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改编自老巴2017年出版的《不可不知的亚洲史》)

第四章(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第1节(总第18节)

前面几讲我们介绍了中国的西周到春秋,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亚洲各地。接下来的几讲,我们将和大家聊聊从战国到西汉初年的亚洲。

老规矩,先说从战国到西汉初年的中国。对于咱们中华民族,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

东周的前半截春秋,天下诸侯国并立,晋国和楚国长期争夺霸权。等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北方霸主晋国分裂成为韩国、赵国、魏国三个国家。再加上南方霸主楚国,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还有东北角的燕国,一共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并列,称为“战国七雄”。

这时候,江湖就更险恶了。春秋时期,大家打仗主要争输赢,很少占地盘,杀人也不多。而到了战国,各国攻城略地,大鱼吃小鱼,相互吞并,形成了七个大国。大家打仗很厉害,动不动出动十几万、几十万军队,一仗下来砍掉的脑袋都是五位数、六位数,真是血流成河。

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1)

春秋时候大家还尊重周天子,可是现在,周天子剩余那点力量在战国七雄面前连塞牙缝的资格都没有。七雄力量大了,干脆都自称为“王”,这就把周天子的专利也给剥夺了。

不过,列国并起的时代,有才能的人频繁跳槽,思想容易繁荣。战国时期也成为中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个流派的思想家都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想用自己的办法来拯救天下苍生。这里面最著名的有四大派。

一是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扬光大的儒家,主张所有的人安守本分,用道德和礼仪来恢复天下的秩序。

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2)

二是老子创立,庄子、列子等发扬光大的道家,主张不要过度干涉,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平息天下的混乱。

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3)

三是墨子创立的墨家,这是平民色彩很浓的一派,主张生活节俭,人人相互爱护,抛弃繁琐的礼法,停止不义的战争,还主张人民团结起来,武力来反抗暴政,刺杀暴君。

最后是法家,主张用严厉的法律来管理国家,剥夺贵族的特权,加强君主和国家的权力,使得国家力量更强大。

显然,在战国时代,法家思想对各国君主是最实用的。因此,各国都先后开展了变法,任用法家的人物,改革制度,提升国力。

最早变法是中原的魏国。公元前445年,魏文侯成为魏国君主,任用李悝变法,魏国国力日益提升,联合韩国、赵国,三晋合力,多次击败齐国、秦国、楚国这些大国。但是魏文侯前387年去世后,魏国遭到齐、秦、楚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围攻,逐渐衰落,沦为二流国家。

接下来称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楚悼王从公元前387年任用吴起变法。楚国本来就是七雄中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加上吴起变法,国力飞速提高。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楚宣王、楚威王时代,楚国先后打败魏国、齐国,还灭掉了东南的越国,成为新的霸主。

这时,西边的秦国也开始变法。秦孝公从公元前359年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最彻底的一次变法。秦国老百姓在法律的威逼利诱下,平时玩命地耕地,上战场不要命地杀人。再加上原本彪悍的民风,秦国成为一台可怕的战争机器。

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4)

同时,秦国的君主和大臣都是诡计多端,充分使用外交手段分化、打击、收买对手。公元前4世纪末期,秦国大臣张仪欺骗楚怀王,使楚国遭到诸侯围攻,丢失大片领地,楚怀王也客死他乡。公元前284年,秦国又煽动天下诸侯联合围攻齐国,杀死齐闵王,打断了齐国的脊梁骨。随着齐楚两大强国都遭到重创,秦国开始一家独大。

战国时代剩下的几十年,秦国不断进攻,吞并他国领土。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占洛阳,俘虏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持续八百余年的周朝就此灭亡。公元前230年到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赵、魏、燕、楚、齐国,统一了天下,自称始皇帝。从此以后,中国有了皇帝这个称呼。

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5)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废除原本的贵族分封制度,而把天下分为几十个郡,每个郡又分为若干个县,郡和县的长官都由朝廷任命,这样保证全天下都在朝廷掌握之中,防止割据分裂。秦始皇还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和道路标准,又统一了度量衡。这些举措,真正为中国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可惜的是,秦国原本的法家制度过于强硬,而秦始皇统一之后,横征暴敛,用酷刑压迫人民,得不到关东六国人民的认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继位,更是昏庸残暴。很快,不堪压迫的民众与六国贵族残余势力,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的楚军攻占咸阳,秦朝灭亡。此时,距离秦始皇统一仅仅十多年。

秦朝灭亡之后,反秦的六国贵族恢复了分封制,把中国又分成十几个国家。楚国的王室子弟熊心被尊为 “义帝”,但只是个傀儡偶像。实际掌握大权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而项羽真正能管到的也只是西楚国自己的一块地盘,其他十多个诸侯国都是各行其是。天下很快又爆发了大混战。经过数年激战,汉王刘邦击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登基称皇帝,建立了汉王朝。

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亚洲简史18战国纷争到秦汉一统)(6)

刘邦这个人,出身于楚国、齐国和魏国的交界处,又担任过秦朝的低级公务员,深知民间疾苦。他虽然是个流氓,贪杯好色,为人脸厚心黑,但却知道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汉朝建国之后,刘邦采用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减少税收,减轻刑法,让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刘邦后的几代君主,皇室内部的争斗此起彼伏,但在治理国家方面,都沿用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使得数百年战乱中受尽折磨的天下民众,得以恢复元气。这样,汉朝逐渐成为一个既强大有力,又得到民众真心拥戴的帝国,前后延续四百年。“汉人”也被作为了华夏文明主体民族的称谓。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从硬件上统一了中国,但秦单纯是法家制度,文化过于刚猛,手段过于残暴,虽能扫荡江山,却不能收天下民心,终遭民情反噬。而刘邦则用更宽厚、更包容、更能顺应民意的手段,在秦始皇的基础上,以楚国的儒道文化,调剂秦国的法家文化,最终铸就了后世华夏大一统之魂。

秦始皇、汉高祖,前后相继,在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决定性的一笔。

从战国到汉初的二百余年,我们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时候,在亚洲西部,也发生了一次震撼世界的远征,建立了一个堪与秦汉相媲美的大帝国。

下一讲,我们为大家介绍:亚历山大东征与波斯帝国的灭亡。咱们下次再见。

亚洲简史(17)朝鲜半岛文明的诞生

亚洲简史(15)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亚洲简史(14)欧亚大碰撞——希腊波斯战争

亚洲简史(13)居鲁士大帝和波斯第一帝国

音频亚洲简史(12)亚述和新巴比伦的更替

亚洲简史(16)释迦牟尼与佛教的诞生

音频亚洲简史(11)儒家和道家的诞生

音频亚洲简史(10)西周与春秋的华夏文明

音频亚洲简史(9)夏商时期的南亚、日朝韩和东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