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低矮的土屋,高约一米的土炕,滑光平整的油布,方正红亮的八仙桌。脱鞋盘腿坐在方桌前,用大瓷碗喝着浓浓的砖茶水,厨房里热气腾腾,弥漫在小屋里,伸手不见五指,面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不大一会儿,扎麻麻炝炒的土豆丝上了桌,纯黄的炒鸡蛋上了桌,肥而不腻的炖羊肉上了桌,醇香绵甜的烧酒上了桌。酒酣耳热之际,一笼笼各种各样的蒸莜面上了桌。每人舀上一碗调味汤,把各种莜面放入碗中,调匀拌好,放入口中,浓香怡人。这就是众口相传的内蒙古凉城县蒸莜面。

莜麦属于塞北高寒农作物,在我国已有五千年左右的种植历史,其种植地域遍及各山区、高原和北部高寒冷凉地带。主要种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南北,河北省阴山和燕山地区,山西省太行山和吕梁山区,陕、甘、宁、青的六盘山、贺兰山和祁连山,云、贵、川的大、小凉山等高海拔地区。别名油麦,玉麦,铃铛麦,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

莜麦生长期短,成熟后子实容易和外壳脱离,磨成粉后就叫莜面,也叫裸燕麦面,又叫油麦面,可食用。具有很好的减肥美容功效,只是莜面不容易消化,容易“后饱”,因此每顿量要少吃。“后饱”是凉城地区俗语,意为当时吃了不感觉啥,但是肠胃在消化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饱胀难受。因此凉城人对吃莜面有句心得:莜面吃个半饱饱,喝一碗水正好好。

虞城凉面条麻汁汤调制(汉武帝花木兰李渊都曾吃过的美食)(1)

绿油油的莜麦田

关于莜麦这个名字的来源还有个故事流传。相传汉武帝时期战事不断,匈奴民族经常骚扰汉地,造成了大量人畜损失,人民苦不堪言,正常的生产生活无法继续。消息传到中央,汉武帝大怒,随即命大军前去征讨。可是匈奴大军忽东忽西,作战不定,给汉军造成极大损失。由于久战不决,汉军粮食消耗很大,补给极度困难。于是汉武帝采纳大将军卫青建议,命随军驻地垦荒以供军需,并从各郡征调大批劳力调往河套地区,汉军的实力大增,方才立足。

由于河套地区苦寒,好多作物难以生长成活,于是当地一位名叫莜的人给军队敬献了一种谷物,这种谷物一经播下,生长迅速,产量很高。汉军食后,军力大增,耐饥寒,经酷暑,最后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亲自率众到河套地区犒劳三军,并封莜为大将军,亲自以莜的名字为这种谷物取名为莜麦。

北魏时期,为了抵御柔然侵略,开始在凉城地区驻军(参合陂)屯田,莜麦于是在凉城地区大规模的种植起来。凉城人民至今怀念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将军,就是出生在屯田的军户之中。莜麦在凉城地区扎根之后,以其耐寒耐旱,容易种植很快成了凉城人民的主要食粮。凉城人民以其特有的勤劳聪慧把莜面做成很多好吃的品种,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饨饨。

虞城凉面条麻汁汤调制(汉武帝花木兰李渊都曾吃过的美食)(2)

巾帼英雄花木兰便是吃莜面长大的凉城人,凉城县建有花木兰雕像和花木兰广场,纪念花木兰将军

莜面窝窝又叫“莜面栲栳(读如犒劳,凉城人民读作克楼)”。栲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形如斗状的容器,也叫“笆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用具。明代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就是说,一个富翁用栲栳这种容器称量金银把一个姑娘买走了。莜面栲栳的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

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寺庙老方丈用栲栳端出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道:“手端何物?”老方丈回答:“栲栳”。李渊吃了之后,力气大增,一天不饿,于是在晋地将这种食物大为推广,每次打仗之前都用它犒劳三军,正好想起自己第一次吃的时候老方丈也用栲栳把它端了出来,因此李渊就把这种食物命名为“栲栳”。凉城人民把栲栳叫做窝窝,是因为其“形似蜂窝”。

莜面窝窝的做法很简单: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一推一卷,即成“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一个挨一个整齐排立在已备好的蒸笼上,状似蜂窝。放在沸水锅上蒸10分钟即熟。蒸时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不熟,吃着带沙感,蒸得过火了则软瘫立不起来,吃时无筋发粘,味欠色减。莜面鱼鱼的做法与窝窝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把莜面搓成筷子粗细的条状,然后一条条顺放在笼屉里,状如蒸鱼。

虞城凉面条麻汁汤调制(汉武帝花木兰李渊都曾吃过的美食)(3)

莜面窝窝

至于莜面饨饨,那还得说到莜面的另一位穿越三百年的老搭档:土豆。凉城人民有句谚语:“内蒙人三大宝,山药莜面羊皮袄”。山药就是土豆,学名马铃薯,因其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华北人叫做山药蛋。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传播到中国。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因此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豆富含淀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性平味甘,健胃解毒。当它与莜面结合后,凉城人民的那种特有的坚韧和圆润的国民性格就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凉城人民大多为走西口时期从晋地内迁而来,带有晋商特有的圆滑和算计,到了塞北之后,与当地豪爽憨厚的土著居民一结合,坎坷共度,风雨同舟之后,造就了今日凉城人民之豪爽中带着精细,敏感中带着顽强的淳淳民风。

