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言是活着的历史。汉语,兼具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蕴藏着深邃广阔的历史信息。“奉为圭臬”“洛阳纸贵”“扶桑若木”“闲得五脊六兽”……那些我们代代相传、日用而不自觉的言辞背后,藏着怎样的古代世界?与之对应的文物,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具象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虽已远去、依然鲜活的历史,可感可触,近在咫尺。

【孕 育】

身怀六甲

指妇女怀孕。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孕妇陶塑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孕育是成为母亲的起点,

她来自5000多年前,

以残缺之姿,

带给我们关于一位史前“准妈妈”的无尽想象。

咽苦吐甘

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

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

形容母爱之深。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2)

东汉

哺乳女陶俑

故宫博物院藏

她怀抱婴儿,

端坐哺乳,

面目虽已模糊不清,

那抹慈爱的笑意却依稀可见。

【教 育】

蹒跚学步

小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走路,

缓慢摇摆的样子。

比喻做事刚刚开始。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3)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宫苑深处,

她张开双臂,

以怀抱迎接幼儿

迈出踉踉跄跄的“第一步”。

寓教于乐

在娱乐中寄托教育的作用。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4)

《蕉阴击球图》

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蕉荫下,

她凭案俯身,

注视着孩子

在槌球游戏中体会运动的快乐。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5)

清 沙馥

孩童游戏金纨面扇页

苏州博物馆藏

树荫下,石案旁,

几个孩童模仿大人模样,

围着花果香具等清供嬉闹,

逗得她执扇浅笑。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6)

清 顾铭

《允禧训经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允禧手拿书卷,

课子经书,

天真的稚童无心聆听,

只想挣脱母亲的手,

追逗堂前嬉戏的小猫。

弄璋弄瓦

弄璋:给男孩玩弄玉器,

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

后称生男为“弄璋”。

弄瓦:给女孩玩弄纺锤,

希望她将来能任女工。

后称生女为“弄瓦”。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7)

清 吴穀祥

《弄璋图》

天津博物馆藏

她把玉器放在幼子手中,

笑意盈盈地看他玩耍,

眼神里满是“君子比德于玉”的期冀。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8)

玉璋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9)

西汉

闽越国龟钮橙黄陶纺锤

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藏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

三次迁居。

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0)

《三迁志》木雕

邹城博物馆藏

古有孟母三迁,

今有“鸡娃”母亲执着“学区房”,

怎么样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千百年来困扰着母亲们的心。

孟母断机

见于西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

中国著名的儿童励志故事之一。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1)

清 康涛

《孟母断机教子图》

故宫博物院藏

“子不学,断机杼”,

她善以渐化,

让儿子彻底领悟

为什么学习、学习的意义,

从而自觉地学习。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

形容母爱真挚。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2)

清 康涛

《贤母图》

首都博物馆藏

儿子学有所成,

即将离家赴任,

她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

他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

【反 哺】

二十四孝

中囯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

源于汉代,至北宋形成,

但取材并不完全一致,

较为常见的有曹娥投江、陆绩怀橘等。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3)

北宋

舜子耕田砖

故宫博物院藏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4)

北宋

老莱子娱亲砖

故宫博物院藏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5)

北宋

陆绩怀橘砖

故宫博物院藏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6)

北宋

王祥卧冰求鲤砖

故宫博物院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十四孝”传颂至今,

我们在传承中扬弃,

中华传统美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西池金母

指西王母。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7)

清 乾隆

《岁朝图》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西望瑶池近,群迎王母临。”

乾隆将母亲比作“西王母”,

以柏枝与观音莲(长生草),

深藏自己期盼母亲健康长寿的拳拳之心。

【传 承】

为善最乐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

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8)

“为善最乐”铜镜

青川县博物馆藏

“为善最乐”是祖训,

也是一位母亲一生践行的家风,

她把铸有这四个字的“传家宝”留给子女,

子女又将其捐赠给博物馆,

让美德代代相传。

【别 称】

萱花椿树

指父母。萱花指母,椿树指父。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19)

明 沈周

《椿萱图》

安徽博物院藏

椿庭萱堂

指父母双亲。

椿庭:比喻父亲;

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借以指母亲。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20)

木制桂馥萱堂匾

广西民族博物馆藏

萱草又称“忘忧草”,

“萱花”“萱堂”作为母亲的别称,

寄托了古人对她们的美好祝愿。

母子情美文摘抄(言之有物)(21)

清 蒋廷锡

《萱花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送上一枝中式“母亲花”,

祝天下母亲慈闱春永,节日快乐!

(来源:国家文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