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黄茂盛 龙钰

春天的暖阳下,嘉鱼县官桥镇李姓家长将镶有“心泉浇灌、润苗成林”字样的锦旗,送到心之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短的8个字,诠释了中心以心理学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

与此同时,另一项荣誉也刚刚抵达嘉鱼县心之泉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刘成林刚被评为2021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巾帼绽芳华最美的她再获殊荣(心泉浇灌润苗成林)(1)

与公益结缘,源于刘成林10多年前与留守儿童的邂逅。当年她在嘉鱼县高铁岭镇临江村任妇联主任,村里有名叫英英的留守女童,因亲情缺失导致性格内向、郁郁寡欢。刘成林看在眼里,疼在心中,结对帮扶当起爱心妈妈,经常带些衣物等礼物去看望,并在学习上辅导、心灵上引导、生活习性上指导,英英的脸上绽开笑容,学习成绩由差等生一跃名列前茅。

“通过调研,得知全县有近2000名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家庭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危及社会稳定。”刘成林夜不能寐。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果断辞去工作,于2016年3月成立心之泉工作室,又在家人支持下,自费10多万元到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专业,取得本科学历和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

学成归来的刘成林,一心扑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事业中。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情感,安全、学习、生活等问题,刘成林积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带领团队经常进村入户开展“五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50多场次,让他们从困惑和自闭、不自信中走出来;为近100名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干预和辅导,预防自杀自伤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共惠及2000多个家庭。惠及留守儿童3000多人。为架起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桥梁,刘成林建立了家长心理微课群,先后为家长免费开讲心理微课150多场次,家长们在微课群学习到了怎样给孩子建立健康良好的温馨的家庭氛围,共惠及400多家长。

情暖留守儿童,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刘成林汇聚各种社会资源投身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招募50多名来自各岗位的志愿者,结对帮扶50多户留守儿童家庭,为他们捐款送物10万余元,并帮助补习功课、心理辅导、法律援助、义务治病,点滴善意,有时如雪中送炭,有时似阳光雨露。

中心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之后,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咸宁市“因为爱”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工作交到她手上。线上线下相结合,她培育家庭教育志愿者300人,培育火种讲师30人,把家庭教育火种播撒到每个村(社区)。随后,她带领志愿者开展家长大讲堂368场,亲情沟通公益沙龙160场次,家庭教育线上微课堂556次,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精准辅导近300家,激发困境家庭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良好家庭教育长足发展,惠及6万多个家庭。

走访乡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她也目睹了很多家庭因为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而差点分崩离析。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她又带着志愿者走进各个乡镇举办家庭关系处理等相关讲座,“主要传授如何化解家庭矛盾、怎样与家人相处、怎样做好良好沟通等相关知识。”刘成林说,基层缺少心理教育,几年来她先后举办了300多场次讲座,受众达5万多人,并且手机24小时不关机。

耐心、细心和爱心换来甜蜜的收获:据不完全统计,刘成林先后为1000多个家庭进行家庭矛盾沟通和疏导,先后使300多对闹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

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刘成林还成为社会矛盾的减震器。2021年7月,某镇有几名失独家长认为政府一些相应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便聚集到一起,准备到县政府闹事。闻讯后,刘成林主动赶到现场,进行心理疏导。一番将心比心的劝导、入情入理的释理后,成功唤起失独家庭的同理心,事态迅速得以平息。

截至目前,中心共调解社会矛盾300多例,有效平息了越级上访、闹事、打架斗殴300多起。

她的无私奉献,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湖北省最美志愿者”“湖北省儿童中心项目优秀志愿者” “湖北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2021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