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宗道光帝(1821-1850)
道光皇帝最近在选谁当太子这个问题上很头疼。
原因不外乎一个,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间,他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把大清的未来交给谁。
从条件上来说,奕訢要比奕詝优秀的多。
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
论长相,奕訢高大威猛,仪表堂堂,而奕詝身子单薄,看上去像个病秧子。
论才华,奕訢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奕詝沉默寡言,是人尽皆知的“闷葫芦”。
论武技,奕訢骑射过人,颇有将帅风骨,而奕詝由于身子太弱,基本上不怎么习武。
如果说奕訢是男人中的战斗机,那么奕詝就是男人中的拖拉机。他们差的太远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奕詝不管怎么比,都不是奕訢的对手。
既然高下立判,那道光皇帝凭什么还要把样样不行的奕詝考虑到立储的范围内?
他还真得考虑进来。因为样样拔尖的奕訢是庶出,一无是处的奕詝是嫡子。
在道光皇帝眼里,废长立幼,自古就是取乱之道。而一个嫡长子的身份,足以把各项比拼都遥遥领先的奕訢拉回和奕詝同样的起跑线。
但在他们成为真正的帝王之前,他们还必须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围猎
一次诸皇子陪道光行猎,各位皇子都在道光面前大显身手,射熊射鹿射兔子,以展示自己的武艺出众。这帮皇子中,六皇子奕訢尤为突出,满载而归。
身体素质不行,骑射本领又差的奕詝自然不是这位弟弟的对手。
就在这时,道光皇帝颇有深意的问了奕訢和奕詝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是让哥俩各自谈一谈这趟打猎的感受。
英姿勃发的奕訢表达了自己想要像这场打猎一样,逐鹿天下,治理大清江山。
道光很开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英武、勇猛、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呢?
而两手空空的奕詝只说了这么一段话。
他说:‘现在正是春季,万物刚刚开始复苏繁衍,天地万物,自有灵性,我不愿意因为和诸位兄弟比较高低而伤害它们。”
这样一番真诚又善良的话深深打动了道光,但道光仍然没有下过最后的决定。
紫禁城
皇帝病危,召奕訢和奕詝进宫垂询。奕訢能说会道,大谈国政,小嘴一顿叭叭。他在皇帝面前极力的表现和证明自己,他想告诉道光,自己才是皇位最合适的人选。
而我们老实巴交的奕詝,只是惶恐的跪在地上,鼻涕一把泪一把,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目光中充满了对道光病体的担忧。
皇帝终于有了主意,不久之后,秘密的把奕詝立为太子。
再然后,道光皇帝去世,这个最不被大家看好的皇子即位九五,成为大清帝国的新一任统治者。
爱新觉罗·奕詝当上了皇帝,史称“咸丰帝”。
清文宗咸丰皇帝(1831—1861)
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啥也不是啥也不行的奕詝能当上皇帝呢?
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是他授意奕詝在他最为关键的两场考验中分别展示出了自己的仁慈和孝顺。而这两点,恰恰是道光皇帝最看重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讲,奕詝的成功上位,要得益于他的授业恩师。
没有能力,没有才干的他,仁慈和孝顺,又有几分是真的呢?
但奕詝赢了,从现在开始,他是至高无上的大清皇帝咸丰。
登基之后,咸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军机处。先帝留下的这帮军机大臣们他不是很想用,这位年轻的帝王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作班底。而且他也十分讨厌这个处处管制着自己的国家机构。
递上来的折子,凭什么他们先看?奏章我还没看完,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在上面涂涂改改?没过多久,咸丰就罢免了道光一朝的军机处重臣穆彰阿和耆英。
这是新帝登基后的常规手段,历代帝王都是这么干的,因为他们要巩固皇权,而要巩固皇权,那些权力过大且劣迹斑斑不得皇帝信任的人就要下岗。
军机处
大清朝堂似海浪,一浪一浪又一浪。
道光一朝的重臣被咸丰纷纷拍死在了沙滩上,然后他启用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肃顺。
肃顺是个狠人,升职做了军机大臣之后,手段强硬,雷厉风行,一上任就干了两件大事。
一品大员柏葰负责科举考试,贪污受贿导致考场舞弊风行,肃顺二话没说,直接把这位三朝重臣的脑袋给砍了。
所谓“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这件事发生之后,清朝官场上的风气有了很大改观。
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国家要打仗,打仗一拼军事,二拼经济。奈何国库空虚,户部大量印钱,没想到不仅没有缓和经济压力,反而导致通货膨胀,物价疯涨。肃顺还是二话没说,改任户部尚书,整顿经济,发展民生,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当时的经济状况。
一次中国历史上的“金融大危机”,就被肃顺这么勤勤恳恳的给解决了。
爱新觉罗·肃顺(1816—1861)
官场稳定了,经济发展了,但是太平天国的农民军起义运动愈演愈烈。起义军攻城略地,长驱直入不说,还拿下了南京,建立起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平天国在当时声势浩大,实力强劲,是完全有可能颠覆大清帝国的。
但这帮农民出身的起义军建立起政权之后,不想着如何一鼓作气,拿下清朝,反而搞起了窝里斗。
鸡贼的咸丰皇帝“趁火打劫”,集中火力,又联合外国势力,一举消灭了这股反抗势力。
在这篇文章中,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主角,它只是咸丰皇帝人生中的一个插曲,但同样值得一提。
