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澳洲某新闻网站看见一则新闻,有个仅十五个月大的婴儿掉进了自家后院的游泳池,大人发现的时候宝宝已经溺水了。由于妈妈有过硬的急救知识,反应迅速,立即对孩子实施心肺复苏直到孩子恢复自主呼吸,最终有惊无险,这位妈妈还被写成“澳大利亚的英雄母亲。”
其实每个人回想自己的小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特别惊险”的时刻,大难不死,有时候靠运气,但更保险的,是靠安全意识、靠急救知识。
生命只有一次,希望你永远也用不到急救知识,但又永远要对凶险情况未雨绸缪。在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了婴幼儿最容易遇到生命危险的情况,并整理了所有急救措施和应对办法。
你将在本文看到以下急救知识:
-
触电急救方法
-
异物阻塞食道急救方法
-
烧伤、烫伤急救方法
-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方法
-
幼儿脱臼处理方法
-
车内中暑/过热的急救处理
1
触电隐患不可忽视
一名小女孩在小区内仅仅20公分深的水池边玩耍,结果却突然出了一声尖锐的惨叫,随即倒在水池里,再也没有起来。随即赶来的救援的人们在下水后才发现脚有点麻,才赶紧找来棍子把孩子拨过来。
20公分的浅池都成为了杀手,人们纷纷猜测是因为水池景观灯损坏失修漏电所致。
水池漏电,特别是喷水池伤人甚至“杀人”的新闻确实并不鲜见。
漏电保护装置
大家都知道湿度越大越容易导电,在水池里安装用电设备理应更加谨慎,设计各方面也应该是安全的,但为什么还会有频繁的触电事件呢?
在【同期声】记者的调查里,发现在我国,虽然电气、水泵、漏电都有国家标准,比如要求喷水池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外,但关于喷水池本身并没有国家标准,设计和施工单位都按行业标准执行。但因为设备不到位,老化、损坏失修,甚至是漏电保护器被人为拆除(因为只要一漏电就会跳闸,这无疑会为某一部份人增加麻烦),所以才会在这些原本应该强加保护的地方出现重大的安全隐患。
在这些有潜在危险的场合,我们除了寄期望设施方能够良心施工并定期检修,同时安置围栏,做好提醒和警示。也许水池“杀人”的概率也不是特别大,但一旦发生在某个孩子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作为监护人,我们自己也不可大意。
一定记得小区的水池和广场的喷泉都是用来观赏的,而不应该是孩子抓鱼戏水的地方。
除了水池,空调外机、儿童摇摇车以及高温地灯都存在潜在的风险,由于在户外,地灯对防水防漏电要求非常高,一旦质量不过关或维修不善都有可能漏电。
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是做好教育、监护,一定记住无论是小区的水池还是广场的喷泉,或是公园的灯,本不应该是孩子可以玩耍的,从小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做好监护。此外,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
触电的正确做法
1. 呼救
发现有人电伤之前一定要冷静,因为是在户外,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第一时间找到开关,所以在不能及时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寻求支援。请人帮忙联系相关管理方,寻找救援工具,拨打急救电话。
2. 关闭电源或者将伤者脱离电源
周围环境如果是水池或者地上有水时切不可贸然靠近受害者,比如文章开头新闻里那个坠入水池的男孩,一家三口前去营救都遭遇了不幸。
如果有可见的电源,用不导电的棍子或其他工具,比如干燥的竹杆、木棍、硬纸板、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橡胶制品等,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如果当下没有合适的工具,施救者一定记住踩在干木板或者干纸板上,用干燥的衣服裹住手,单手拉住伤者的衣角使其脱离电源。
3. 急救
3.1. 伤者有意识
脱离电源后,如果伤者还有意识,不能让伤者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将受害者以复苏体位安置在平地等待专业的救援,同时观察伤者的呼吸,确呼吸顺畅。
一旦安置好后,不要再轻易移动伤者,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复苏体位:
来源:@绝境求生手册
3.2. 伤者失去意识
如果伤者失去意识,不能唤醒,并且出现呼吸或/和心跳停止的现象,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
呼吸停止,心跳存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成年患者为每分钟10至12次,婴儿及儿童患者为每分钟12至20次)。
