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镖局接受客户的委托,将人或者是宝物兵器运送到客户手中,路上会遭遇反派、山贼、绿林好汉的拦截,“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这几乎成了山贼们的行业标语了。不过这句话说完,基本都会遭到运送货物的镖师们的反抗了。那实际历史上的镖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镖局起源
清代褚人获在他的笔记集《坚瓠集》中提到:在明朝正德年间,民间出现一种名为“打行”的组织,到了万历年间,逐渐盛行于各大城市。“打行”纠结武夫,专为行旅客商,富商。权贵提供保镖服务,与后世的镖局非常相似。[1]
但是第一家被政府认可的镖局却是诞生于清朝。“兴隆镖局”就是乾隆皇帝认可的第一家镖局。
明末之前,民间不允许走商,卖也只能卖些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影视剧中说唐朝宋朝镖局之类的,纯属是编撰。明朝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各地的经济交流增强,商人之间的生意越来越多,交易数额越来越大,于是镖局运势而生,通过镖局,让他们进行银货运输。
组织结构一个镖局通常包括老板、总镖头、镖头、镖师、掌柜、趟子手和杂役。不过很多时候,老板和总镖头是一个人。有点像现代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兼任。总镖头通常是名震一方的大佬,不仅武功好,人脉也广。镖局也是吃四方饭的,行走江湖,总不能是见人就打,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早晚得栽。
业务范围镖局的业务范围比现代快递的业务范围广泛,基本的就是运送货物钱财,也会接受看家护院、保护商号、票号,家宅、人身安全等工作。
信镖:互送内含重要内容的书信。保护政府官员、名望、富商之间重要的书信往来。
票镖:银票是古代钱庄兑换银两的依据,作用是相当于现代的银行卡。缺点是严密性差,钱庄兑换银票一般是看票不看人,即便是来路不正的银票,也可以兑换银两。所以钱庄和商人在运输银票时,便会雇佣镖局押运。
银镖:押运银两。
粮镖:护送粮食。
物镖:护送珍贵物品
人身镖:保护雇主在一段旅程内的人身安全。
《龙门镖局》
开设镖局的条件1、官场、白道上有实力雄厚的靠山。
2、江湖名望高、认识的人多、门路多、三教九流都有朋友、面子大。
3、功夫硬,拳脚好,公关能力强。
镖局的组成形式1、自由组合(有功夫的)
社会上有功夫的武林人士,经过号召集结和相互介绍逐渐走到一起,然后组成镖局走镖。
2、武林世家
世世代代都是功夫世家,代代习武,有功夫世家一说,在当地也比较有名望。
3、退伍老兵
上过战场的老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会功夫的,而一起当过兵也是公认的最好的关系之一,这种关系形成的镖局比较讲义气、团结,官家也有一些关系。
镖局的行业规
镖局运送货物有走水路、陆路之分
水路三规:
- 昼寝夜醒:白天基本不会发生拦河抢劫的事情,一般都是晚上借助夜色,贼人才会偷袭,或偷或抢。
- 人不离船:水路大多沿运河,运河沿段都是人口稠密。经济富饶的地区,人多热闹;镖师决不能离船观看游玩。即使是追击贼人。
- 避讳妇人:船家以船为家,妻女同舟,镖师登船以后不入后舱。有的镖局直接规定镖师在运镖途中不得进女色。
陆路三规:
- 不住新店:镖师一般有固定的线路,沿路的客店老板都很熟悉,都有固定的落脚之地。新开设的店,底细不明,怕遇黑店,人才两失。
- 不住易主之店:店铺突然易主,镖师在没有弄清原因之前,镖师一般是敬而远之。
- 不住娼店:娼店的正经人少,不怀好意的人居多。
进店三要:
- 店内巡视:看有没有可疑的人
- 店外巡视:看有没有可疑的迹象
- 厨房巡视:看有没有在食品中做手脚
睡觉三不离:
- 武器不离身:遭遇抢劫偷袭等突发情况,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 身不离衣:和衣而卧,晚上一有动静,翻身下床就可
- 车马不离院:镖师进店以后,有值班镖师看护马车货物。院外不管什么动静,镖师均不管不问,避免中“调虎离车”之计
三会一不:
- 会搭炉灶: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镖师在外行走,风来雨往,走南闯北,上山过河,能够因天因地的搭起炉灶做饭,填饱肚子是基本保障
- 会修鞋:出远门的人都会备有新鞋,但路途遥远,路况多变,鞋子总会坏,一双好鞋,可以保证自己的脚不受委屈
- 会理发:长路漫漫,头发胡子乱成一团,沿路进程过镇,总要拜访地方势力,邋里邋遢,总会被人看不起,另外也是为了镖局形象。
- 不洗脸:镖师在外长途行走,气候多变,洗脸后,皮肤反而更容易受伤,久而久之,不洗脸也就成了行业规矩,也只有到家才会洗脸。后来,镖师将洗脸等同于回家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行各业遵守着彼此的行业规矩。镖局的规格不是人定的,而是在多年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在自然和人文当中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并贯彻执行下去,且一代代的传承,同时又得到的完善,逐渐规范化、制作化。这些行业规矩,也是该行业赖以生存的条件。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镖局的存在不过短短三百年左右。讲信誉,守规矩的镖局行当已然不复存在。镖局的出现发展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新兴行业的兴起逼迫旧行业的灭亡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清代褚人获笔记集《坚瓠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