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有什么才艺(颜值是她不值得一提的优点)(1)

大业十二年(616 年),江都(今江苏扬州)。

这是隋炀帝继位以来,带领百官第三次来到这座运河重镇、江北陪都。歌舞升平的场景,当然令隋炀帝喜笑颜开,但多数人都清楚,此时的隋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在三征高句丽失败的灰霾气氛笼罩下,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大臣们开始离心离德,小宫女们也在盘算着饭碗和前途。对她们来说,皇上是主心骨,皇上是靠山。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皇上知道真相,请皇上带她们脱离险境。

小宫女们太天真了。隋炀帝的正妻萧皇后听到了一位宫女的禀报:”在外听说人人都想要造反。”她的反应,是让这位宫女直接跟隋炀帝汇报。可是,这位宫女有去无回,丢了性命。因为隋炀帝听罢大怒,冒出一句:“这不是你该说的话!”

或许, 跟隋炀帝过了三十多年日子,萧皇后早就洞悉夫君刚愎自用的性格。当有宫女禀报“宿卫们三三两两地商议谋反”,萧皇后的反应竟出奇的冷静:“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何必禀告呢,徒令陛下增添烦恼!”

两年后,将军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刺杀隋炀帝。萧皇后虽然没能保住夫君的性命,却用血和命的代价,保护了更多说真话的身边人。也正是因为她的智慧,使杀红眼的宇文化及对她放下了屠刀。于是,萧皇后带着皇室子孙,被乱军裹挟,去到了聊城。纵然颠沛流离,好歹保住了性命。

需要说明的是,萧皇后由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真名,我们姑且参照《隋唐演义》的说法,称其为“萧美娘”。

萧美娘确实是奇女子。她出身名门,来自政治世家兰陵萧氏。“两朝天子,九萧宰相”,这个家族在南朝时代达到了巅峰。只是梁武帝萧衍末期,南方发生了侯景之乱,南朝经此折腾,一蹶不振,北方宇文氏建立的西魏趁火打劫,占领江陵,扶持跟南朝梁分庭抗礼的西梁傀儡朝廷。萧美娘的父亲萧岿,就是西梁政权的皇帝。不过,萧美娘生于二月,在江南风俗里被视为不吉。于是,自私小气的父皇,就把萧美娘送给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

好景不长,寄人篱下还不到一年,萧岌夫妇双双患病去世。可是,父皇那儿再也回不去了。怎么办呢?还好,舅父张轲危难中伸手,把萧美娘接了下来,继续抚养。无奈,张轲家境平平,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贵族出身的萧美娘也得自己动手,操持起家务,丰衣足食。因而,跟一般的公主相比,萧美娘多了几分地气,少了几分脂粉气。

开皇二年(582 年),刚刚接管北周政权的隋文帝杨坚,给次子杨广物色媳妇。选妃的目标,就是西梁的贵族。谁让萧氏的公主出身高贵呢!可是,选来的西梁公主候选人,几经占卜,全是凶兆,唯有萧美娘是吉兆。杨广二话不说,就把萧美娘迎进了晋王府。

萧皇后有什么才艺(颜值是她不值得一提的优点)(2)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隋炀帝是好色之徒。其实,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晋王府里,杨广和萧美娘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杨广成婚才一年,据说隋文帝杨坚做梦,梦见有天神从天而降,说将会投胎于杨家。原以为只是个梦呓,没想到不久后就传来了萧美娘怀孕的消息。于是,萧美娘被接回首都大兴,妥为安置。

萧美娘在三年时间里,先后诞育两子一女,延续了杨家的香火。而对于杨广来说,她发挥的作用,还远不止传宗接代。

作为南征陈朝的全军统帅,杨广在拿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后,坐镇江南,拉拢当地世家大族和佛教高僧。萧美娘既是西梁皇室出身,又因当年南朝梁武帝萧衍而笃信佛教,这些背景都为杨广的攻心战略加分不少。杨广貌似朴实,实则对最高权力充满渴求。他想跟心腹郭衍商量争储大事, 却又怕被朝廷耳目捕捉到结党营私的蛛丝马迹。幸好萧美娘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懂得医术,才能以给郭衍之妻看病的借口,把郭衍夫妇堂而皇之地接到江都,跟杨广碰面。独孤皇后曾多次派宫女前来晋王府,名为慰问,实为打探虚实。萧美娘心知肚明,主动跟这些宫女同吃同住,借机美言,给独孤皇后留下好印象。