心跳停止,呼吸存在,需要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应立即同时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在咨询了专业的急救医生后,医生表示,在触电的情况下,人的心脏受的影响最大,大多数严重触电者都极有可能心跳停止。通常情况下,急救措施是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交替进行,不过胸外心脏挤压依然是最重要的急救手段。如果你不会人工呼吸,就只做按压。
叫:拍肩膀,大叫,看是否能唤醒伤者,
并且检查呼吸和心跳
叫:呼叫救援
C:compression 按压
A:airway 打开气道
B:breath 人工呼吸
关于此项急救,真的建议每个人学习。心肺复苏又叫上帝之手,而心脏骤停的情况80%都是发生在医院以外,当呼吸和心跳停止后,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
具体方法:
1. 让伤者平躺,解开其外衣。
2. 施救者双手如图示交叠,放置与被救者双乳连线中点,手掌根部发力,手指平伸不触及皮肤。
3. 施救者肩、肘、腕部成一条直线,以上半身重量按压。
4. 按压深度要三分之一胸腔的距离,即成人大概有5~6cm的深度。对于体型较小的儿童可以单手按压,小于1岁的婴儿则用2个手指按压,按压频率每分钟不低于100次。建议100-120次。
5. 每做30次胸部按压就做2次人工呼吸。
夹闭被救治者双鼻孔,另一只手托起下颌并张开被救治者的嘴,深吸气后,张口贴紧并包住被救治者的嘴,缓慢吹气。吹气时可见胸部抬起,吹气毕,即从被救治者口部离开,张嘴松开鼻孔。
如果你不会人工呼吸,或者不愿意给予人工呼吸,可以只做胸外按压,做胸外按压,这是最重要的!
连做5次CPR后,可以观察伤者情况,但注意抢救的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伤者仍无心跳和呼吸,则需要继续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援人员到来。
2
被食物或玩具卡住怎么办?
就在1月3日,一名6岁男孩吃花生呛住导致窒息,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实在是太令人痛心了!
在去年年底,有一天晚上我带妞妞去看急诊,也是遇到一个爸爸抱着快一岁的宝宝在急诊室焦急等待,我便问他宝宝是什么情况?原来是宝宝之前发不出声音,指着自己的嘴,家长担心异物阻塞气道来就诊。
当时宝宝已经睡着了,应该已无大碍。不过,真的所有照顾小孩的人都应该学会异物阻塞气道的急救!不要等到真出了状况再来学习。异物阻塞气道是常见又危急的情况,送医院往往都来不及了。但是它的急救方法却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帮助他人解除危险,而且,你也能用下面的方法在关键时刻自救。
很多情况下,孩子想吃些小零食,大人就随手塞给他们一些,有些孩子则是趁大人不注意时,把这些东西往嘴巴里塞,结果不幸呛到了气管里。
平时常见的汤圆、果冻、豆类、糖果、葡萄、桂圆、瓜子、花生、甘蔗、豆类等都有同样的窒息风险。
对5岁以下的孩子而言,吃东西时必须有在大人在一旁。此外当孩子在正常吃东西时,大人绝对不能为了热闹或是好玩,用各种方式逗乐孩子,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食物呛入孩子的气管。
异物阻塞气道的正确做法
澳洲建议,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整粒的坚果或植物种子。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无论是何种坚果,都记得以泥状或者粉状,少量地给他们。
美国的专家们则建议,在宝宝4岁之前都不能喂食过于浓稠的整勺或者整坨的坚果酱,以免噎住。5岁以下的儿童,不应食用整粒的坚果。
一旦孩子被呛住了,家长要掌握“5-5法则”(背击5次-胸挤5次)或者海姆立克急救法(胸部挤压法)!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被呛到了?
具体该如何急救呢?
被异物梗塞的征兆和症状:
-
咳嗽、喘息、咯咯的呼吸声
-
呼吸困难
-
发出哮声或无法发出声音
-
脸部、脖子、嘴唇、耳朵和指甲呈现蓝色
一岁以下婴儿的急救方法:
1. 稳稳地抱婴儿,脸朝下,用一只手托住胸腹,手掌支撑住宝宝的头(托住宝宝的下巴)。
2. 用手指撑开婴儿的嘴。
3. 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在婴儿的背部,两个肩胛骨中间位置给五次用力地拍击。
4. 每次拍击后都必须检查物体是否已经咳出。
5. 将婴儿翻身过来,脸朝上,打开嘴巴,用手指取出任何松开的异物。
6. 如果背击无效,实施胸挤。
-
让婴儿躺在稳固的平面。
-
将两只手指放在婴儿双乳乳头中间的位置。
-
开始五次按压,比心肺复苏的按压慢,但是更有力(大约每秒1次)。
-
每次胸挤后都要检查异物是否已经出来了。
7.如果婴儿不省人事,开始施行心肺复苏法:
-
每30次胸部按压,两次人工呼吸,重复进行(如果不会人工呼吸,可以只做胸部按压)。
一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出现异物阻塞气道应该如何处理呢?
