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国际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有人说上海是钢筋水泥堆起来的城市,他没有历史也没传承。这种说法其实是很片面的,也许上海开埠建设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拥有上海之根的松江,以及古代华亭一直延续至今的奉贤。无一不在述说着上海这块地区的悠久历史。而这次我们就来说说位于上海松江的古代遗迹,这就是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1)

松江位于上海西南面,被称为“上海之根”。而广富林则处松江区的西北角,现松江大学城旁,遗址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原名有皇甫林、广福 林,隶属于古代华亭的范畴,也是古代东吴文化经济中心。1958年时,当地村民在开河时发现了这个古代遗迹,于是考古学家便开启了抢救性发掘,前后共计4 次。该遗址是上海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据有巨大的考古价值。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2)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3)

(图源广富林文化遗址官网)

经专家考定后发现,此处发现的广富林广化为良渚文化的遗存,但又早于马桥遗址。可以说广富林的发现解决了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文化断层的 困惑,而且从广富林遗留下来的器具也有着鲜明的特征,完全不同于该地区的其他文化。同时也证明了,早在5000年前,松江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并且已经 开始种植水稻。广富林遗址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也填补了上海古文化里缺失的部分。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4)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5)

不过,在广富林主遗址发现之初,曾被认为只是良渚文化的一个分支,考古价值并不是很高,仅划定了200范围的保护区,发掘工作也一度停滞几 十年。但随着1999年起的进一步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广富林文化遗存,保护面积也扩大到了15万平方米。而在之后的保护性发掘中又发现,该文化遗址一直延 续到春秋战国乃至两汉以前,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珍贵的文物保留了下来,这对上海这样一个缺少历史根基的城市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6)

在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广富林遗址便开始建设公园。当初规划是修建一个仿古代传统的商业公园,主展馆为人工湖水下建筑。其名字也是几经调整,先是叫“广富林文化科技博览园”后来改成“广富林文化博览园”,最后定名为“广富林文化遗址”。整个文化遗址区内包括了:富林印记、广富林文化展示 馆、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骨针广场、古陶艺术馆、木艺展示馆、陈子龙纪念馆、知也禅寺、三元宫。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7)

先来说说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它是位于广富林湖中的大型建筑,整个展示空间均在水下,而水面上的则是大型屋顶。在踏入展馆后会给你一种回到远 古时期的感觉,通过远古时期的广富林、上海向陆地演变、县城的发展、上海崛起等场景来向大家展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间线。在其连接富林塔地宫的地下空间内还 有一个古陶艺术馆,里面展示了500多件精美的陶瓷器具。年代跨度从公元前3700年至907年,并且所有展品都得到了国家艺术中心专家及研究员的鉴定, 珍贵程度和欣赏价值都很高。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8)

再有就是知也禅寺了,相传唐代晚期有一位法师,他来到此处后被眼前的景色给吸引,于是便想在这里建寺庙弘扬佛法。后来他四处化缘筹集善款, 最终如愿在这里建造了寺庙,这就是知也禅寺的由来,而广富林也留存了各种寺庙的遗迹。而重修后的知也禅寺不仅增添了放有法师塑像的祖师殿,还供奉着上海寺 院唯一的“五方文殊”。而它那堵红墙也成了网上热门拍照地,让饱含历史底蕴的建筑拥有了潮流气息。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9)

如果你对上海的历史遗迹文化脉络感兴趣,可以花一天时间好好逛逛广富林。虽然它不像博物馆能给你呈现各种年代的古董器具,但是它却能让你清晰的了解上海这块土地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和城市变迁。对于一个住在上海想要深入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上海的文化古迹(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根)(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