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勒芒出来,我们直接往西扎,就到了英吉利海峡边上。这里属于诺曼底地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法国天主教徒圣地,就是圣米歇尔山。圣米歇尔山当然是在圣米歇尔岛上,而且圣米歇尔山上当然有一座圣米歇尔修道院(Mont Saint Michel Abbey)。这个圣米歇尔岛在英吉利海峡的一片滩涂上,距离海岸一公里。它的北面是法国陆地伸向英吉利海峡最突出的地方叫科唐坦半岛,半岛另一边的海滩就是二战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在法国登陆的诺曼底(Normandie)海滩。再往北就是我们上次说的那个加莱(Calais)。加莱对面是英国的多佛尔,30公里海路就到。加莱的北郊就是二战英国皇家陆军丢盔卸甲逃回家的上船地点敦刻尔克(Dunkerque)。科唐坦半岛的端头有一个小城市叫瑟堡(Cherbourg)。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有一部歌舞片电影《瑟堡的雨伞》,里面的歌都很好听。讲的是一个卖雨伞的女孩和一个买雨伞的男孩相好,后来男孩当兵打仗去了,女孩和他失去联系,只好带着两人的孩子嫁给了别人。战后,他们偶然相遇,但是都各有长期饭票了,只能略叙冷暖后路分西东。电影很浪漫抒情,镜头也很漂亮,歌儿唱得也是婉转缠绵,六十年代的某一年得了戛纳金棕榈奖。好像是在1983年,反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法国电影周在北京放映过这部《瑟堡的雨伞》,现在偶尔还可以听见有人播放里面的一段二重唱,法式浪漫。说起法国歌曲,我手上有二张老唱片,一张是法国50年代歌星伊迪丝·琵雅芙 (Edith Piaf),法国的神话,相当于邓丽君。另一张是丹尼尔·吉沙德(Daniel Guichard),70年代明星,相当于童安格。刘欢是学法语的,参加过法国流行歌曲大赛,还得过奖,应该对丹尼尔比较熟悉。行车路上我听见后排有人在播放丹尼尔的歌《我的父亲(Mon vieux)》,现在听法国流行歌曲的人可是太少了。
圣米歇尔岛和加莱之间这一带的海水下还有一个好东西,那就是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通行英国多佛尔和法国加莱之间的是时速200公里/小时的法国TGV高速列车。你看看,法国的这一带很奇妙吧?
这个圣米歇尔岛过去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托贝岛(Mont Tombe)。涨潮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岛,退潮的时候才会和陆地相连,这种岛叫做潮汐岛。现在,当地旅游当局修了一座栈桥,把陆地和小岛连接起来了,以防涨潮的时候把游客困在岛上。
我曾经去过辽宁锦西的葫芦岛,那里也有在渤海湾里的一座潮汐岛,那座岛上也有一座庙,不过那是观音庙。圣米歇尔岛的历史纪录不是很清楚,只是说最早是一位爱尔兰隐修士带着一帮人在岛上的山洞里面壁。后来有高卢罗马人,再后来被法兰克占领,这就一下子到了公元八世纪。公元八世纪的时候,这个托贝岛的岸边叫做阿夫朗什(Avranches)。按照民间话本所说,这个阿夫朗什的大主教叫做奥博特(Aubert),这个奥博特三次夜里做梦有圣米歇尔指令他去托贝岛建一座修道院,还用手指头怼奥博特的脑门子,都怼出了一个坑。这位圣米歇尔(Saint Micheal)是谁呢?他应该是《圣经》里说的天使长,法力最大的天使。他引导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出埃及,战胜撒旦,事迹无数,法力无边,趋近于神,还大慈大悲。他对应伊斯兰教里的天使米卡尔(Michal)、埃及神话里的天狼星西留斯、希腊神话里的阿波罗,米歇尔的武器是一把十字形的宝剑。中文书里把他叫做米迦勒。这位奥博特大主教的遗骸在阿夫朗什大教堂,据说他的头骨上真的有一个深深的手指印。圣米歇尔指令奥博特建一座像意大利加加诺的圣米歇尔修道院那样的设施,那座修道院是公元五世纪的工程,奥博特因此就按照指令在托贝岛上建了这座圣米歇尔修道院,而小岛的名字也就被人称为圣米歇尔岛了。
