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遍交高手的人际关系,与豪门出身崔州平、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和剑侠徐庶(徐元直)皆友好,同侪互挺,散播好价值,彼此拉抬,互相推捧,屡屡有强国邀请他们为官。荆州名士圈形成急速爆红的旋风,渐渐取得了政治话语权。

当徐庶等好友开始被曹操、孙权软硬兼施或重金礼聘地请到强国去当官时,诸葛亮也怀疑起自己: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我该不该也玩命追?

三顾茅庐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1)

当诸葛亮娶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岳母与刘表的后妇蔡氏是同胞姊妹),怀才抱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并没有将就于刘表麾下。刘表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朋友圈对他评价不高,合作过的,苦不堪言、痛不欲生,最后大都挂冠求去。

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他当然不甘轻易把前途、命运、人生随便交付给不对盘的领导。只是,他也得尽快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曹操早已统一北方,实力最强,投奔曹操应该是首选。如果,想学进可攻退可守的老二哲学,孙权实力不容小觑,诸葛亮在那儿,应该有不错的发展空间。结果,就在他盘算未来的当下,他的职场人生竟闯进老三刘备这个选项。

三顾茅庐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2)

诸葛亮对选老板是有完美洁癖的三高者――领导人必须气度高、德行高、识见高,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人当当花瓶,当当壁贴,拜托真的不要找我。刘备阵营处于草创起飞期,规模虽是最小,拥有的资源也算是最少,眼前看来是最没有赢面和优势的,诸葛亮理应不该选他。

若以职场学来看,三家公司互相竞争,曹董个性财大气粗,个人英雄主义强,不容易沟通,加上重要职位都被智囊团卡死,自己想在曹营出头真的不容易;孙董企业那儿人才济济,又有老哥诸葛瑾占住重要的位置,避免兄弟阋墙,还是得把孙董大大留给哥哥去辅佐;至于实力最弱的刘董,以德待人,还把公司股利均分,身边有以一挡百的业务经理张飞,还有忠心耿耿、执行力强大的开发高手关羽,公司永续经营的愿景更让诸葛亮动心。

三顾茅庐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3)

诸葛亮知道: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失败,而是将就,他决意要认真试探,毕竟忠臣不事二君,进错公司,青春也就付之东流。

求用的诸葛亮给刘备吃了两次闭门羹,身段柔软的刘备冒着天气凛冽之苦,继续第三次的亲邀,诸葛亮在三顾草庐的情意感召下,第一次走出他的南阳诸葛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二○七),他和刘备联手开了记者会,刘备变成礼贤下士、个性谦卑的明主,他没被天寒地冻吓走,没被诸葛亮的怪招试探吓坏,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让他拥有实际决策权,诸葛亮华丽变身为刘备的公司执行长(CEO)。

记者会诸葛亮以〈草庐对〉(〈隆中对〉)向世人说明:蜀汉未来的走向是东连孙吴,北拒曹魏,刘备会是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一代英主。蜀汉像极持续看涨的绩优企业,有他的加入会如虎添翼,诸果亮针对治国的策略→人力组织的改造→计画的执行,为蜀汉打造即刻吸睛的强国解方和必胜方程式!

三顾茅庐的新闻当晚登时变成今日头条――卧龙先生走出自家门,小公司即将脱胎换骨变成跨国企业。

三顾茅庐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4)

不过,还是有人认为刘备和诸葛亮这是买空卖空的公司,复兴汉室简直是痴人说梦的诳语。一个有自信的人,仿若自身发光,诸葛亮的才华成为三国个体崛起的最佳示范。这次,刘备阵营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目标――建安十三年(二○八),诸葛亮成功说服东吴联合抗曹,协助刘备联合次要敌人孙权去打击首要敌人曹操,高举复兴汉室的招牌,在赤壁大败曹操。

这个让天下人都跌破眼镜的结果,证明了诸葛亮的身价,蜀汉也成功刷屏,成为当时最火红的企业招牌。

诸葛亮接着再助其取荆州,平成都,遂成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这次,诸葛亮不只要三分天下,原本,刘备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是那么有自信,诸葛亮每次的献计与沙盘推演,都让他有看到了高获利的惊喜,诸葛亮最后加码再许刘备一个天下一统的梦。

三顾茅庐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的(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5)

若说,三顾茅庐是最强的职场行销术,实不为过。诸葛亮把才华转换成自身的面包,展现个人价值。要老板尊重你是个人才,也要有胆识给出底线,做出底气,绝不能轻易傲娇,也不能委身屈就。诸葛亮标出自己的身价,给出咋舌的天价,却用实力告诉世人,我是玩真的,我值这个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