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三国演义”书的朋友估计都能理解,所谓的演义都是什么意思,其实演义就是带有戏剧的色彩,戏说故事的意思,其实就是历史小说,如果一本小说,没有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淋漓尽致的剧情,怎么能吸引读者去阅读,所以小说,特别是带有历史剧情的小说,都是基于历史的故事改编而来,添油加醋,使小说有看点,有看头,如果平铺直叙,淡淡无奇,又怎么能吊起大家的胃口,那么还有谁有兴趣去翻这本书。一般情况下,戏说的东西,虽然带有历史的味道,但是没有历史书,叙述的真实。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事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魏武帝曹操和三国志中曹操)(1)

如果是史书就不一样了,因为历史记录都是真实的东西,要尊重历史,要传于后世,要接受后人评价的,要接受历史考验的,不能掺假的,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怀有个人的偏见,不能胡说八道,要持客观公正中立和中肯的态度编纂历史,作者不仅仅要有价值观,人生观 ,更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要秉承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情怀,而不是妄言乱纂。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事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魏武帝曹操和三国志中曹操)(2)

关于曹操的评论不胜枚举,关于的历史和传闻更是不一而足 ,后人不管如何评论曹操这个人,都不能否定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作为曹魏时代的奠基者,这些耀眼光环谁都不能阻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事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魏武帝曹操和三国志中曹操)(3)

作为历史上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对于曹操的功绩是非功过,大部分人对曹操评价极高,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正面评价很多,负面评价也不少,总体来说,曹操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曹操建立建安文学,军事上唯才是用,别具一格,曹魏国的奠基者开拓者,创立屯田制,在文学上创新。负面评价是曹操性格多变,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事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魏武帝曹操和三国志中曹操)(4)

那么在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又是如何评价曹操的了,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其父曹嵩,本姓夏侯,因常侍曹腾之子,改写曹,还有一乳名“阿满”,幼时好猎,喜歌欢舞,善谋多变。说曹操叔父,见曹操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就告诉其父曹嵩,父亲怒骂。曹操被骂心里不高兴,生上一计,见他叔来,作中风倒地,叔叔见状告诉其父,曹嵩急忙来看,曹操没有什么,曹嵩就说:你爷说你身体不好,今天好点没有,曹操对父亲说,儿子向来没有病,叔叔胡说八道,自此以后,其叔不管在曹嵩面前说曹操什么,曹嵩在也不信了,可以看出小时曹操就多计善谋。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事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魏武帝曹操和三国志中曹操)(5)

这就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的片段。那么三国志又是如何记录和评价曹操的呢!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寿的历史名著,那么他在三国志,第一段是这样描述曹,魏武帝记,太祖武皇帝,沛国樵人,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桓帝时,被封亭候,太祖少机警,善权术,少不务正,后官拜骑都尉,就是当一个小官,就表现不同寻常领导和施政能力。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事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魏武帝曹操和三国志中曹操)(6)

三国演义是戏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消遣谈资,三国志是正史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是长篇大论 ,曲折离奇,而正史就不能背离原始故事,这就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