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 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

一说到孙权和刘备的联手,就不得不提起孙权背后的东吴才俊,提到东吴才俊的时候第一个映入大家脑海的想必就是周瑜了,除了周瑜之外,在整部小说里给人观感最好的就要数鲁肃,鲁子敬了。

人设忠厚

关于鲁肃的形象一直大家都固化于三国演义里面的鲁肃脸谱,就是一个忠厚又有一些天然呆的后勤主任,同时还是诸葛亮的粉丝,基本上诸葛亮说什么,鲁肃就去做什么,好像是一直被诸葛亮操控于股掌之间。实际上可并不是这样,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孙权势力和刘备团队的这一次联盟的媒人可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个看上去忠厚老实的鲁子敬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1)

▲老版三国鲁肃剧照

鲁肃在东吴可以算是一位名士,名声非常好,也非常受到器重,别看鲁肃看上去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厚道人,可是鲁肃对于东吴大当家孙权的内心想法可是门清,他知道孙权的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跟曹操集团谈判,然后谈一个合适的价码,把自己卖出去。

旁观者清

鲁肃的左眼睛里面装着孙权,又眼睛里面装着的就是孙策留下来的好兄弟,大都督周瑜,鲁肃对周瑜也是门清,如果说孙权的脑袋里都是和曹操集团合并的话,那么周瑜的脑袋里就都是如何把孙权这个董事长搞下去,然后自己当上东吴的真正掌权人。鲁肃显然是不能容忍周瑜这种可怕的想法的,鲁肃就得给孙权想想办法。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2)

▲老版三国鲁肃和周瑜剧照

为什么说鲁肃是名士呢,就是因为鲁肃确实和其他的那些叫嚷着降曹的凡夫俗子不一样,鲁肃考虑的是上来就投降了是不是太掉价了,这还怎么帮助东吴叫一个好价钱啊。鲁肃在寻找一个能帮助他的人,鲁肃的名很好,他等来了自己的那个人。

鲁肃一看到刘皇叔来了,心里立刻就乐开了花,再一看到偶像卧龙先生也来了,鲁肃都恨不得蹦起来了。最简单的说就是鲁肃和周瑜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冲突的,鲁肃想的事儿就是一个,就是辅佐好孙权,把东吴发展好。

这一点在书里面最好的体现就是鲁肃和周瑜在孙权面前对待诸葛亮的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孔,鲁肃的态度是卧龙先生这样的人才咱们可一定得团结,周瑜的态度就还是那个比较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巴不得诸葛亮立刻被弄死。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3)

▲老版三国诸葛亮剧照

鲁肃看出了周瑜心里头的小九九,鲁肃就风风火火地去找刘备,希望刘备的团队可以帮他一臂之力,诸葛亮作为首席战略顾问当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几乎上就是一拍即合,立刻两边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因为双方都得到了想要的利益交换。

一出好戏

鲁肃知道东吴的那帮酸臭腐儒难免在诸葛亮来访之后要给诸葛亮一个下马威,可是鲁肃明白这帮人啥也做不成,口头上就更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了,让诸葛亮大骂他们一顿也好,鲁肃只是在诸葛亮去见孙权的时候不要说曹操集团实力过于强大。

诸葛亮当然明白鲁肃的意思,诸葛亮短短的三个字,降了吧,这句话一下子让鲁肃非常满意,心里头想的是真不愧是卧龙先生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4)

▲老版三国诸葛亮和鲁肃剧照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呢?诸葛亮一听鲁肃说不让自己说曹操的厉害立刻就敏锐地意识到,东吴的内部果然也不是铁板一块,就这一句话诸葛亮就明白了东吴的斗争情况了。诸葛亮一说:投降算了。反正你也不是刘皇叔,刘皇叔那样的真英雄在自己躲避曹操追杀的时候还能带着百姓,你不用那样,你就对着曹操一跪拜一投降不就行了,到时候天下太平。

诸葛亮在鲁肃的嘱托之后,诸葛亮就知道鲁肃要和自己演出戏,这一出就是文明版的苦肉计,当然不需要像黄盖那一次那么惨烈,可是这一出苦肉计的阴狠和毒辣却是远远超过周瑜打黄盖的那一次。诸葛亮和孙权进入角色也非常快,两个人就连台词都不需要对一对,直接就是一次完成了这一出精彩的表演。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5)

▲老版三国孙权剧照

在这一场心照不宣的苦肉计之后,他们的两个目的都达到了。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孙权找回自己的权力话语权和脸面,因为在这一次羞辱之后,孙权就有了先手做出回应的基础,而周瑜这一边不管是做出怎么样的反应,都必须围绕着孙权这一点进行,其实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孙权才真正接过了孙策死亡后扔在了地上了权杖,成为了真正的江东之主,这个碧眼的年轻人才真正登上了三国乱世博弈的舞台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6)

▲老版三国周瑜剧照

第二点就是周瑜把孙权踢开,自己成为东吴领导者的野心破灭了,因为孙权的先手,周瑜不管如何都得围绕着孙权是江东之主的前提下来做出反应了。

深藏功与名

因为鲁肃的目的就通过这三个字达到了,就是通过这三个字就可以激怒周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大孙权从来不在意外界的羞辱,而且会利用这个羞辱压迫周瑜,这一下就形成了合力。

鲁肃感叹周瑜与诸葛亮的争斗(大都督周瑜是诸葛亮气死的吗)(7)

▲老版三国孙权和周瑜剧照

为什么说高手过招非常精彩呢,就是因为彼此之间都是心照不宣,根本不用多余的废话,只要是利益目标相同,自动地就会站到同一个战壕里,就这样孙权、鲁肃和诸葛亮就心照不宣地演了这么一出戏,他们仨都明白要发生战争,可是他们三个人就是要逼着周瑜先说出这句话,三个人挖好了坑,就等着周瑜跳进来了。

鲁肃在诸葛亮把那三个字说出口之后感觉浑身的通透和舒畅,他知道就这三个字就能激怒周瑜,就可以让周瑜走向陨落,而且自己谁也不得罪,自己还是那个忠厚老实的鲁肃,鲁肃可以说只是跑了一趟腿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为了最大的得利者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