美国红十字会推荐的方法是,先拍背5次,再抱腹部挤压5次(5-5法):
美国心脏协会并未推荐拍背,只是从身后抱腹挤压(此为海姆利克氏急救法,如右上图),帮助他人排除异物。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视频:
海姆利克氏急救法:
-
站在需要急救的人身后,让他身体稍向前倾;
-
一手握拳,放在需急救的人的腹部,肚脐上方一点;
-
另一手抓住拳头,挤压需急救的人的腹部,并向上提,像是要抱起他那样用力挤压。
如果是自己吃东西卡主了气道,身边没有人,这样自救:
自己一手握拳,用另一手在胸腔以下腹部肚脐以上抓住拳头,并用椅背(或者其他硬物)顶住手握的部位,身体前倾,往椅背上不停靠撞,挤压握拳的位置。
3
烧伤、烫伤
去年年初,江苏一家医院收治了一位小病人,小朋友刚满2岁,因为被滚烫的菜汁烫伤了面部和颈部,被送进医院治疗。明明的妈妈当时在厨房盛饭,孩子不小心就把菜叶汤汁洒身上烫伤了。
前阵子我爸爸的腿受伤住进烧伤科,爸妈因此见到很多烫伤的学步幼儿,非常让人心疼!那阵子我爸妈几乎每天都要提醒我,照顾孩子千万小心。
生活中,热锅、开了很久的电器、热水、刚加热过的餐具、蒸汽都可能会造成烫伤,厨房更是孩子烫伤的高发地带。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远离“高温危险物”。
烧伤、烫伤的正确做法
在烫伤发生后,父母要第一时间确认严重程度。
如果是轻度红肿或起水疱,分别对应I°烫伤和II°烫伤,第一步是立即远离热源,如果接触物还烫,应该去除会进一步导致烫伤的物品比如阴燃的物品,滚烫的衣物,和收紧受伤部位的首饰、皮带等(以为受伤部位会很快肿起来),但如果有皮肤粘连,不要硬除。
接下来是处理受伤部位:
冲:清洁冷水冲洗20分钟
脱:小心去除伤口表面的衣物,如果不能去除,不要硬去。
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
盖: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包扎固定
送: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如果烫伤部位出现灰色、红褐色甚至变黑的情况,家长需要立即把孩子送往医院抢救。
此外,一些患者会用醋、老鼠油,甚至是面粉这类所谓的“民间偏方”来治疗烧、烫伤,医生表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很容易造成损伤皮肤感染,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皮肤二次受伤。
4
严重过敏反应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越来越常见,而且发病起来病情发展迅速,严重了可能存在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征兆和症状:
请注意以下任何一项严重过敏反应:
-
呼吸困难/或过于大声地呼吸
-
舌头肿胀
-
喉咙红肿和/或紧绷
-
说话苦难和/或声音沙哑
-
气喘和/或咳嗽
-
持续的晕眩或晕倒
-
幼儿:脸色苍白和四肢无力
轻中度的过敏反应:
(可能发生在严重过敏之前。所以一旦观察到过敏反应,就要引起重视,持续观察)
-
嘴唇、脸部和眼睛红肿
-
荨麻疹的风团或风疹块
-
口部麻痹
-
腹部疼痛和呕吐
处理方法
人还保持清醒的情况下:
1. 如果过敏反应正在持续发展,病人可能突然失去意识,从而需要按照后面“昏迷”状态来处理。可能需要用到心肺复苏法“叫叫CAB”步骤。
2. 休息可以减缓过敏反应,从而给予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让病人以他感到舒服的姿势休息。很多时候病人可能会想要坐着,这样呼吸更顺畅。不要让他们站起来或者走动。
3. 如果有自动注射针药(例如Epipen®,AnaPen®),应立即使用。让病患自己注射(如果是已知自己有严重过敏,并备有药物的成人)或协助病患注射。
4. 确保已经打了急救电话,叫了救护车。
5. 让病患保持侧卧或者坐着的姿势。
6. 观察和记录心跳和呼吸。
7. 若5分钟后病情没有好转,应该准备再注射肾上腺素。
如果已经昏迷:
1. 如果有肾上腺素针药,要马上注射。
2. 遵循心肺复苏的“叫叫CAB”步骤 。
5
转圈圈脱臼怎么办?
