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顶级禅意古诗(不问苍生问鬼神)(1)

汉文帝刘恒与长沙王太傅贾谊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贾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因仕途坎坷、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为抒发心中郁闷,犹感而发的。

十句顶级禅意古诗(不问苍生问鬼神)(2)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受汉廷尉吴公推荐,汉文帝时任博士。贾谊年龄虽小,但每有政议,都能尽心尽力,所发之论,都能尽合人意,一年之后,迁太中大夫,文帝也认为贾谊多才,想升任贾谊为公卿,但受丞相周勃、太尉灌婴及东阳侯张相如等人的排挤,在文帝面前诉说,贾谊虽有才,但意在专权,不可重用。不久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但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日益骄恣,作威作福,虽然文帝也多次劝告,确依然我行我素,最后竟然要造反。事败后,文帝不忍将其杀害而是将淮南王刘长废其封号,迁往蜀中,在前往蜀中的途中,刘长绝食而亡。汉文帝刘恒,感念兄弟之情,非常伤心,大封原淮南王刘长的儿子们。此时长沙王太傅贾谊上书劝阻道:“淮南王悖逆无道,死在蜀中,天下称快。现在朝廷反尊奉罪人的后代,必惹人非议。将来他的儿子们长大,如果不知道感恩,反想为其父报仇,岂不是令人忧虑?”

汉文帝刘恒虽然没有听从贾谊的意见,但也让他想起了多才多艺的贾谊。不久将贾谊诏来,贾谊满怀天下之志来见,希望自已的政见能够得到的文帝刘恒认同。文帝召见贾谊时,刚刚举行完祭神大礼,静坐在宜室之中。等贾谊来时,文帝便问起鬼神之事。贾谊原原本本说了鬼神的形体、类别 。这些文帝以前闻所未闻,不知不觉听得入神,忘记了劳累。贾谊也进入了角色,滔滔不绝,直到夜色朦胧,还没有讲完。文帝将身子移近前席,侧耳倾听。等贾谊讲完,差不多是月上三更了。


“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故事说到这里,也就说完了。但这个故事,现如今出现了两个方面的评论。方面1、为政之人,应心怀天下,不惧鬼神。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工作中,而不是关心无关紧要的方面,能让人夜半三更,谈论的绝不是无用之事,而是工作的重点,难点。方面2、当下属给自己提出了意见,但这个意见虽然合理,但因条件所限,现在还不能够实施,这个时候为了不伤害下属工作积极性,大家可以一起淡天说地,交流感情。

当读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贾生》时,你是怎么想的呢, 是怀才不遇的无力感,还是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