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虚实篇(孙子兵法中的求全)(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孙子·谋攻》,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句格言,随后被兵家奉为经典,流传两千五百多年。而《孙子兵法》的作者,也是中国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哲学家,孙武。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在中外军事史上都享有极高荣誉。孙子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不但由于他辅佐吴王阖闾经国治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立下赫赫战功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孙子写了传世名篇《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和朴素的辩证思维,可以概括为在理想层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层面的“取偏”。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孙子兵法中的求全)(2)

“求全”可以理解为,追求万全,争取圆满。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民众的心态意愿。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提到“全”的地方多达十余处,如“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兵不顿而利可全”,“自保而全胜”,等等。可见“全”是孙子兵学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地位相当于孔子儒家中说的“仁”;老子道家说的“道”;墨子墨家中说的“兼爱”一样,是孙子思想中的核心。

在孙子看来,“全胜”战略是一切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是势之必然,是最佳的选择,最合算的博弈。“全胜”对乙方来说,代价最小;对彼方来说反抗最小;对普通民众来说,灾难最微;对天下来说,获益最大。因此孙子主张用兵的最上乘境界:“上兵谋伐”“不战而屈人之兵”“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在理论层次上,孙子已经是个无可匹及的战略理论家,但不代表他只停留在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定位上,在他的心目中,“求全”只能是一种理想,战争本身则是个残酷与铁血的过程,如果拘泥于全胜,而忘记战争斯杀这个事实,则不免是自欺欺人了。从“理想”回归“实际”,孙子清醒地认识到很难有真正的万全,所以他更加认为,先做好万全的准备,然后再等有意外发生了之后想其他的办法。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孙子兵法中的求全)(3)

正因为孙子早已清楚认识这层关系,所以他才一面推举“全胜”的思想理念,不断追求万全之策的同时,又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不断实践“战胜”这一观念,注重“取偏”的实效,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寻找突破口,逐一击破,并不断扩大战果,克敌制胜。强调不能抓大放小,不分主次先后,“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由此可见,在孙子眼中,理想上求“全”与操作上重“偏”是高度统一的。孙子的“求全”与“取偏”正表达了哲学思想中,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哲学原理。

而通过对“全”与“偏”的分析,孙子真正明白了有舍才有得,得与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而强调五“不”:“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战争发生的时候,有些路不一定要走,有些地方不一定非争不可,有些军队不一定非要正面攻击,有些不合时宜的君命不一定非要听从,不一味地追求“全”,也绝不为“全胜”而放弃“战胜”,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应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看问题,抓住关键,“以正合,以奇胜”。

显然,孙子有关“求全”与“取偏”的辩证思维,也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规律。做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分清缓急,甄别主次,开拓重点,把握关键,集中兵力,各个突破,以求获得最后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