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酬张少府写于何年(王维诗歌独家漫谈)(1)

人间要好诗 王维诗歌独家漫谈(六):《酬张少府》

文\钟百超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诗人,因笃信佛教,素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不仅擅长写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因而他的诗歌别具一格,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种集诗与画,诗与音乐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堪称经典。

王维的诗歌,借助有关意象,表达内心的苦闷和落寞。这些诗歌,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意境幽美,感伤仿佛又超然物外。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

这首诗与《终南别业》如出一辙,表达的都是隐逸的思想,只是时间的不同。这首诗写的是晚年的心绪,首联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心态和盘托出,一是好静,二是万事不关心的漠然态度;颔联道出其中的隐情,所谓“自顾无长策”,不是无长策,而是有策不能用,是一种无力感,于是只好放浪山水,归隐田园;颈联写的是归隐“旧林”闲情逸致,任由松林清风解开衣带,借此敞开胸怀,坦坦荡荡,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在这里,王维借“松风”、“山月”两个意象,寄寓自己高洁之志;尾联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表达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的生活境界。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很达观,但内心的苦闷依然隐约可见。

王维的诗歌,一方面讴歌惬意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却又透露出落寞和依恋之情。田园间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离不开仕与隐的矛盾与彷徨苦闷,正是这样的心境,造就了王维的诗歌风格。

王维酬张少府写于何年(王维诗歌独家漫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