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第二批重大项目(探索湘潭校地企合作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的)(1)

湘潭医卫职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在实训。(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旭东 摄)

企地与高校“牵手” 产业与科研“联姻”

——探索湘潭校地企合作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锴 实习生 周红漪 通讯员 贺敏

为深入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弘扬“三牛”精神,发扬“四干”作风,4月29日,湘潭市成立“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总指挥部,下设校地企合作、先进制造业等16个项目协调指挥部,推进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目前,在校地企合作项目协调指挥部推进下,湘潭医卫职院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湘潭市“551”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工程、湘潭市软件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创业中心、湘潭市V视频与网络直播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等11个校地企合作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连日来,我们走访市教育局、市工信局等多个部门,探索湘潭校地企合作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学生在“大熔炉”里淬炼成钢

高水平的实训条件成就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实训是职业院校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近年来,随着湘潭医卫职院的发展,专业多了、学生多了,加快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当务之急。

湘潭医卫职院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发挥品牌和技术人才优势,先后与湖南康泰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北辰时代口腔医疗门诊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一批装修精美,环境幽雅,集教学、实训和生产性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还有效地解决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分离的问题。其中,口腔医学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除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外,还专门为学生建设了标准化实训操作室、仿真头模标准化实训操作室等实训室。

此外,该校还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如口腔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一批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等组成的教学医疗专家团队20余人,他们被请进学校授课,讲授行业的最前沿知识、技术和经验,助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与省卫健委政校联动,深度合作,湘潭医卫职院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基地。以此为契机,该校以建设高品质的培训基地、培养优秀的基层卫生人才为目标,加大带教师资培训、学员管理、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医疗人才。截至目前,湘潭医卫职院已经连续4年承担了省卫健委组织的近4000人的助理全科医生结业考核工作。

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湘潭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实施“551”工程,采取建设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与在潭高校共建学习工作站、学习研究中心等方式全方位推进湘潭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如今,湘潭县第一中学、湘乡市第一中学、湘钢一中、湘乡东山学校、湘潭市第一中学、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被认定为湘潭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青少年物理创新人才学习工作站、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少年化学创新人才学习工作站、湖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青少年生物创新人才学习工作站被授予湘潭市“创新人才学习工作站”。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被授予湘潭市“创新人才学习研究中心”。其中,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创造性地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探索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设拓展探究课程,开展基于科技产业平台资源的课程化学习项目试点和应用推进工作,并为学生配备生涯规划导师和个性化课程导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提前选修课程,允许学生多次选择和跨班、跨年级、跨校选课等,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

各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与高校联手,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湘潭市第一中学与湖南科技大学等驻潭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创新人才培训学习基地,组织创新实验班学生到湖南科技大学开展职业潜能测评和沉浸式研学活动;湘乡东山学校与湖南工程学院对接,双方形成共识建立交流互动机制;湖南工程学院开放实验室开展科技产业平台课程学习,对东山学校开放前沿课程网络学习,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东山学校指导;湘潭大学自2023年起在数学学科实施“英才计划”,确定10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数学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经过实践摸索,湘潭市“551”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其中,湘潭市第一中学4名学生分别荣获WER湖南赛区公开赛冠军和一等奖;湘钢一中学生参加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的信息技术比赛,初赛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复赛获2个二等奖;湘潭县第一中学两名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获得省一等奖。

数字经济产业加“数”前行

湘潭市数字经济孵化基地位于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内,成立一年来,主推的校地企合作项目湘潭市软件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中心、湘潭市V视频与网络直播产教融合基地已吸引20余家企业(项目)入驻合作,孵化23个学生双创项目,预计今年产值超5000万元。

为将湘潭科教优势转化为数字产业发展优势,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与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签订了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引进非遗产品、地标产品、零食、服装、书法等各类别直播,包括云湖桥核雕直播、石鼓镇油纸伞直播、羽绒服直播、麻辣小食品直播、新华斋灯芯糕直播、书法研习直播等在各大平台上直播带货。同时探索“将基地建在校园、引企业办在基地、把课堂设在企业,帮人才就地安置、促成果就地转化”的数字经济孵化新模式。最近,孵化基地获批湖南省数字应用与创新省级科普基地、湖南智造强省产教融合专项奖励项目、湘潭市乡村振兴电商服务与培训基地。

“孵化基地实现了学生、高校、企业的多方共赢。”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负责人介绍,学生实现边“学习”边“实习”,高校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企业实现从“到处招人”转为“就地选人”,目前该校毕业生留潭率从不到10%提高至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