对于萧美娘的贤惠,大家有目共睹。隋文帝说她“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就在她病重期间,杨广专门请来僧侣大师,建斋七日,为她虔诚祈福。待其病愈,又大肆庆祝。可以说,萧美娘用她的实际行动,为夫君赢得了事业,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仁寿四年(604 年),杨广如愿以偿,登上皇位。萧美娘也成了六宫之主。这年,她三十八岁。

萧美娘比杨广大两岁,却显得更懂事些。杨广失德,且刚愎自用,萧美娘虽想劝诫,却不敢直言,只能拐弯抹角,婉言规劝。她期待夫君能够回心转意,少滥用民力,少征伐四方,少施行暴政,让天下夫妻不再天各一方,让所有家庭不再骨肉分离。可是,她的声音是那样无力,隋炀帝根本听不进去。

也许是意识到末日不远,隋炀帝曾有一次坐在镜子前,端详镜中的自己,良久不语,忽然对萧美娘慨叹道:“好头颈,谁当斫之?“意思是说,这么好的一颗脑袋,将来会被谁砍下?

也许,隋炀帝在夸赞自己魅力十足的大脑袋,也许,隋炀帝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

遗憾的是,无论自夸还是不安,都没有转化为改弦更张的动力。而萧美娘,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夫君走向灭亡。

隋炀帝死于政变,宇文化及将萧美娘等人挟持到聊城。没过多久,盘踞河北的起义军首领窦建德带兵攻城,宇文化及大败,丢下萧美娘,弃城而逃。于是,这位昔日皇后,又落入窦建德之手。

萧美娘很清楚,隋朝走到这步田地,跟窦建德等“反贼”不无关系。然而,寄人篱下之时,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除了保命,还能说什么?

没过多久,萧美娘竟然得到了一个爆炸性消息:窦建德决定释放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萧美娘可以随意选择去处。她将被送到一个新的地方:塞外。在那里,杨广的堂妹,也就是萧美娘的小姑子,正在等待她。没错,这位当年被派去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如今作为东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在塞外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因为这层关系,处罗可汗不仅派人恭迎萧美娘出塞,而且威逼窦建德放人。当时,任何一位割据中原的军阀, 都不得不对突厥敬让三分。窦建德只好“忍痛割爱”。

处罗可汗死后,颉利可汗上台,萧美娘继续留在东突厥。

身处乱世,萧美娘辗转于几大政治力量之间,竟安然无恙。难道她真的天生神力?非也。有三个因素格外重要:

一是隋炀帝皇后的身份, 使她具备迎立杨姓子弟为新帝的合法资格,谁控制了她,就相当于得到了继承隋王朝衣钵的正统性。这在当时各大军阀眼中,还是挺有分量的。

二是隋炀帝的传国玉玺。这枚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的缺角玉玺, 据说来自战国时代的和氏璧,是秦始皇以来证明王朝法统的信物。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指点江山的合法性。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颉利可汗,都对它觊觎已久。眼下,这枚宝贝在萧美娘手里。但她是皇后,没人敢明抢,只能连同皇后一起控制,养起来。

三是萧美娘的容貌。虽然时近暮年,菊老荷枯,但年轻时代的美艳依稀可见。所以,杨广死后,萧美娘委身于这些军阀,用美貌迷乱了他们,也留住了自己的性命。

对于萧美娘的传国玉玺,还有个人惦记良久,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只是由于唐朝初建,国力虚弱,打不过突厥,这才作罢。

贞观三年(629 年),北方草原遭遇暴风雪,恶劣天气带来的饥荒, 加上高层内部斗争带来的离心离德,使东突厥面临垮台的危险。唐太宗抓住时机,兵分多路,进攻塞外,将东突厥攻灭。偏居塞外的萧美娘也被请回长安。当回到这座隋朝故都之时,物仍是,人已非。尽管朝廷礼遇有加,但她早已不复当年的皇后风采。

贞观二十一年(647 年),年逾八旬的萧美娘在长安善终。唐太宗还算厚道,把她厚葬于扬州的隋炀帝陵。2013年,萧美娘的陵墓被发现,出土大量文物,令人们大开眼界,也让与她有关的那段风云际会的故事重见天日。

在隋唐时代的后妃中,她的足迹最远,经历最复杂,既有位极皇后的无上荣光,也有寄人篱下的悲切黯淡。可是,她始终宠辱不惊,在乱世中坚毅地活着,并且用小女子的一己之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施加着对朝代更迭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

萧皇后有什么才艺(颜值是她不值得一提的优点)(3)

萧皇后有什么才艺(颜值是她不值得一提的优点)(4)

萧皇后有什么才艺(颜值是她不值得一提的优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