奥博特在公元709年建的这座教堂就是一个小教堂,随着来拜圣米歇尔的人越来越多,那小教堂肯定就会装不下了。这个时期,整个欧洲西部盛行苦修,大批男女去往各处修道院去隐修。所以各地修建了很多这样的修道院,就是所谓的Abbey。伦敦的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也是这个时期修建的隐修院。这个圣米歇尔修道院在那个公元十世纪就成为信徒朝圣的去处,男男女女每天走在上岛的路上,指望天使长米迦勒审判他们灵魂的时候网开一面,来生得到幸福,他们管这条路叫“天堂之路(Path to the Paradise)”。耶稣进行最后审判的时候,天使长米迦勒站在他的身边协助审判,而且还可以提供意见,所以大家除了拜耶稣,还要使劲儿拜圣米歇尔,这就是为什么圣米歇尔山是世界第三大朝圣地的原因,另外二个是耶路撒冷和梵蒂冈。来的人一多,这个修道院的收入肯定就水涨船高,然后那些大和尚,嗯?应该是修道院长和副院长就逐渐腐败堕落了。到公元966年,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就要求整顿院风,他下了一道敕令:“解散现有修道院,引入本笃派修道院,现有的人要么加入本笃会;要么滚蛋”。结果最后就留下来一个常务副院长,其他的都游走四方做苦行僧去了。理查一世这就开始扩建,大概还批了点预算,结果就建起了早期罗曼风格的修道院大教堂。我们进去看看现在的修道院大教堂。
这座圣米歇尔修道院教堂是早期罗曼建筑的代表作,在这个风格之前是加洛林文艺复兴风格,已经基本没有实物了,只能看到草图。所以说,这座教堂就是我们此次法国行能看到的最古老的一座教堂了,在德国还有一座圣米歇尔教堂,但是比这座晚一百年。和这座修道院教堂对应年代的,在中国是我前一段时间看过的蓟州独乐寺,唐代宗初年,也就是公元763年。独乐寺虽然后面有整修,但是结构没变,里面的大佛像也还是唐代的。这座教堂虽然建于709年,可已经完全重建了,没有原来的模样了。
这个罗曼式正殿有五跨,正殿后面有一个半圆形后殿,它的平面还是一个长方形加一个半圆形。再看它的垂直方向,为了建造比巴西利卡高得多的正殿,首先要在正殿两边加上侧殿,从侧面支撑高处的建筑。
再从正殿往上看可以看到有一层盲楼,就是没有窗户的暗层,黑咕隆咚。有了侧殿和盲楼的支撑,我们可以看见正殿的侧墙就可以继续加高,然后在上面开窗采光。这就是罗曼式教堂的最高程度了:大拱孔、盲楼和高窗。可以看到上面的屋顶,带木梁的条形拱券摇篮顶,我们在阿维尼翁大宴会厅见到过这种屋顶,但是那座建筑是巴西利卡式。从这里可以看见拱形屋顶还是木头的,没过多少年就有了石头拱的安装技术了,后来的罗曼式教堂就都是石头拱顶了,就像我们在香波堡主楼十字大厅看见的拱顶。这座教堂就是所谓的诺曼底罗曼风格,采用木梁拱顶,建筑加高加大。
我们来的时候,看见大街上有这个广告。上面写着“来和修道院里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祈祷吧”,还有每一季祈祷的时间。
我们在教堂里果然看见有修道士修道女在办祈祷,还有麼麽在唱赞歌。
看见上面这个祭坛了吗?这个结构和正殿风格完全满拧!原来的罗曼式祭坛部分在十五世纪倒塌,这是重建的,枝肋尖拱和柳叶窗,法国哥特式!一座教堂里的建筑风格如此迥异,也是没谁了!
当然,正殿里的耳堂没重建,还是罗曼风格,可是这个能叫“耳堂”吗?
教堂的正立面是新古典风格的。十八世纪后期的一场大火把教堂西侧的三间柱殿给烧了,后来决定干脆把那三间柱殿拆掉,盖起了现在我们看见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正立面。
我站立的这个小广场就是拆除的三间柱殿所在。有人说这是新古典风格,虽然它修建的时候确实是法国建筑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但这个正立面我认为还应该是属于新古典之前的古典主义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意大利开始发展出来巴洛克,而在法国建筑却是发展到了和巴洛克不同的古典主义。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涡卷和反向涡卷,而且有很多曲线。古典主义却是采用了古典建筑元素,包括罗马柱和三角楣,直线居多。这些古典元素多用在外墙装饰上,就像这里这个正立面。古典主义是把古典的元素拿出来重新组合,也可能只是强调某一个元素,而忽视其它。这个正立面强调的是罗马柱,但它不是机械地照搬。下层主要的是正殿大门两侧的四根柱子,内侧二个爱奥尼克柱头,外侧二个科林斯柱头,不带凹槽的柱身,这里只是表现出这是罗马柱。上层就只是用多立克柱头,但是采用了罗马门结构:四个罗马柱顶着一个三角楣。这里所有的柱子都是用石块像砌墙一样砌出来的,而不是长石垒上去的,和墙面完全一样。所以,这个可以说是抽象的古典主义,只是把罗马门的元素抽象出来堆砌在墙上,而整个立面还是表现出一种古朴的风格。和谐的比例,对称的布局,在一个不是很大的平面上展示出古典主义倡导的对古典建筑的致敬,以及简洁。另外,这个建筑立面看上去还是属于早期古典主义,它仍然采用半壁柱。到新古典发展起来以后,这样的罗马门都是全立柱变成柱廊了。
