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俗语是民间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大多都是通俗易懂的,但偏偏有些俗语,让很多人不理解。比如这句“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让很多人不理解,这里的娼是什么意思?以及俗语到底要表达什么?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古代有哪些女人不裹脚的(古人云笑贫不笑娼)(1)

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笑贫不笑娼”,很多人会将这里理解为,宁愿嘲笑的贫穷不思上进的人,也不愿嘲笑那些出卖身体的娼妓。或者,也有人会将这里的“娼”,理解为那些躲在阴暗处,通过一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人。其实这第二种解释,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娼”表达的意思真的是第二种,那俗语应该这些写“笑娼不笑贫”。难道古人会支持人们去做这样的事吗?由此可见,很多人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错了。那么这句“笑贫不笑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有哪些女人不裹脚的(古人云笑贫不笑娼)(2)

首先,我们确定了俗语中说的“贫”,指的就是那些本就贫穷,却毫无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所以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去确定,“娼”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娼”字,确实有“娼妓”的意思,但是把娼妓这个词放在俗语中,俗语也就乱了,那么“娼”字,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释?

在《说文解字》中,关于娼的解释有这么一句话:

“故書倡爲昌。鄭司農(nóng)云。樂師、主倡也。昌當爲倡。”

逍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笑贫不笑娼的“娼”,在古代等同单人旁的“倡”,而单人旁的“倡”在古代等同于唱歌的“唱”。并没有说是妓女的意思。再结合“樂師、主倡也”。可以得出,倡指的是乐师。而根据《周礼》中说法:

“春官所属有乐师”。而“春官”是古官名。

古代有哪些女人不裹脚的(古人云笑贫不笑娼)(3)

同时在我国古代,军队胜利归来以后,都会让乐官奏庆功之乐。而古代掌管音乐的官吏称之为“乐官”。也就是说,乐官等同于乐师,而作为官,在古代的地位怎么也不可能低。

后来没有了“乐官”这个职位,再加上,受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影响。乐师这等职业的人,也就慢慢变成了,人们说的唱戏的人,社会地位也越来越低,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戏子”。并且和古代妓女一样,都属于下九流。而代表妓女的娼,和戏子的唱类似,所以逐渐就被人们认为是同一类人。而“戏子”一词,本就是对这一类人的一种藐视,更别说“娼妓”这个词了。

所以,俗语“笑贫不笑娼”的“娼”,本意指的是古代唱戏的人,并不是“娼妓”。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旧社会的一段时间里,唱戏的人地位却是很低。其实古代的乐师以及其他从事表演的职业,和现在的演艺圈类似。但是现在演艺圈的明星,无论是出场费、广告费、还是片酬都是天价,谁还有资格说“戏子”这两个字!

古代有哪些女人不裹脚的(古人云笑贫不笑娼)(4)

最后,结合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笑贫不笑娼”这句俗语,放在现代,确实不合适。如果指的是“娼妓”,那俗语本身就是个错误。如果是指“从事表演行业的人”那么谁也没资格去笑。所以,俗语只是出现在有“戏子”这种说法的年代,而不是现代。当然俗语的后面一句“借急不借穷”还是很有道理的。

以上只是逍遥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大家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认为逍遥说得有一点点道理,不妨点点关注,谢谢各位,我们下期见,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