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喝茶口味重是因为没得选好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泡茶的水需要几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泡茶的水需要几度(水的密度越小泡茶越好喝)

泡茶的水需要几度

北方人喝茶口味重是因为没得选好么!

北方人接触最多的不是什么绿茶红茶乌龙茶,更不是什么花茶普洱铁观音,而是黑砖茶。

古代商途走茶可不像现在那么方便。茶叶从南运到北,既要走量又要防腐,怎么办,只能搞这种色重味涩的老黑砖。

再加上北方一直处于与游牧民族对峙的最前线,饮食文化交汇杂糅,饮茶口味就不可避免地与游牧民族饮茶口感靠拢。

我自己家这边,祖父是彭城人,喜欢碧螺春;外祖父是天津人,喜欢茉莉花,所以饮茶口感更偏向清淡,宁夏的盖碗儿茶向兰州三炮台味道靠拢,由于放枸杞和红枣,喝多了容易上火。更别提隔壁内蒙了,他们都敢往茶水里放羊油,那味道......

北方人的喝茶不能和南方比,不是产茶地么,普通人可以说没有喝茶的习惯,举我本人的例子吧,参加工作以前没喝过茶,开始喝茶是工作以后单位发的保健茶——就是茉莉花茶啊。

为啥叫保健茶呢?因为据说茶能解毒啊,我们那是化工研究所,属于有毒危险岗位,发花茶就算是保健品了。

于是我就学老师们弄了个大水果罐头的瓶子,上班抓一把花茶放瓶子里,开水一泡,水喝没了再加,一喝一整天。

北方有正经喝茶习惯的也就北京天津这种大城市的人,但喝茶的也不能和南方人比,还挑什么种类品牌的!

据王世襄和他儿子的文章里说:基本上就是南方的普通绿茶运到北方来,茶叶店自己弄茉莉花窨制一下——茶这东西有个特点—特别容易吸味,茉莉花的花香又特别重,窨制花茶就是利用这种特点使绿茶吸收茉莉花的花香,客人买茶的时候店里的伙计还会抓一把干花给你撒上。所以北方人喝的其实不是茶的味道而是茉莉花的味道。

喝茶的人应该是客家人比较多,应该算是日常。吃完饭,就是一杯茶;有客人来,就是一杯茶;很简单很粗狂。

有的是水杯里放点茶叶,用开水直接泡,我们就更加方便了,热水壶里放点茶叶,倒出来就直接喝。

我应该是记事起,就一直在喝茶。小的时候半杯茶,半杯开水,忘记什么时候起,就直接热水壶里直接喝.。我是南方的,那时候我还以为客家人只有南方有。后来,我去到广东工作后 去到梅州,他们也是一样的,除了吃完饭一杯茶。成年人都是人手一茶杯,因为用保温杯泡的茶比较带劲,一喝就是一天。

客家人应该都是喝茶比较多吧,有没有客家人啊,你们家乡人都爱喝茶吗?

要想喝一口好茶,必须配一壶好水,好茶配好水才能够泡出一口好喝的茶。

什么才叫好水,配茶需要好的水质是说到根子了。

据说,乾隆无聊,曾经测了天下名水,包括露水……虽然测的方法和思路简单的要死,但是毕竟测了。得出一个结论,水的密度越小,泡茶越好喝。

如果套用现代理论,那就是纯水 小分子越合适,泡茶越好喝……

但是且慢……比如北京,马连道茶城就分好几派,有用“纯净水”的,有用农夫(农夫还分两派,新安江水库派和吉林泉水派)的,还有用北京本地矿泉水的……

如果进一步细分,不同茶选的水还有区别,不同茶选的温度,还有区别……就说93度,还有先煮沸和不煮沸的区别。

曾经逛茶城,人家拿出级别很高的龙井……泡出来近乎无色无味……但是号称就是好啊就是好……

所以北方喝砖茶,甚至苦的不得了……不是人家不懂欣赏好茶,而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运输过来的成本问题,茶马古道……第二个是水质问题……北方很多地方水质仅仅到了喝了不死人的地步,硬度高的发指,甚至还有高氟水这种毒水,喝味道重的茶几乎是必然,清淡到无色无味的高端龙井,掩盖不住水碱味……

无聊时候给夫人煮奶茶,于是拿特仑苏和云南上好的普洱煮,你要说正宗,那是扯——标准奶茶用茶砖和盐和牛奶,除了牛奶,那样之前都是稀罕物件。但是自己煮奶茶,不要想太多,首先煎普洱,捞出茶叶之后,加特仑苏(加金典也行……爱喝啥加啥,加三元也行……)熬着收汁……

时间长短看自己的喜好。

话兜回来,用茶砖是不是更好?要说接近原始粗犷,那肯定的——但是,在正常市售牛奶,不要指望这个和过去草原红牛或者草原黄牛的奶一样,年产几千斤或者一千斤,和年产十万斤的黑白花奶牛那就不是一个品种……凑合喝吧……

这些年奇葩企业还是农夫山泉,出的东方树叶各类产品,如同白花蛇草水一样骂声一片,但是在北京,茉莉花茶卖得很好不是么……这玩意档次和味道就是比立顿好,照着当年中茶的出口品,名家名教授调出来的一泡色香味俱全,再泡就扔的茶差远了。

市场和市场接受度很怪异……普洱没炒之前,哭的心都有,现在思茅变普洱,上边说的崂山绿,青岛人毁誉参半,外地人觉得不错啊……信阳毛尖,曾经价格便宜量又足,现在价格飞涨,茉莉花香,现在重新涨价了不是……高沫,其实是啥不用说吧……现在竟然要排队才能买……用不了多久,怕是把茶叶砸碎还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吧。

茶叶里面的鞣酸很容易和水里的矿物质反应产生些影响口感的东西。所以矿物质含量越低越好,用纯净水或者蒸馏水就很好了。

有些人把茶当日常饮料喝,觉得饮料这种东西,不是适合自己口感的才是最好的吗?

如果一定要按他人心目中的标准,把自己的口感培养成那样,那到底是我在喝饮料还是别人在喝饮料?

我可以接受他人建议的某种饮品的口感,并把自己现有的口感逐渐调整成那样,但归根结底这是根据我自己的决定,而不是根据别人的眼光。

所以,喝自己的饮料,让别人说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