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的一天,在美国费城陪读的周而复儿媳、作家王周生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中纪委决定开除周而复的党籍。
她急忙打电话给周而复:“爸爸,有这事吗?”
电话那头,周而复的语气有些低沉:“没错,因为我去了靖国神社,我被开除党籍了,全国的报刊、电台都宣布了。”
周而复是谁?他为什么要去靖国神社?
对很多人来说,周而复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周而复,出生于1914年,江苏南京人,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茅盾、鲁迅是战友也是朋友,他曾经参加过鲁迅的葬礼。
周而复曾经是闻名遐迩的进步作家,在延安加入了中共。家喻户晓的白求恩的事迹,就是通过他的报道而广为人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而复出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后来,因为发表小说《上海的早晨》,周而复失去工作和自由,时间长达七年。然而他始终没有丧失信念,对党忠心耿耿。
毫不夸张地说,周而复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1983年3月,已经恢复工作的周而复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的身份,率中国政府或友好代表团,出国访问,足迹遍布五大洲,进行文化交流或友好工作,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样一个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老同志,怎么会去供奉着法西斯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周而复经历过抗日战争,对日本法西斯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记忆犹新。为了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想在有生之年写一些揭露全面描述抗战,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小说。他所构思的就是抗战系列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一共有六部。
为了获得创作素材,周而复利用自己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便利条件,前往全国各地的档案馆,查阅当年南京国民政府全民抗战的有关资料。他对军国主义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从骨子里是是深恶痛绝、切齿痛恨的。
但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为了写得更接近于真实,必须要深入了解,体验生活。
想要揭露日本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自己就必须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里面都摆放了谁的灵位,是如何摆放的,里面对这些战俘是如何介绍的。
还有,里面的布局如何,参观的流程如何,去参拜的人有没有发表过留言,留言的内容是什么?
只有得知了这些细节,自己在揭露的时候才更生动,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教育广大爱国青年。
可是在此之前,中日两国关系还没有正常化,想去日本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上周而复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身份,去日本就是要听组织安排,等待机会。
1984年10月,机会终于来了。
接到国务院和外交部通知,周而复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日本访问,主要是参加日本某文化中心举办的歌舞团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
儿媳王周生
1984年10月20至11月12日,周而复兴致勃勃地带着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他之所以非常兴奋,不光是能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而且还因为自己能实现夙愿,到靖国神社看看。
到达日本后,他当然要完成国务院和外交部交给的任务。他首先参加了日本外务省举办的中日政治家书法展,然后参见了日本方面安排的歌舞团35周年纪念活动。
11月8日,71岁高龄的周而复马不停蹄,在翻译张利利和干部团员李海卿的陪同下,前往泛亚细亚文化中心进行交流学习。
在日最后四天的行程中,日本外务省本来要安排周而复一行参观靖国神社,但是还要等我驻日使馆的回复。没想到在前一天,周而复碰到了日本朋友就要去靖国神社,周而复一想虽然日方有安排,但是使馆如果批不下来,可能就于靖国神社失之交臂了。
自己已经71岁,一旦错过这个机会,恐怕余生就不会再有,对自己写作来说也是个非常大的遗憾。
当时的周而复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没想到自己是中共党员,还头顶这么多官方头衔,政治敏感程度太低。
他觉得自己是一名作家,参观神社的初衷是为了体验生活,是为了反对日本法西斯,揭露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
就像一个作家为了描写罪犯,要去看守所、监狱采访体验生活一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这样想着,周而复就带着一行人从左侧的门进入从右侧门内走出。
在里面,周而复一没有留言,更没有鞠躬,只是随便看来看里面的布局,以及里面都供奉了哪些“鬼子”的牌位,以及他们的事迹介绍,大人物留言等。之后,周而复又让翻译顺便拍了几张照片,好回去之后作为写作时的参考材料。
满打满算,他们在里面呆了不过十几分钟。结果回到旅馆之后,周而复接到了中国驻日大使馆通知:日本外务省安排的去日本靖国神社参观一事拟定取消,希望你们不要到里面去,即使是以私人身份也不可以。”
接到通知,周而复心说不好,自己犯错误了,之前在国内自己从来没听说靖国神社我们不能去。
不过他又怀着侥幸心理,心说我们只是在那里转了一圈,应该没事吧。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回国之后不久,周而复就接到了上级通知,让他到中纪委去一趟,在那里,中纪委的一位副主任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周老啊,你这次犯了重大错误。”
周而复赶紧解释:“我之前真的不知道,只是到里面转了一下。”