太平天国起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一场农民起义,前后共14年。势力范围最大时,有17个省。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意义不仅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还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势力的入侵。
外国势力,指的就是英国、法国和美国。
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1840年一声炮响,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外国人来了,清政府慌了。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让这帮外国侵略者觉得泱泱华夏是块肥肉,有利可图。
英法美三国和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割地、赔款、租借等等应有尽有,但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丧权辱国。
到了咸丰当皇帝,这帮外国人胃口越来越大,频繁的向清政府提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鸦片走私合法化。什么叫鸦片走私合法化?说白了就是允许各国列强公开自由在中国贩毒。咸丰皇帝不干了,他大手一挥说了三个字:想的美。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鸦片战争
咸丰皇帝有抗击侵略者的决心,但是没有抗击侵略者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世界进程的宏观层面上,历史近代化已经不可避免的中国发生了 。
咸丰是皇帝,但他也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
这次战争依然以清政府被各国列强按在地上一顿拳打脚踢而结束。顺带一提,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把这座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圣殿燃烧殆尽。
我们不难想象,堂堂大清帝国,人口众多,面对几个远道而来的外国蛮夷居然毫无缚鸡之力。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相当于一个马保国打倒了九个跆拳道黑带。结果令人匪夷所思。
战争输了,英法联军一路小跑,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
曾经力主“扬我大清国威”的咸丰皇帝见势不妙,拖家带口的选择了逃跑。他跑到了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在避暑山庄里龟缩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咸丰,已经彻底在世界的快速变化中迷失了自己。但这不怪他。
康乾雍三朝的中国,是传统的,封建的中国,帝王所面临的,是自己家里的内忧外患。
而咸丰登基前后,历史已经将他推向了一个他从来不知道也没接触过的领域。
让一个本来就文功武治样样不行的帝王站在世界喷薄汹涌的风口浪尖上,咸丰没双手举白旗投降,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避暑山庄
此后的咸丰长期居住在热河的行宫,每天的日常安排就是吃喝玩乐造,以下是这位皇帝的行宫生活记录:
喜好美色——咸丰听说山西有位姓曹的寡妇,长的是溜光水滑,分外好看,于是召入行宫,夜夜承欢。
戏曲票友——咸丰皇帝喜欢唱戏、听戏。早晨起来听一段,午睡之前听一段,晚上兴致来了,整晚不睡,听到天亮。堪称“中国京剧骨灰级粉丝”。
一杯就倒——咸丰整日酗酒,喝多了就耍酒疯。普通人耍酒疯不过一哭二闹三上吊,咸丰皇帝耍起酒疯,身边宫女太监就遭了殃,常在他酒醉之时惨遭屠戮。导致宫里人心背德,人人自危。
吸食鸦片——大清皇帝祖训,不许吸食鸦片。或许咸丰皇帝忧心于国家千疮百孔,自己却无力回天,竟然染上烟瘾,一天抽的五迷三道,腾云驾雾。
这位曾经小有成就,短暂露出锋芒的皇帝可以说是彻底废了。
他再也没有胆量和兴致回到北京去,不久病逝在行宫之中。
当年强盛的大清帝国荣光不再
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清朝十二帝,咸丰其实可以排在中上等。面对国家内政问题,他能善用人才,解决贪污腐败,发展国家民生,如果把康熙乾隆的时代交给咸丰来治理,他未必会做的逊色于先辈。
所谓“三份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咸丰皇帝坏就坏在这三份天定上。
他的命不好。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他赶上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开始分崩离析,他赶上了。
中国开始和世界接轨,并且被列强欺辱,四下变化丛生的特殊时期,他赶上了。
我想,这位年轻的帝王一生勤恳,其实已经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把清朝这条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航行了二百年的巨轮摆正位置。但他不仅没能力挽狂澜,身死之后,还给大清王朝留下了一个大炸弹,那就是他的老婆,慈禧太后。
不过慈禧也好,后来的光绪、宣统也罢。甚至之后所有把持或者拥有过清朝权力的人。他们都无法改变清朝灭亡的命运。
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近代来了,现代也要来了,封建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他们如果足够聪明,不那么卑微,又励精图治,或许可以让中国在百年近代史中不受欺辱,却永远无法将大清王朝延续下去。
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无论这个人是谁,做过什么,怎么样。
最终也只能化为历史的泡影。
我是历史本来挺有趣,看完记得点点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