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酸汤鱼

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 cu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偏西倒)”。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故外界统称为凯里酸汤鱼。其实,做酸汤火锅的酸汤,分苗族白酸汤和侗族红酸汤两类。现已发展成为酸汤系列饮食(如酸汤鸡、酸汤鸭、酸汤狗肉、酸汤羊肉、酸汤牛杂、酸汤大鱼头、酸汤猪脚、酸汤大肠、酸汤排骨、酸汤螺蛳等)。

黔东南正宗特色菜(黔东南美食扛把子)(1)

凯里酸汤鱼是以凯里市地域为名的一道美味佳肴,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起源于凯里苗族的一道火锅菜式,在贵阳和省外都很受欢迎。苗家酸汤为秘方特制,开胃又不挫牙。酸汤最佳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

黔东南正宗特色菜(黔东南美食扛把子)(2)

从江香猪

从江香猪是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成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猪种 。 据传说, 苗族 同胞刚迁徙到这个荒芜人烟的深山时, 没有粮食吃, 男人上山打猎, 捉得小野猪, 女人们看到这些小野猪既可怜, 又可爱, 舍不得宰食, 就摘野菜饲喂, 逐渐地把野猪驯化成家猪。 无论从江香猪的外貌特征, 还是生活习性均与野猪有相似之处。 壮族同胞称它为“ 姆汗”(竹鼠), 苗族同胞称它为“ 别玉” , 据《 黎平府志 》记载自清朝、民国时期, 从江香猪就以“ 孖城河香猪”(孖城河流经产区加鸠、宰便两乡镇后进入都柳江)远销两广及港澳等地, 扬名省内外。

黔东南正宗特色菜(黔东南美食扛把子)(3)

从江香猪全国有名的猪种,其肉质优良,口味鲜美。做法也多种多样,或爆炒,或烧烤,或蒸煮,或腌制,做香猪肉最简单的办法是把香猪去皮切成巴掌大小薄片,整齐码放在盘中,上面放几颗香菜,洒少许水,无需加入食盐等任何调味品,放入锅中蒸20分钟左右,开盖满屋飘香,即可享受这传说中的美味了。

黔东南正宗特色菜(黔东南美食扛把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