喜欢拉着孩子的手转圈圈的父母们注意了,幼儿扯肘症了解一下。
扯肘症是什么?
这位香港医生说的“扯肘症”在英文里是“Pulled Elbow syndrome”或者是“Nursemaid’s elbow”,医学术语是“桡骨头半脱位”(Radial head subluxation),是一种五岁以下儿童的常见伤害。
韧带是用来连接关节处的骨骼的,因为幼儿的骨骼和肌肉还在发育,在韧带上施加很小的力气就可以造成骨头轻微脱位——脱臼。最常见的脱臼部位是肩膀和手肘,很多小婴儿的髋关节(大腿根部)也是松动的,也是容易造成脱位的部位。
对孩子来说,脱臼是很痛的,但是这并不会造成长期或者永久伤害。
越快就医恢复得也越快,(当时这个孩子从脱臼到最后医生复位大概过了四十分钟,所以恢复得很快),脱位的时间越长复位就越痛苦越困难,孩子可能需要一些止痛药。如果孩子在第二天没有完全移动手臂,应再次评估受伤情况。
扯肘症的症状
-
1、孩子通常会立即哭泣,并因肘部疼痛拒绝使用手臂。
-
2、孩子的手肘可能稍会微弯曲并压在他们的腹部上。
-
3、有些孩子在第一次疼痛消失时会停止哭泣,但继续拒绝移动肘部。
如果发现孩子不对劲,又看不出来外伤,一定要多加注意了,我有个朋友,在她孩子哭了两天之后才怀疑是骨头出了问题,送去医院,让这可怜的娃生生痛了两天。
扯肘症怎么治疗?
1.让孩子保持手臂处于最舒适的位置,直到得到医疗帮助。
2.你也可以在孩子的胳膊上放一个冰袋。但是如果孩子抵制,不要坚持。小心不要将孩子的手臂从他最舒适的位置移开。
3. 检查时,医生会根据家长的叙述和孩子的体检结果来判断,通常不需要照X光,但是如果有需要医生会通过照片来判断是否受了更加严重的伤害,比如骨折。
4. 治疗起来并不复杂,医生旋转孩子的前臂,同时轻柔地将孩子的手臂在肘部向肩膀方向弯曲。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孩子就能复原。
5.如果怀疑孩子脱臼,建议家长还是带孩子直接去医院治疗吧。千万不要自己尝试复位,虽然过程看起来很快,但请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造成更多伤害。
怎么预防?
幼儿脱臼的状况实在太普遍了,同时幼儿又不善于表达,常常被家长忽视,所以预防更加重要。
1. 要举起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拉孩子的手腕或者前臂,采取抱孩子的方法(比如抱住胳膊下方)将孩子举起来,并且告诉其他看护者也要这样做。
正确的示范
2. 如果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一定要拉孩子,比如孩子快跌倒了,请拉孩子的大臂。
3.有些游戏会让孩子很开心,比如拉着孩子打秋千,拖着孩子转圈圈,但其实是危险的,对于骨骼还没发育好的幼儿,还是尽量避免做这样的游戏。
错误示范
4. 有些情况也比较容易引起扯肘症。比如给孩子脱衣服的时候、带孩子上楼梯的时候,或者让孩子一个人牵着宠物时,这些情况家长可能得小心一点儿。
但不管怎么说,孩子还是很皮实的,所以不要因为幼儿容易脱臼,就限制他们的活动,毕竟只有多运动,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6
车内中暑/过热的急救处理
近年来媒体对把孩子遗忘在车内而造成悲剧的事件多有报道,常常引起大家的愤怒,却谁也不会认为自己会犯同样的错误。
实际上,这样可怕的错误是有可能发生在你我的身上的,即使是最爱孩子的,最小心的人的大脑也有失误,“掉线”的时候 。气温逐步上升了,小舒想再次给大家提个醒,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不要低估阴天的危害
车内温度与天气情况无关。无论是晴天、阴天甚至是雨天,哪怕室外温度只有13.8度,被忘在车内的孩子也有中暑的风险。
不要低估“我只离开一小会”的风险
且不说家长离去后,是否会记得迅速赶回来,就算室外温度20℃,应该是很舒服的气温,但是在这个气温下,一个小时内车内温度即可升至46℃,并且70%的热量累积发生在头半个小时。这是由于车内的温室效应,温度上升非常迅速,车内温度升高6.7℃,只需要10分钟。(因此千万不要觉得我只是离开几分钟...马上回来。1分钟也不行!)
