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谁,一定都听到过这样以“好言相劝”口吻说出的话:“别那么拼,差不多得了,要见好就收”,“应该找份稳定的工作,早点结婚生孩子”……
太多的“不应该”和“应该”划定了条条框框,简单粗暴地给我们的人生下了定义,试图把每一个人的轨迹都刻画成“理应如此”的确定模样。
但是,对不起,我的人生你无法定义,我要“自定义”。生活是自己的,要自己掌握,才够酷够飒;未来是自己的,要自己创造,才够精彩够炫目。
壹
人生啊,哪里有那么多的“不应该”?
微博上曾经有一个热议话题:不喜欢但稳定的工作到底该不该放弃?回答“不应该”的,占了大多数。那么,如果换一种问法——喜欢的工作该不该去尝试,结果又会怎样?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应该。
不同的切入角度,相同的问题旨归,相反的指引方向。真的存在“不应该”这件事吗?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最近,昔日活跃在视频中的“美食博主”李子柒有了新的身份,要当老板了。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知道,建了螺蛳粉厂,就意味着她要跳出在镜头前展示手艺活儿的舒适圈,亲力亲为,投身到产品研发、品质把控等实体事务运营中去。
图片来自@李子柒
这是一种向上向前的“野心”。事实上,根据相关数据,李子柒已经年收入过亿。按一般逻辑,她已经完成了财富积累,可以享受生活了,“不应该”给自己找麻烦。
很显然,李子柒要的,不是一般的逻辑,而是更好的未来。所以,她不会把自己局限在一种身份标签里,而是去往更宽广的领域角逐。
路有千万条,风景不止一处。“自定义”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世俗的认知给自己建造一座心墙。他们去掉束缚的枷锁,向内而活,拼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贰
人生最可贵的地方,不正在于有无限的可能吗?所以,人生啊,又哪来那么多的“应该”呢?
其实,从来没有一种设定,叫“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被年龄定义,才更有活力。
裹着头巾、戴着珍珠耳环的女子欲言又止,如水的目光越过她的肩膀,流淌向画框外的世界。画面的主角并非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名画原著中的女子,而是一位73岁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就坦坦荡荡地呈现在观看者眼前。
这一诙谐幽默的COSPLAY,来自于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发布的“老人版名画COS”短视频。《加歇医生像》《吃苹果的玛格丽特》《呐喊》等世界名画在老人们的演绎下,生动且自信,“老人神还原世界名画”这一话题因此冲上了微博热搜。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时间的流逝,总是一条无法回首的单行线。但人的时间感,由我们自己决定。
也从来没有一种设定,叫“女人只能做什么”。那些不愿被性别定义的人,都活出了自我。
比如格斗选手张伟丽。她撕掉了世俗加诸给女性柔弱、只能相夫教子的标签,把多种技术练习得炉火纯青,在那个靠力量说话的八角笼里,战胜了对手,成为首位夺得UFC金腰带的中国人。
叁
因为不接受被定义的人生,她们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梦想,不为外界的眼光而活。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但更多的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找一个认同。做符合世俗期待的事情,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出错的。
所以,就是现在,在洒脱畅快地讲述自己定义人生的同时,我们可能也还陷在“被定义”的人生里,或多或少以别人的标准衡量着自己的生活。
如果想要不辜负这一生,那就从这一刻开始坚定地走出这些“定义”,活成一道自由而无畏的光。当然,这需要勇气。但把对人生的期待感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你想成为的那样的人,这是唯一的办法。
眼中有泪,心中有梦,迎着风超越人生所有难题。要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怎样活着才对?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定义他人、不违背自己,总应是前行的方向。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