再看后面那座钟楼。
每侧都是圆弧拱窗,上边墙沿上还有连续拱花边,这个叫做伦巴第边纹。再往上看那又细又长的尖儿,特征很明显了,这是“燃烧的哥特”呀!可是它建于1897年。考虑到原教堂前面还有三间柱殿,它们在1776年大火后被拆。有可能这座钟楼是十八世纪和教堂正立面一起建造的,1897年只是重修。可是十八世纪末也早都过了哥特风格时期了。这个塔尖很精致炫酷,和正立面的朴素形成巨大反差。塔尖顶上有一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天使长米迦勒腰里带着十字宝剑,还有天平。十字剑代表战胜撒旦,天平代表末日审判中对灵魂的裁判。
从正殿北面的侧门出去,有一个小花园,这在教堂里面是很少见的,但是在修道院里倒是常常会有。
周围是一圈典型的罗曼式柱廊,看看这个柱子,细细的、错开的双排铁柱子。
再看上面的尖拱和装饰。
修道院里的这种回廊是给修士们散步的,不过不叫散步廊,而是叫做冥思苦想廊。过节的时候,大家还要在这儿排队走,嘴里唱着赞歌。通常的修道院里应该是在中心有这么一圈回廊,然后周围是各种建筑,什么教堂啦、食堂啦、睡觉堂啦之类的,这座修道院因为是建在山顶上,这些建筑都只能是因势利导,所以这个冥思苦想廊就不能在中间了。冥思苦想到脑瓜仁儿疼了怎么办?可以到回廊朝西的门口,面向大海去看春暖花开。
看看这个大厅,这是修道士的食堂。和教堂正殿一样的罗曼式建筑,建于十三世纪初,典型的罗曼式长方形会堂。餐桌应该是后加的,仿真的。
同样建于十二世纪的修道士散步厅,诺曼底的罗曼风格,上面的交叉肋预示着哥特式即将到来。
骑士厅,已经是哥特式的了。墙上有一尊破损的圣母怜子雕塑。
小礼拜堂,巨大的石柱,哥特风格,建于十五世纪。
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这座修道院被当作监狱,叫做”海上的巴士底狱“。当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木制卷扬机,用来给囚犯运糊面包和馊牛奶,由囚犯们自己靠人力推动。
修道院的南边建筑。
那个阿夫朗什的大主教奥博特最早建的那座修道院已经在后来的扩建中被掩盖,就被人渐渐遗忘了,这一过就是好多个世纪。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座古老修道院的一部分又被重新发现。大家赶快在那片废墟上连刨带挖给清理出来点儿遗迹,然后好不容易在上面重修了一座小教堂,算是个纪念吧,也顺便展示一下早期罗曼建筑的模样。就是这个“地下的圣母(Notre-Dame Sous-Terre)教堂。
看看它的洛可可式祭坛,画上是《创世纪》中耶和华指示诺亚造方舟带妻儿躲避洪水的故事。
开始我们说奥博特建这座修道院是要拜圣米歇尔的,那圣米歇尔在哪儿呢?原来他们重建的时候,把拎着十字剑杀恶龙的圣米歇尔给画到彩色玻璃窗上了。
从这座圣母堂的小门往外看,周边还有很多民用建筑。
这是山坡上下的民居,有了修道院,有了朝圣的信徒,就需要一个市镇。
还要有客栈呀,客栈老板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着,可能是担心定了房的客人半路被别人截胡了。这个老几可能不是本地人,就是租这里房子办民宿的。圣米歇尔岛上的常住人口只有五、六十人,因为要控制人口,在这里上户口很难。
孤零零的一个小岛,还位于英法之间的必争之地,那一定要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本岛就没有被英军攻克过。因为这个小山包本来就易守难攻,再加上天一黑,一涨潮,英军的进攻就泡汤了。当地军民沿着岛的边沿修了一圈城墙,让我们临走前再看看城墙上的城门,城门上修道院的盾形徽章已然褪色。大门上方有一个带刺的铁箅子,肯定是扎人用的,不知道过来的那位拄着双拐的伤员是不是被那个铁箅子扎了脚。
法国现存最古老的修道院,诺曼底罗曼风格的建筑,做了旧的市井街道,阴沉沉的天,全都是年代的烙印。我们虽然走在朝圣者的天堂之路上,但永远也体会不到他们那种虔诚的心情。我们高高兴兴看完景色,上了车也不会沉思,只会沉睡过去,梦里出现迷茫的午餐。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