六成干的时候,最宜煮食,口感可人。如果遇到阴天下雨,就把煮好的花生放在微波炉里“叮”一下,稍作烘干,方便较长时间保存。在南方一些地区,煮花生还被叫做“咸干”“咸脆”,就是利用日晒或者烘干技术让其口感变得干爽和硬脆一些,然后便于长期散装或者装袋售卖。

花生不仅可以煮着吃,炒着吃也香。晒干后的带壳花生,利用热沙子炒熟,是过年过节时北方必备的炒货。刚出锅的炒花生热乎乎的,在冬天捧在手里就觉得暖心治愈。待剥开“麻屋子”的壳儿,露出的是一两粒裹着粉红色花生衣的果实,轻轻一搓,花生衣就脆裂开来,里面是白白胖胖的果仁儿。趁热吃,香香脆脆的,满口奇香,这就是童年最美味的零食记忆。

去壳后的花生米,富含油脂,营养丰富。不仅可以制成花生酱,成为涂抹馒头面包的佐食;还可以油炸后拌上盐或者白糖,用来当零嘴儿或者就酒配粥,一口一颗吃得更过瘾。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6)

涂满花生酱的面包

而在南粤,生花生米还可以用来煮粥煲汤,甚至用来入菜。将花生切碎后与大米同煮,不仅汤色乳白,口感香醇,而且能降低升糖指数,增强饱腹感,有利于控制体重。

岁月静好雨荷清香(每一粒都是秋熟的味道)(7)

福建的花生汤

著名的广式花生猪尾煲,就是把花生米与焯水后切段的猪尾巴一同放入砂煲里炖煮,待花生变得软糯粉面,猪尾炖得酥烂而红亮, 满满的胶原蛋白混着肉香和花生的香气,就是一道美味而实惠的常见粤菜了。

同样地,将鲜花生米洗净稍浸泡,把秋天刚收获的莲藕切块,一同作为配料。搭配焯水洗净后猪排骨一起煲汤,再加上几片生姜,几粒蜜枣和枸杞,炖上一两个小时,就是成了一道汤色泛着浅红、人人喜爱的广式老火靓汤了。这时候,尝一口,浸润的饱满花生米香醇,莲藕块儿粉糯,排骨酥烂香嫩。喝一口带着枣香气儿的靓汤,甜丝丝,美滋滋啊。

在煮花生的香甜之中,我不仅得到了美味的慰藉,更泛起关于故乡和老去的亲人的回忆。那些在秋日阳光的照拂之下,远方的故乡、亲情,还有丰收的场景,一幕幕的笑语欢声,一直萦绕在心头,质朴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