高温下,如果把孩子遗忘在车内:
在于汽车相关的致死事件中,对于15岁以下的儿童,除了车祸,中暑是最主要的原因;
-
中暑是由于身体不能迅速地调节自身体温所致;
-
同等环境下,婴幼儿和儿童体温升高的速度是成人的3到5倍;
-
当车内温度达到40℃,他们主要的器官就会衰竭;
-
当车内温度达到41.6℃就会导致孩子死亡。
一旦车熄火,即使把车窗开个缝,或者开着空调,对车内降温也没什么作用。(因为车熄火后,空调将停止制冷,并且因为车静止下来,空气流通很差,对车内温度调节起不到什么作用)
设置提醒:不要高估自己的记忆力
在美国,自1998年到2014年间,有636名儿童死于中暑,其中336名是因为被遗忘在了车内。
你可以设置各式各样的提醒物,比如手机钱包等,放在孩子身旁。
带孩子离开后,一定记得锁车
锁上车,防止好奇的孩子偷偷爬进去。很多孩子也喜欢在车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如果你的车后排座椅可以放倒,一定要锁住,防止孩子爬进后备箱。
记住:一旦孩子失踪,务必一定先检查家里的游泳池和车后备箱。
当看见孩子单独在车内
当看见孩子单独在车内,如有任何可疑迹象:请报警
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看起来很痛苦,你需要:
-
报警
-
想办法把孩子抱出来
-
往孩子身上浇凉水(但不能把孩子放在冰水里泡)
除了被遗忘在车内,在即将到来的夏季,幼儿也容易出现过热中暑的情况。
由于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成人有更少的汗腺,婴儿比起成人,更难在高温天气保持凉爽。婴儿和4岁以下的孩子都很容易因为过热而中暑。
如果宝宝出现口干、哭的时候眼泪变少,尿不湿不能尿湿6张以上,尿的颜色变成深黄或很臭,脸颊或眼睛周围出现软的凹陷点;高烧;精神萎靡等状况,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状况,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给孩子喝电解质水或水,并且立即就医。
常见的过热的征兆和症状:
-
感觉热,精疲力尽
-
持续性头痛
-
口渴和恶心
-
昏厥和晕眩
-
呼吸急速
-
脸色苍白,皮肤湿冷
-
脉搏急速和微弱
-
体温可能上升至40度以上
-
皮肤燥红
-
烦躁及意识婚恋,逐渐痉挛和不省人事
警告
中暑是会导致生命危险的!
过热的处理方法:
一、热衰竭
1. 让患者在阴凉处躺下。
2. 解开紧绷的衣服和脱掉不需要的衣物。
3. 用凉水擦身体。
4. 如果还清醒,可让患者喝水,或者喝补液盐。
5. 如果出现呕吐,或者没有好转,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二、中暑
1. 遵循“叫叫CAB”心肺复苏急救原则。
2. 把冰袋放于脖子,股沟和腋下。
3. 用湿的毯子覆盖身体。
4. 确保已经打了急救电话,叫了救护车。
5. 如果完全清醒并且可以吞咽,让其喝水,或者喝补液盐。
6. 如果开始痉挛或者昏迷,请立即寻求医疗援助。
一个柔软的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为人父母,我们便对TA的生命安全负有重大责任。细心、主动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未雨绸缪、保护孩子的安全,是每一位婴幼儿照顾着的义务。
对于稍大的孩子,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灌输安全观念也非常非常有必要。
希望这些知识我们都能记住(而不仅仅是收藏转发),但也永远用不上。祝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参考资料:
1. HealthdirectAustralia. How to perform CPR. http://www.healthdirect.gov.au/how-to-perform-cpr
2. StJohn Ambulance, First Aid Facts. http://stjohn.org.au/first-aid-fact
3. U.S.CDC. Warning Signs and Symptoms of Heat-Related Illness. http://www.cdc.gov/extremeheat/warning.html
4. TheAmerican Academics of Pediatrics. When to Call Emergency MedicalServices. https://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abdominal/Pages/Drinks-to-Prevent-Dehydration-in-a-Vomiting-Child.aspx
5. TheAmerican Academics of Pediatrics. Drinks to Prevent Dehydration in aVomiting Child. https://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injuries-emergencies/Pages/When-to-Call-Emergency-Medical-Services-EMS.aspx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