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全国大部迎来晴好天气

南方地区遭遇的连阴雨雪天气

终于告一段落

网友戏称“‘流浪的太阳’总算是回来了”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表明

2月以来(2月1日至22日)

全国和南方地区

平均降水量均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

平均气温均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1)

2月21日,云南省永善县高海拔地区出现中到大雪,局部暴雪天气,积雪结冰严重,道路湿滑。王云蕾 摄影

为何2月以来我国冷湿气候特征突出?

如此充沛的雨雪从何而来?

3月我国气候趋势如何?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带来了详细解读

全国和南方平均气温均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

2月以来(2月1日至22日),全国平均气温-4.2℃,较常年同期偏低2.3℃,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冷。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2)

2月1日至22日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1961-2022年)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其中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江汉、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及四川中部和西部、云南东部和北部、西藏、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等地偏低2~4℃,华南中西部、江南南部、华北北部及贵州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偏低4℃以上。其中,南方地区平均气温6.3℃,较常年同期偏低2.7℃,也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广西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低。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3)

2022年2月1日至22日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单位:℃)

全国共有13个国家站日最低气温达到极端阈值,其中云南德钦(-14.7℃)突破历史极值。

全国和南方平均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2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2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倍,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4)

2月1日至22日全国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1961-2022年)

甘肃、广西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云南为次多,湖南、贵州、广东、海南、四川为第三多。与常年同期相比,西北地区中东部、江南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大部及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黑龙江东部、西藏南部等地降水偏多5成至2倍,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江淮东部、黄淮、华北南部及辽宁北部、吉林南部、新疆南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偏少5~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5)

2022年2月1日至22日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单位:%)

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为81.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4个国家站日降水量突破月极大值,其中甘肃通渭(8.7毫米)、四川布拖(25.8毫米)等5个国家站日降水量突破季极大值。

2月以来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月中旬出现寒潮天气。2月以来,有2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出现在13日至15日、19日至20日。其中13-15日达寒潮等级,东北东部、华北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山东东北部、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普遍有6~12℃降温,其中内蒙古中东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北京西北部等地达12℃以上。

雨雪过程多。2月以来,4次雨雪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3日、2月5日至9日、11日至14日、17日至23日。其中——

5日至9日,西北地区东部和南方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过程,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及云南大部降水量普遍有10~50毫米。华中中南部、华东中部及重庆东南部等地降雪量普遍有10~25毫米,部分地区超过25毫米。

11日至14日,华东南部、华南中部及湖南南部过程降水量有10~50毫米;京津冀晋蒙等地部分地区12-14日出现降雪,局部有暴雪,河北中部、山西东北部、北京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雪量有8~15毫米;北京北部和东部、山西大同和忻州、河北保定、廊坊和沧州等局地积雪深度有10~16厘米;雨雪天气对公路、城市交通、飞机航运造成一定影响。

17日至23日,南方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过程累积降水量大,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及广西中东部降水量普遍有25~100毫米,广东大部有100~200毫米;降雪量西北东部、华中大部、华东中南部、华南北部等地有2~10毫米,浙江中北部、安徽南部、福建中部、湖南大部、广东东部有10~25毫米,局部有25~50毫米。湖南中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有5~10厘米,贵州、湖南局部超过20厘米。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6)

强冷空气影响下的广东省韶关市。图/文:潘登

南方低温雨雪寡照对农业交通电力等有影响。2月以来,南方地区多次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华东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降水日数普遍有10~20天,局部超过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日照时数偏少20~80小时以上;南方持续低温、阴雨寡照致使部分农田土壤持续过湿,对油菜、露地蔬菜等作物生长不利,并对经济林果、设施农业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还对交通电力造成不利影响,昆明部分动车组列车晚点或停运。福建、云南、贵州、重庆、江苏、江西、四川、西藏、湖南等地的局部遭受低温冰冻灾害和雪灾。

2月以来我国冷湿气候成因分析

2月以来,极地冷涡偏向西半球,亚洲中高纬500hPa位势高度场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我国大部地区受负高度距平控制,高原高度场显著偏低;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7)

2022年2月1日至19日平均500hPa位势高度场(等值线)及距平(填色)分布(红色线为气候值,单位:gpm)

西伯利亚高压偏强。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偏冷,并长时间维持;同时也为南方的降雪提供了有利的温度条件。

另外,2月以来朝鲜半岛上空为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其南部的偏东风距平为我国北方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低纬地区南支槽活跃,中南半岛上空为异常偏强的南风距平,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我国南方大部受偏东北风距平控制,有利于分别来自孟加拉湾和太平洋的水汽在我国南方辐合,从而造成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8)

2022年2月1日至19日平均850hPa风场距平分布(单位:m/s)

全国24小时降水榜(2月以来全国和南方降水量破纪录)(9)

2022年2月1-19日平均整层积分水汽通量距平(箭头)及散度距平(填色)

3月上中旬我国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3月上旬至中旬(3月1日至20日),四川西南部、云南大部、西藏、青海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西藏中西部偏低1~2℃。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东部、河南中北部、山东等地偏高1~2℃。

预计3月上旬至中旬,内蒙古中部、河北南部、山西、陕西中北部、宁夏大部、甘肃东北局部、山东、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局部、云南大部、西藏中西部、新疆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河北南部局部、山西东南部、山东、河南北部、安徽北部局部、江苏北部局部、云南南部、西藏西部偏多2~5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内蒙古西部局部、甘肃中西部、青海北部、新疆东部、浙江中南部、江西中东部、福建、台湾等地偏少2~5成。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地球气候系统逐渐发生各种类型的

短时期、区域性变动

常常会造成严重灾害

地球系统模式

为我们初步预测未来气候突变

以及部分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随着科技进步及气候模式的改进

未来气候预测水平会不断提高

在防灾减灾与预警中

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气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