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克(原创)

雷诺阿电影评析 解读经典影片大幻影1937(1)

图片来自豆辦

假如您没听过这部电影 或者没看过这部电影,那您就不要往下看了,看也看不懂,咱就别浪费时间了。

首先这是一部电影史上的杰作,它属于欧洲诗意现实主义流派的一部代表作品。

观影过程中,我们体验到的是那种质朴的影像风格,故事和人物发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戏剧性冲突并不是很明显,但在看似平淡如水的情节中,有一种独特的诗一般的韵味藏在其中 ,需要细细品味。

看这部电影,要不就是看睡了,要不就是被感动得五体投地。

主题解读:名字的意义

这并不是一部主题一目了然的电影,理解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从名字下手吧,大部分电影的名字都是解开主题之锁的钥匙。

电影是讲一战时几个法国俘虏从德国战俘营逃跑的故事,但电影名字可不叫越狱,电影名字大幻影和主要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是讲情节的,那就是讲主题的。这个翻译过来的电影名字,我感觉是有点太字面了。第一个词grand可以理解为雄伟的,是形容建筑物的 ,比如一座雄伟的宫殿。第二个词illusion是幻想,不切实际的想法。两个词合起来 ,再结合我对电影的理解 ,是说一个伟大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意思。

导演让.雷诺阿想在电影中表达的是人类的不同,以及这不同的人类如何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生活下去的主题,平等和博爱。但电影所在的时间是1937年,二战前。一场世界大战就要爆发。在这种背景下,电影的主题就有点背离了当时的主旋律了。起这么个名字有点自嘲的意思 ,但又有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像孔子,知道礼己崩,乐己坏,但仍终其一生,倡导周礼。对的,让.雷诺阿和孔子非常像,这个后边还会提到。

主题解读:贵族精神的消亡

雷诺阿电影评析 解读经典影片大幻影1937(2)

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都很少用比较煽情的技巧,像配乐就用得很克制,大部分声音都来自电影场景本身。但要是用了配乐的地方,那就是特别重要的段落,那是导演感情流露的时候。

本片中用了配乐的段落,就是德国贵族军官打死法国贵族军官那一段。

电影用了大量篇幅来表现两位贵族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刻划得非常细腻。两位贵族都是永远注重仪表的,穿的都很讲究,比如对手套的讲究,对礼仪的讲究,都有单边镜,对饮食的讲究,对国家的忠诚,与平民的距离感……。很多细节表明导演对贵族是有所偏爱的。就像《论语》里孔子对践行周礼的偏爱是一样的。《论语》中有大量对周礼的细节的描写,但实际孔子时代,周礼已经消亡的差不多了。周礼也是一种贵族的文化。就像电影里两位贵族军官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礼仪文化是一样的。

《论语》用文字来记录并怀念一种行将消亡的贵族精神,让.雷诺阿则是用电影来表达这种对逝去贵族精神的复杂感情。

这种对贵族精神的复杂感情 ,不是这一部电影里有。1932年的《大饭店》有,1927年的《最后命令》也有,也是007电影里邦德这个虚构人物的精神内核,甚至《沉默的羔羊》里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也有那种贵族气质。这是个西方电影里有意思的文脉。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