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家喻户晓的鲁迅,是用笔杆子战斗的战士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是用笔杆子和敌人斗争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名字叫乔冠华,其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级别的传奇人物,还是新中国出色的外交家。

著名的“咖啡馆预言”,让乔冠华在外国人面前出尽风头,联合国大会上的仰天大笑,更是让世界都认识了这个人,同时也对中国的自信更加明了,对于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就连毛泽东都毫不吝啬地评价说:“他一篇文章足足顶得上两个坦克师”。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1)


少年天才乔冠华

乔冠华出生于1913年3月28日,乃是江苏盐城人,其父亲是当地工商业的翘楚,家境比较殷实,所以乔冠华出生之后,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在读书之际,他的天才特点就已经一览无余了,其能够达到过目不忘,还能够出口成章,可谓是天才的典型代表人物。

靠着乔冠华异于常人的天赋,他年仅16岁便考入了清华大学,并且迅速就将大学的课程学完并且顺利毕业了,清华毕业之后,乔冠华又去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深造,年仅20岁的乔冠华,便已经在东京大学名声大噪。

乔冠华年纪轻轻之际,就已经对政治比较感兴趣,在东京大学留学期间,他和日本的一个政党来往比较密切,引起日本当局的重视,最终在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后,就把乔冠华驱逐出境,不让他继续在日本留学了。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是无法不被人注意到的,在乔冠华从日本回来后不久,便在1935年再次获得资助,前往德国图宾根大学留学去了,到了德国之后,乔冠华打算挑战一下自己,就选择了当时最难的哲学系就读,结果就是这么充满挑战的哲学系课程,依旧被乔冠华一年就研究完并且顺利毕业,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2)

经过在德国学习哲学这段时间的历练之后,乔冠华对政治的敏锐性更加明显了,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乔冠华意识到了中国的艰难处境,毅然决然回国,投身于抗日救国行动当中。

在回国之后,乔冠华对自己在抗日救国行动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番深刻思考,他明白自己这样的人,要是拿起枪杆子去上战场杀敌,明显是不合适的,不过他可以学习鲁迅那样,拿起笔杆子投入到战斗当中。

就这样,乔冠华加入到了《时事晚报》的编辑当中,担任了其总编辑,开始发表大量时事评论以及国际热点文章,对日本等国家的不良行为进行猛烈抨击与谴责,以此唤醒更多爱国人士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之中。

在这一时期,乔冠华发表了诸如《历史的报复》、《沉寂不是和平》等脍炙人口的文章,其笔锋犀利,文采斐然,让人看完之后如雷灌顶,因此俘获了很大一批粉丝,就连当时的著名作家冯亦代,也被乔冠华的文章吸引,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每天必读乔冠华的文章才能安然入睡。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3)

乔冠华就是靠着自己这种特殊的爱国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毛泽东对其也是赞赏有加,看过一些乔冠华的文章之后,毛泽东高度评价:“他的一篇文章有如千军万马,我看他的一篇文章,足足顶得上两个坦克师呢”。如此高度的评价,足以见得毛泽东对乔冠华的赏识。


咖啡馆预言

1939年,在廖承志的介绍下,乔冠华正式加入到共产党中,往后的一生中,基本上一直都是和周恩来一起共事的。1940年5月,看着德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很多人都认为法国靠着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可以促使德国放弃继续进攻。

可是乔冠华在专门研究了德国的《战争论》等著作,并且对着当时两国之间的战争地图进行反复研究和推敲之后,他认为德国不仅不会放弃进攻,反而还会迅速取得胜利,于是在香港的一家咖啡馆中,乔冠华当着众多中外记者的面,大声说:“三天之后,巴黎将不战而降!”

当时的乔冠华年仅27岁,看起来年轻气盛,大家对乔冠华这个预言虽然十分好奇,但还是认为他可能只是说大话而已,谁曾想三天之后,德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果然如乔冠华所预言的一样,法国宣布投降了,巴黎上空飘起了纳粹旗帜,很多人都对这个三天前在香港咖啡馆口出狂言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4)

事实上乔冠华能够准确预言这件事情,除了他翻阅各种资料之外,也和当年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对德国的了解有关,正是这一切的积累,才让乔冠华能够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准确做出预言,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人生中每一个机会的把握,都不会是凭空而来的,背后需要多少付出,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


联合国大会上仰天大笑

1943年,乔冠华在重庆遇到了年轻貌美的龚澎,两人在工作中暗生情愫,最终在冯亦代夫妇以及周恩来的撮合下,两人在当年11月便结婚成为夫妻,一年后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至此,乔冠华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家人在战斗了。

1946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乔冠华和龚澎夫妻两人在南京创办了英文版的《新华周刊》,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乔冠华先后担任了国际新闻局局长以及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从此以后,开始在外交事业上不断发光发热。

1950年12月,乔冠华担任了我国第一个外交代表团顾问,并且出席了联合国安理会,1951年6月,乔冠华又受到李克农之邀,去到朝鲜参加朝鲜停战协议的谈判工作,这项工作从1951年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才正式结束,乔冠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5)

1954年,乔冠华当外交顾问,龚澎当新闻发言人,两人一同出席了日内瓦会议,1961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两人也是一同参加的,夫妻两人配合默契,全然形成一道外交历史上的亮丽风景。

1970年,龚澎突然在家晕倒,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之后,最终与世长辞了,在妻子去世的这段时间里,乔冠华悲伤欲绝,每天下班都会拿放大镜看一看妻子的照片,看完之后又嚎啕大哭,旁边的邻居都经常听到乔冠华的哭声。

就在他身陷悲伤之际,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来了,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了我国的合法代表席位,时任秘书长的吴丹邀请我国参加当年的联合国大会,周恩来希望乔冠华能够在这次联合国大会上担任重要职位。

乔冠华原本还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伤之中,可听到国家需要自己之后,立即就主动请缨,并且得到毛泽东的赞赏,让他出任外交团团长一职。乔冠华在出发之前,就仔细研究揣摩,将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稿写好,出发时,毛泽东为他们打气,告诉乔冠华:“不卑不亢,不要怕说错话”。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6)

在联合国大会上,乔冠华始终保持笑容,不卑不亢,自信地站到了发言台上,用慷慨激昂的发言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台下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乔冠华先后两次对鼓掌的人表示感谢,都没有让掌声中断,在他发言的过程中,掌声足足维持了半分钟左右,他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新中国的形象在这次发言过程中,得到了更多肯定。

乔冠华在发言稿中驳斥了苏联裁军的提案,还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以及依据,后来苏联代表上台讲话的时候,早已没有了底气,再加上乔冠华时不时在台下放声大笑,更是直接震慑了苏联代表,让其无话可说。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成为焦点人物,被众多记者包围起来,有记者询问乔冠华当时的心情如何,乔冠华没有回答什么,只是仰天大笑,随后告诉记者,这就是你所问问题的答案,这一笑,后来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条,这一笑,彰显了我中华的大国风范,也表明了我中华的自信,更让全世界都看到新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

赫鲁晓夫联合国喝醉演讲(他是咖啡馆预言)(7)


结语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逝世,享年70岁,他虽然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可是他的传奇故事,以及他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仰天大笑,一直都留在后人的心中,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与生俱来的自信以及从容,也成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