副主任说:“事情不止那么简单,还有别的事情。”
“根据同志们反映,你此次访问除了未经驻日使馆允许去靖国神社参观的问题外,还有四个问题”。
一是在出席今年活动的时候,对日方态度傲慢,中途退席;二是在东京期间,利用公款游山玩水;三是购买低俗的情趣用品和保健药品;四,自己看低级趣味的录影带,还要求工作人员给自己翻译。
听到这些问题之后,周而复很是生气,除了参观靖国神社,他觉得其它的问题纯属子虚乌有。
本以为这些事已经过去了,可是到了1986年1月,中纪委七室的干部又来了。他郑重其事地对周而复说,这是政治问题,不处理不好交代,要给予他受纪律处分。
果然,在1月22日,中纪委便做出了《关于开除周而复党籍决定》的草案。周而复对此难以接受,他写一封申诉信,表示对《决定》“持保留意见”。
之后,他再次写信:希望中纪委核实后再给我应有的处分。
不过中央对周而复的处理还是人性化的,虽开除了他的党籍,但又做了“技术性处理”:周而复无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物质待遇不变,还跟他担任副部长时一样。
也就是说,仅仅是撤销了他对外友协副会长的职务,其他职务保留下来,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不仅如此,他还可以继续自己的创作,发表、出版作品等不受影响。
听到组织上的决定,周而复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免除职务没有什么,自己不是为了名利,只要能写作,发表作品就行,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被开除党籍的决定对外公布了。
3月4日,《关于开除周而复党籍》的决定,通过全国各报刊、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包括《人民日报海外部》向国内外进行了公布……
需要指出的是,周而复在1978年查出了膀胱癌,本身就一直遭受疾病折磨。现在又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还在报纸上刊登处理决定,“名扬天下”,家里人又因此不理解他。这段时间,周而复不得不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身心十分痛苦。
不过,周而复曾经经历过一次严重打击,停止工作时间长达十年,当时不但职务被开除,政治权利也被剥夺。因此,周而复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专心致志,投入了他痴迷一生的写作中去,夜以继日伏案写作,与死神赛跑,写他未完成的《长城万里图》。
然而到了1999年11月,发生了一件事,打破了他生活的平静。
当时已经84岁的周而复愤怒了,山西省一家报社主办的一种“青年”杂志,将他的名字和贪官刘青山、张子善等贪官放到了一起,说他和这些人“同流合污”是“梦幻组合”,是中国“最贪婪的人”。
还说要安排周而复和这些人在一起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让周而复担任“守门员”。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轰动,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
2000年3月6日,忍无可忍的周而复一纸诉状将山西这家报社告上法庭,认为对方损害了自己的名誉权,是捏造事实,颠倒黑白,是恶意诽谤。
在法庭上,周而复对“参观靖国神社问题”,做了如下澄清:
“我因为撰写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长城万里图》,希望更全面地了解日本军阀有关侵华的资料,就产生了参观靖国神社的念头。”
“参观前,我曾经将向我驻日大使馆递交了日程表,可是送出四日,没有接到大使和文化参赞等人劝阻勿去的通知”。
“因此,我把这错误理解为使馆同意我的日程安排。于是我便于11月10日由日方安排参观了靖国神社,并且向日本老人了解当时的情况。”
“可是直到参观后的当天晚上,文化参赞才通知我说,不能去靖国神社参观”。
“文化参赞说,既然你去过就算了,我们大使馆也有责任,通知你晚了,你不要和任何人提起此事就行”。
“然而,被告却说我‘不听同志的多次劝阻’是主观臆想,捏造事实”。“事实是没人通知,也没有人劝阻。另外,我拍照只是为了写作,绝对不是为了‘留念’。”
周而复在法庭上又解释道:“我驻日的各大新闻单位的记者,为了解谁参观了靖国神社,也会到那里去。”
至于“以傲慢的态度对待日本友好组织”,以及“买情趣用品”、“收看不雅录像并要女翻译陪同”等,周而复都一一作了澄清和反驳。
最后,周而复愤怒地说,被告说什么我被撤消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实际上是在“篡改中央决定”,我现在仍担任着中国书协副主席等多项职务,组织上给我的还是副部长级待遇。
最后,法院驳回了周而复的诉讼请求被驳回。但从此后,周而复开始了向中央高层申诉。
其实这16年来周而复一直没有放弃申诉机会,经常找上级部门沟通自己当年的处理决定,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他,你可以再写一份入党申请书,我们批准,这样你还是党员。
周而复这个倔强的老人说:“我是爱党爱国的,参观靖国神社没有请示组织,是有错,但也不能开除党籍,因此我要求的是恢复,不是重新申请。”
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周而复写道:“十六年来,一直申诉,迄未核实。特此报告,并请批示有关部门按党章规定核实、平反,恢复党籍”。
周而复多年申诉终于有了结果,2002年9月18日,中央宣布为他平反,将“开除党籍”,改为“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按照这个处分,1987年周而复就已经恢复了党籍。
得知组织决定,时已90岁高龄的周而复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周而复的党籍终获恢复,标志着时代在进步,也说明历史是公正的。我们对这种为了自己清白,绝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可以表示理解和钦佩。
不得不说,周而复的性格太过倔强,这也是他晚年先是因为写小说《上海的早晨》而失去七年自由,后来又背了十六年黑锅的原因所在。
2004年,这个饱经风霜和历经磨难的老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与世长辞,恢复了党籍的他,应该已经了无遗憾。
周而复参拜靖国神社之举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是政府官员,出国访问是有纪律要求的,必须按照外事部门安排,不能自作主张。尤其是到靖国神社这些敏感地方去,更不能任性。
但是当时周而复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参观的初衷是为了写作,因此“法无可恕,情有可原”,后来的平反应该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