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方人(青藤文学网)

沂州府出了两个称神仙的人。一个是咱沂州府的父母官刘德才,人称知府瘦八仙。他自从来到沂州府上任一来就没给老百姓做过一件好事,好像他天生的就只知道捞钱。他挖空心思地巧立名目,收取各种钱财。真是沂州府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他可真的把沂州府衙当成了他家挣钱的地方了。据说,他家里的仓库里这些年搜刮的钱财都成堆。但是,知府瘦八仙虽然贪了这么多金银珠宝,可是他的生活却十分的节约。他从来不吃鱼,不吃肉。有人说他是有病,不能吃腥臊之物得忌口,要不然你看他瘦的像个瘦八仙一样。他的这个瘦八仙的绰号也就是这样来的。也有人说他是假装的,我不大相信。原因是他不但不吃鱼,不吃肉,就连他们家里天天吃的馒头里也得掺上糠。老婆孩子也跟着受罪,就连穿的衣服也是补丁罗补丁。听衙役们出来说,到了冬天他家里就没有烧过取暖的炉子,被子又破,老婆孩子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大半夜里在屋里来回的走动取暖。

仙居出过什么仙人(沂州府出了两个称神仙的人)(1)

这个小皮匠就是咱说的沂州府的第二个神仙,赛神仙。小皮匠赛神仙姓李,叫李福。他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中无妻子。就光棍一个,靠着祖传的皮匠手艺生活。钱虽然挣得不少,但是,他手里从来就撇不下钱。因为他为人仗义,心眼又好,不论是要饭的,还是过路的,还是亲朋好友。只要是张口向他借钱,他总是二话不说,身上有多少他就借多少。但是,他不管借出去多少,他从来不收账。他的意思是,人到不了一定的难处,是不会低三下四求人借钱的。咱问他要账,他不得又去找别人借吗,这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吗。

他的手艺好,活接的也多。每天早晨他总是准时来到城门楼子下面出摊,也总是在晌午多的时候把一天的活全部干完。这时候,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的天气。沂州府最大的烧鸡店的伙计也总是按时把烤的金黄金黄,流着油的热乎的烧鸡和一壶热乎的烧酒,给他送过来。皮匠李福右手拿着烧鸡左手拿着酒壶,一口烧酒,一口烧鸡,吃的是的津津有味。

这天,知府瘦八仙来的时候,正看见皮匠赛神仙

仙居出过什么仙人(沂州府出了两个称神仙的人)(2)

。他看了心想,看来老百姓说的不假。此时的知府大人,就感觉的自己一下子矮了半截。但是他还是不死心,装腔作势地来到了皮匠摊子前,只见皮匠赛神仙酒足饭饱后,盘着二郎腿,眯着眼,哼着小曲晒太阳。

“皮匠,我就是咱沂州府的知府,现在,你有什么要求和愿望,我都能满足你。”知府看着皮匠悠闲自得的神情,他还没忘了他的知府的身份。

皮匠赛神仙半睁着眼看了看,见真是知府瘦八仙:“我的大老爷,您别挡着我晒太阳,这就是我的愿望,您能满足我吗?”

知府一听,差一点被气的吐了血,但他毕竟是一州之父母官:“人称你赛神仙,真是名副其实。”说完自己打趣的走了。

他一路上拿定了主意,到了家里咬了咬牙,跺了跺脚。这才让衙役也到了小皮匠订烧鸡的店里,订了和小皮匠一样的一只烧鸡和一壶烧酒。到了过午的时候,烧鸡店的伙计也准时给他送到了家里。知府瘦八仙看到了烧鸡和烧酒,就像看到了一只金鸡一样。他小心翼翼的掰了一条鸡腿慢慢的闻了闻,这才开始把嘴张得大大把鸡腿送进去。知府瘦八仙刚吃了没几口,就见他两腿一蹬,两眼一翻断气了。

知府瘦八仙觉得自己死的怨,他阴魂不散,游游荡荡来到了阎王殿里,他要找阎王爷告状。

仙居出过什么仙人(沂州府出了两个称神仙的人)(3)

“刘德才,你不在人间好好做官,跑到我这里干什么?”阎王爷见知府瘦八仙来到了阎王殿,问他。

“我要找你告状,就凭我一个堂堂的知府,饱读诗书。为什么还不如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小皮匠呢?他天天吃鸡,喝酒,为什么我就得吃糠咽菜。我这一辈子第一次吃鸡就噎死了,阎王老爷我就觉得不公平。”知府瘦八仙一肚子的怨气。

阎王爷听了哈哈大笑“阳间之人,只知道尔虞我诈,强取豪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阴德。像小皮匠李福,虽然没有饱读诗书,但是他是三世修来的好人。他为人仗义,散尽家财,从不图回报。他这是积德行善,广积阴德。像他这样的好人已经不多了,他不享福,哪谁享福,你往这里看。”阎王爷说完,用手往北一指。只见一座大山,上面全是成群结队的鸡。“刘德才你看见了吗,这一山的鸡全是皮匠李福的。你再往这里看。”阎王爷又往南面一指,只见一湖水清澈见底。“这一湖并不是水,它是一湖酒,这也是皮匠李福的。”

知府瘦八仙看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么多的鸡,这么多的酒,那他什么时候才吃完、喝完?”

“这事你就不要操心了,他用不完,他老婆孩子用。没有老婆孩子,他来世还接着用。”阎王爷说完看着他。

“那我到底是为什么,就只能吃糠咽菜呢?”知府瘦八仙真想问个明白。

“那好我来告诉你,你刘家从祖辈上就是种地为生。但是,粮食还是不够吃的,还得吃糠咽菜。到了你这辈上,你父亲从不杀生,也积有阴德。所以,你苦读十载金榜题名。本来从你这辈起能改变你刘家的命运,从此不再吃糠咽菜。可是你做官以后,不但不为老百姓做好事,还欺压百姓,搜刮民财。人一辈子做多大官,发多大的财这是早已定好的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了这一规律。你搜刮的钱财越多,就有更多的人失去了买衣吃饭的钱,他们就得挨饿受冻。既然你违背了这一规律,那你就得来承担这一切。你和你的老婆孩子就得去吃糠咽菜,挨饿受冻。你的子子孙孙都得受这饥寒之酷刑,只有把你欠的债还完为止。”阎王爷话虽然不重,但是能句句杀人。

“求求阎王老爷,给指一条明路吧。”知府瘦八仙赶忙磕头。

“一失足,成千古恨,你回去听天由命吧。”说完,有两个黑白无常把他送了回去。

知府瘦八仙还阳的时候,他已经在家里死了两天了。到了第二天,皇上就派钦差大臣来了。原来,知府瘦八仙欺压百姓,搜刮民财的事,皇上早就知道。已派了钦差暗中查访,只是知府瘦八仙还蒙在鼓里。

钦差在知府瘦八仙的库房里,搜到的金银珠宝,足足装了七挂大马车。真是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没有莫强求。挖空心思的搜刮的钱财,一两没捞着用,最后还判了一个充军发配到东北酷寒之地,永世服役,真是永远受这饥寒之酷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