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已经结束的二年级上册月考中,《长度单位》这个单元成为了失分重灾区。从两三分到十分不等,小学生在厘米和米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什么时候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什么时候用米做单位测量物体?前提是了解米和厘米有多长,在脑海里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的拇指宽度约1厘米,但是40厘米是多长?许多小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实物的方式来将厘米这个单位固化在脑海里,例如我们的课桌高度是70厘米,有了这个参考,50厘米,80厘米等等,都可以凭借想象力有一个大概的参数值。

数学测试卷一至六年级(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厘米和米单元失分)(1)

在今天排版的补习卷里,是将知识点和练习题放到了一起,不只是通过做题来熟悉,还要熟悉本单元里的一些知识点。线段的认识、直尺的使用、米和厘米的基础知识、单位换算。这是补习卷排版的四个分项。

直尺的使用本身并不是教学难点,正确的测量是从0刻度开始,而不是直尺的左端。如果尺子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从2或者3或者其他的数字测量,用右侧的数字减去左侧的数字才是正确的长度。

数学测试卷一至六年级(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厘米和米单元失分)(2)

数学测试卷一至六年级(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厘米和米单元失分)(3)

数学测试卷一至六年级(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厘米和米单元失分)(4)

数学测试卷一至六年级(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厘米和米单元失分)(5)

数学测试卷一至六年级(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厘米和米单元失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