莜面饨饨的做法其实很简单。莜面和面擀成一块大皮,土豆切丝,搭配点红萝卜丝和韭菜,青白红三色夺人眼目,卷好,切块,上笼屉,十分钟之后出锅。蒸熟的莜面饨饨一层莜面皮包着一层土豆丝,入口香甜,令人垂涎欲滴。饨为形声字,从食从屯,读如屯。“屯”意为“卷曲”、“包裹”。“食”与“屯”联合一起表示“一种用薄面皮把馅儿包裹起来的食物”。由于莜面饨饨正是名副其实的这种食物,故名。但是凉城人民在这里不读如屯,读如顿。是莜面顿顿音,而不是莜面屯屯音。

虞城凉面条麻汁汤调制(汉武帝花木兰李渊都曾吃过的美食)(4)

莜面顿顿

吃莜面的点睛之笔是熬汤。莜面是一种蘸汤吃的食物。汤分凉汤和热汤。凉汤的配料主要为山西陈醋。醋在中国有三年多年的历史,相传为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所发明。黑塔开始想做酒,可惜酒糟坏了,扔掉又可惜,就暂时存放,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酉时,甫一开缸,一股从未有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起来作为“调味浆”。由于这种调味浆是经过二十一天酝酿后在酉时做成的,因此他把这种调料叫做“醋”。

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醯(读如西)人掌五齐”的记载。醯就是醋的意思,醯人就是负责做醋的官员。所谓“五齐”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酒和浆,可见醋在当时贵族们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山西人好吃醋,所以后世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如宋朝宰相寇准,由于籍贯山西,因此被人称作“寇老醯”。

醋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孔夫子就曾用醋的问题评价了他的学生微生高的为人。他说:“人们都说微生高这人直率坦诚,其实我看未必。有一天有人问他借点醋,他家没有,他就去隔壁借了醋再借给问他借醋的人”。孔老师意思是说,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没有必要为了树立自己诚实正直的名声而故意这么绕弯子。

可惜微生高这个人没有听孔老师的教诲。一次他和一位女子约会,约好在一座桥下相见,正好赶上那天下大雨,河水暴涨,该女子就没有赴约,可是微生高却一直痴心等待,结果抱着柱子被大水淹死了。史书上没有记载孔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但是按照孔老师凡事从权的原则,应该是“今日不约,明朝再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烧柴”。别人都失约了你还在守约,这不叫直,这叫愚。

醋在汉代已经开始普遍生产。东汉时期的著作《四民月会》中就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四月四日可做酢,五月五日也可作酢”。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酢就是醋。

到了宋代,醋更成了平民必不可少之物。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已经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代是个平民社会,那时候的风俗流传至今。直到今天,醋都是凉城人民每天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醋主要有消食解毒开胃养肝的药用功效。在醋汤里放入黄瓜丝,水萝卜丝。将胡麻油烧热,炝香扎麻麻之后倒入汤料中。炎热的夏天,辛勤劳作一天的农人们回到家,汗出如浆,擦上一把凉毛巾,盘腿坐在土炕上,吃上一碗凉汤拌莜面,山西陈醋中特有的清凉消暑作用立刻扩散到周身的每个毛孔,一天的疲劳随之消失殆尽。由于莜面不好消化,吃多容易积食,而且凉城人民地处苦寒,每餐都要喝上几口白酒,因此醋的消食解毒开胃养肝的药用功效正好派上用场。

热汤分羊肉汤和猪肉汤。做法基本相同。肉切丝,土豆切条,入锅拦炒,爆香加水,熬成不清不粘的糊状,舀入碗中,浇上艳红的辣椒油,撒上翠绿的香菜,色香味瞬间俱全。热汤当然在冬天吃。拌上一碗莜面,就点土豆丝,喝上二两白酒,周身立刻暖暖洋洋,热气腾腾,那叫一个舒坦。

虞城凉面条麻汁汤调制(汉武帝花木兰李渊都曾吃过的美食)(5)

山西陈醋

莜面在凉城人民的生活中,不仅是吃的食物,还是预测天气的仪器。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是“老鼠娶亲日”,农人们为了讨好老鼠,让它们在一年里不要糟蹋粮食,顺便庆祝一年里能够风调雨顺,于是有了家家吃莜面的乡俗。正月初十,俗称“舍籽”,这天主妇们要把莜面搓成一条龙的形状,然后在龙身上按下十二个小窝,如果赶上闰月年,就按上十三个。等莜面蒸熟后,打开蒸锅查看哪个窝里有水。如第五个窝里有水,就意味着当年五月份一定有雨水,农人们就根据月份雨水的多少,来安排一年播种庄稼的情况。农人们因此亲切形象的把莜面称为“气象台”。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赶紧买一袋回家尝尝吧,5斤装才不到40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