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大致是这样的 梁惠王说,我治国其实挺尽力的,救灾移民,赈济灾民我就没看到像我这么认真的国王,但为什么国力没有增长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生于安乐于忧患孟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生于安乐于忧患孟子(五十步笑百步读孟子)

生于安乐于忧患孟子

故事原文大致是这样的。

梁惠王说,我治国其实挺尽力的,救灾移民,赈济灾民。我就没看到像我这么认真的国王,但为什么国力没有增长呢?

孟子说,战场上,有人逃跑了五十步,有人逃了100步,逃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可以吗?

这就是这个成语故事的由来。

你以为的很努力,只是你以为的。你的民众不以为,你的大臣不以为,邻国的君王做得比你好,隔壁家房价比你便宜还全民免费医疗。

你跑了五十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都是逃跑,除了证明你跑得比较慢,还能证明啥?

现实中我们经常办这种事儿。比如,考60分的嘲笑考59分的。比如,某个邻居比我更倒霉。或者某个国家比我们更穷困潦倒等等。我们看到了,然后我们哈哈一笑,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孟子透彻观察了人性,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做好自己。

这个真的挺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在这点上一直没有改变。比如,我们拥有很多很傻的文章,总是在说,哇,美国人民好凄凉,印度人民倒霉大发了,日本的火箭又爆炸了......这种莫名其妙比较出来的优越感,总是让人觉得搞笑。

难道因为别人差,就能证明你的好么?有点像小学生说。

哈哈哈,你也没考一百分。

没错,我只考了99,你呢?

在个人身上,也是如此。通过比较获得优越感这件事儿,总有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说,你可以和乞丐比干净,可以和白痴比聪明,拳打幼儿园小朋友证明勇敢。在这个世界上,你要肯找,总能找到比你弱的。比如阿Q总说,有什么了不起?

即便我现在啥都不如你,至少我祖上是阔过的。

千万别养成这样的比较心理,否则你会永远地弱小下去。

孟子在几千年前就看到了这点,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依旧沉迷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较中。鲁迅先生甚至为这个比较起了个名字,叫做精神胜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