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郎念尔不至,怎敢相思寄文学!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苏轼三首诗道尽人生(王夫之誉之为旷代绝作)(1)

岁月流光,飘忽不待。在文学诗词辽阔的天空里,时光,一直是诗人慨叹的主题。君不见,华年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君不见,世事无常,彩云易散琉璃脆;君不见,兴尽悲来,唯有年年秋雁飞。

伤时,仿佛成了时代特有的文学情绪。诗人感叹韶华易逝,感叹人世无常,春秋相代,这种无时不伤的情绪,在动荡的时局中被诗人演绎的淋漓尽致。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带来一首魏晋时期阮籍所著的《咏怀诗》一首。

苏轼三首诗道尽人生(王夫之誉之为旷代绝作)(2)

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社会历经“党锢之祸”、“黄巾之乱”。值时局动荡,死尸枕籍,白骨蔽野,尔后又历经“董卓之乱”,天下割断,三国分裂的局面初现。到了魏晋时期乱世,历经两代禅代之乱的天下名士,尽削其半,命运悲惨。出身世儒家族的阮籍在对时局感到极度失望,深知济世之志无法实现,便放诞不羁,耽溺于酒,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咏怀诗》八十二首。

苏轼三首诗道尽人生(王夫之誉之为旷代绝作)(3)

阮籍 《咏怀诗》第四首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苏轼三首诗道尽人生(王夫之誉之为旷代绝作)(4)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正谓“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能长久,就连来自西域大宛国的汗血马也要从西北边顺着东道来到中国,像天马这样的好马都不能留在故乡,更何况身不由己的人呢。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春去秋来,若环之无端,没有起点,亦没有终点。人事多少兴衰正如天道轮回,兴亡交替。兴,留不住,亡,留不住,那人世的繁华又怎能继续长久地留存下去呢。

苏轼三首诗道尽人生(王夫之誉之为旷代绝作)(5)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你看那水边的兰花在春天是如此葳蕤,如此芊蔚,可到了秋天,凄寒的露水终会浸润到这兰花上,当露水凝结成严霜时,一切草木凋零,岁华落尽。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的生命虽不会像草木那样短暂,但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一朝一夕,无论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须臾间,青丝变白雪。

苏轼三首诗道尽人生(王夫之誉之为旷代绝作)(6)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谁能永远保存这些美好的事物,除了仙人王子晋,昔乘白鹤去,一去不复还,可世人终究是凡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惟留悲慨贯古今。

整首小诗感人细致,我们并没有深究它讽世刺时的言外之音,仅从字面意思就能感受到阮嗣宗面对人生无常的悲慨,或许这就是阮诗给我们留下的美好深意。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