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前怎样拜祭(丧事路奠是啥)(1)

所谓路奠,也叫摆路奠,就是在送葬路途中设奠祭拜逝者。在北方农村,丧事路奠很普遍。

(一)路奠的来源

丧事古礼即《仪礼》和《礼记》中没有路奠的提法,但有路奠的情节,《朱子家礼》中明确提出路奠,所以,一般认为,路奠属于古法礼仪,不是民间形成的丧事习俗。

《仪礼--既夕礼》关于出殡送葬有:“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束。主人去杖,不哭,由左听命。宾由右致命。主人哭,拜稽颡。宾升,实币于盖,降。主人拜送,复位,杖。乃行。”大致意思是:送葬行至城门,国君遣宰夫赠送黑色和浅黄色束帛;丧主放下丧杖,不哭,于柩车前辂的左侧听命;宰夫则于柩车前辂的右侧传达君命。丧主哭、踊,叩拜宰夫。宰夫登上柩车,置束帛于棺盖之柳中,然后下车。丧主拜送,返回车后之位,拿起丧杖,旋即柩车继续前行。

城门奠丧,这就是路奠的来源和出处。

宋代王谠《唐语林》记述:“唐明皇朝,海内殷赡。送丧者或当街设祭,张施帷幕,有假花、假果、粉人、粉帐之属。”可见至迟在唐代,路祭习俗已很流行。唐代以后,此俗一直沿袭下来,至明清时期尤盛。《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路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描写贾府秦可卿出殡:“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妇告俎,因想当日彼此祖父想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存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至棚前落轿。手下各官两旁拥伺,军民人众不得往还。”“刚至城门,又有贾赦、贾正、贾珍等诸同僚属下各家祭棚接祭,一一的谢过,然后出城,竟奔铁樫寺大路行来。”第一一一回写贾母出殡:“到了辰初发引,贾政居长,衰麻哭泣,极尽孝子之礼。灵柩出了门,便有各家的路祭,一路上的风光,不必细述。”

南宋朱熹 在修定礼仪时,将路奠直接纳入丧事程序,所以《朱子家礼》有:“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幄是帷幄、帐幕的意思,也就是在路边搭个帐篷,放个桌子,摆上祭品祭物,在送殡途中祭奠逝者。

从《朱子家礼》的规定来看,作为丧事礼仪,路奠要点如下:一是路奠实施人为吊丧宾客;

二是路奠在城郭(郭的本义是城墙的意思)外道路旁;

三是路奠要设幄,即灵棚;

四是路奠时应当停柩。

(二)路奠的操作要求

旧时或者说解放前,路奠的基本形式有摆茶座、摆供桌和搭祭棚。摆茶座是在送丧经过的路旁,摆上茶桌、茶壶、茶碗、茶碟,礼节性地为送丧人提供茶水,以表达对亡人悼念和对家属慰问。一般礼俗,不管孝子亲友用不用茶水,主家都要对路奠者表示感谢,即用谢帖封装一些钱,以示回敬。所以,对于一些较为大方或有钱的人家,为了回敬,会吸引有许多亲朋或庄邻街坊等摆茶座。摆供桌要复杂一些,即要置案置供,规格有高有低,供品复杂的可以猪牛羊三牲,简单的可以鲜花果品。摆供桌是最常用的路奠,娘家人、已嫁女家人、亲朋亲友等,普遍采用的都是摆供桌的路奠方式。大规模路奠则要在沿途要冲路旁搭个“路祭棚”。一般来说,路祭棚往往是逝者生前友好一人或数人发起集资搭设的;也有的是由筹备治丧的人事先出头联络,烦请各界友好出资搭设的,借以表示逝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对逝者的哀思;还有的是丧事本家出钱搭的,故意烘托气氛。路祭棚的搭建和布置比较复杂,根本点是棚内要设祭堂,当灵棺经过时,应当将灵位或灵位亭影等请进路祭棚的祭堂进行祭奠,孝子要答礼。

现时城乡丧事活动的摆路奠,普遍采用的是摆供桌。摆茶座和设祭棚的少见。摆路奠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摆路奠由吊丧人员实施,丧事主家人员不摆路奠。具体来说,娘家人、已嫁女家人、姻亲关系人、亲朋好友、同事庄邻等,都可以摆路奠。现时城乡丧事活动,摆路奠以娘家人和已嫁女为主,重点是配偶娘家和女儿家。

(2)大支或司礼司仪人员要事先对路奠的规模和档次进行把控,沟通安排好路奠的次序或顺序。

(3)路奠要事先踩点,看好路线。一般来说,路奠要出家界,所谓出家界,即看不到丧事主家的屋房的地方。有的地方要求要过一个路口。

(4)不得在同一地点摆两次以上路奠,也就是说,路奠应当在送葬途中分别不同地点进行。

(5)路奠以家为基本单位,即一个家庭可以摆一次路奠。相同层次的亲戚,也可以合并路奠。

(6)路奠的供桌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物品等由主家提供,但供品应当由路奠人提供。

(7)路奠时停柩,孝子孝孙等在棺柩两边就丧位,稽颡,即双漆下跪,双手朝前,以额触地。孝妇孝女等丧哭。

(8)路奠时,大支或司礼司仪人员负责唱礼,喇叭古乐声起。

不建议路奠放鞭炮。路奠是较为典雅静穆的事项,主要是要同逝者话语交流,抒发奠者的心意,寄托生者的哀思,响动过大其实与路奠的气氛不符。但现时城乡丧事活动,路奠一般先放鞭炮、礼炮、烟花等,然后行礼,丧礼的意义已经很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