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3日,位于天津的佛教居士林内,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军阀孙传芳,如今却如最虔诚的佛教信徒一样,端正的坐在佛堂内诵经念佛。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1)

图|施剑翘

正在这时,坐在孙传芳身后的一位女子突然站了起来,并从怀中掏出了一把勃朗宁手枪,随后这位女子直接将枪口对准了孙传芳的后脑,连开三枪结束了这位大军阀的一生。

这位三枪打死孙传芳的女子名叫施剑翘,10年前还是一位颇有才名的柔弱女子,但自父亲被孙传芳杀害后,施剑翘就毅然放弃了从小喜爱的文学,开始想尽办法为父亲报仇。

在这10年里,施剑翘为了给父亲报仇,求了无数人、受了无数的苦,很多人都曾劝她放弃复仇,但施剑翘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她一定要手刃孙传芳,以宽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如今,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施剑翘望着倒在血泊中的孙传芳,口中喃喃道:“父亲,我终于为你报仇了!”

那施剑翘为父寻仇的路上都经历了什么?孙传芳又为何要杀死施剑翘的父亲呢?大家好,我是西凉烟雨,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民国奇女子施剑翘为父寻仇的故事: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于1905年出生在安徽桐城,她的生父名叫施从云,曾是清朝北洋军中的军官,后来在参加辛亥革命时,不幸被清军俘虏,最终英勇就义。

施从云去世后,施谷兰被施从云的大哥施从滨收养,虽然不是亲生女儿,但施从滨对施谷兰非常疼爱,不仅亲自教导施谷兰骑马打枪,还专门请了私塾老师教授施谷兰学问。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2)

图|施从滨

对于幼年丧父的施谷兰来说,施从滨的疼爱和照顾,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不断照耀抚慰着她的内心,让她重新感受到了父爱。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施谷兰渐渐将施从滨当成了亲生父亲,并格外珍惜这段失而复得的父爱,可惜有时候越重视的东西,往往越容易失去。

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时任奉系第二军军长的施从滨奉张宗昌的命令,前往安徽固镇附近截击直系军阀孙传芳的部队。

孙传芳得知消息后,立马给施从滨连续发了三封电报,企图将施从滨拉入自己的阵营,但施从滨作为奉系军阀的老人,根本不可能叛变。

于是,招揽不成的孙传芳直接恼羞成怒,他在打败并俘虏了施从滨后,直接命人将施从滨处死,并将他的头颅割下来挂在蚌埠车站示众。

施从滨兵败身死时,施谷兰正在天津师范学校读书,当她得知消息后,顿时悲恸欲绝,而在悲痛过后,施谷兰心中又燃起了熊熊怒火。

要知道,当时的军阀们虽然打生打死,但大部分军阀都遵守着一条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不杀俘虏,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能不杀就不杀。

而孙传芳在俘虏施从滨后,不仅将其残忍杀害,还将施从滨的头颅割下来示众,面对孙传芳如此丧尽天良的举动,施谷兰又怎能不怒?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3)

图|民国时期的蚌埠火车站

于是,施谷兰暗自立志,一定要杀死孙传芳为父亲报仇,可在当时那个年代,她一个弱女子想在社会上立足都难,想要为父报仇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施谷兰经过仔细思索后,决定寻求堂兄施中诚的帮助,施中诚与施谷兰一样,也是自幼丧父,并由施从滨抚养长大,在为施从滨报仇这件事上,施中诚可以说是施谷兰的天然盟友。

不过,当时的施中诚刚刚从军校毕业,只是一名普通军官,而孙传芳可是担任五省联帅的大军阀,像施中诚这种低级军官,可能连接近孙传芳的机会都没有,就更别谈刺杀了。

因此,想要施中诚更容易接近孙传芳,就必须先给施中诚提升官衔,于是施谷兰立刻找到了施从滨的老上司张宗昌,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并希望能得到张宗昌的帮助。

张宗昌听完施谷兰的讲述后,有些惊讶地看了施谷兰一眼,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施谷兰竟有如此大的胆量。

而在短暂的惊讶过后,张宗昌直接答应了施谷兰的请求,在张宗昌看来,施从滨是自己的部下,孙传芳不仅说杀就杀了,竟然还将施从滨的头颅挂起来示众,这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

况且,孙传芳是直系军阀,而张宗昌是奉系军阀,两方本就是敌对关系,所以张宗昌巴不得孙传芳早点死。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4)

图|张宗昌

于是,在张宗昌的提拔下,施中诚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烟台的警备司令,而按照施谷兰的计划,此时的施中诚已经有能力接近孙传芳,并完成刺杀了。

然而,让施谷兰没想到的是,施中诚不仅没动手,竟还反过来劝她放弃复仇的想法,很明显,在权势的熏陶下,施中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青葱少年了。

施中诚的背叛让施谷兰愤怒不已,她立刻给施中诚写了一封谴责信,并从此与施中诚彻底断绝了来往。

三年来的努力就这样化为泡影,施谷兰悲从心起,她独自跑到了父亲施从滨的墓前,不断哭诉着心中的委屈。

没想到,施谷兰的哭诉竟恰巧被一位名叫施靖公的男人听到了,这个施靖公来历可不小,他不仅与施中诚出自同一座军校,而且还是山西军阀阎锡山的谍报股长。

施靖公在听完施谷兰哭诉的内容后,立刻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帮助施谷兰报仇,并且直接当着施谷兰的面,在施从滨的墓前立下了誓言。

施谷兰看着大义凛然的施靖公,顿时被感动得稀里哗啦,随后为了报答施靖公的大恩,施谷兰直接嫁给了施靖公,并跟他来到了太原定居。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5)

图|施中诚

然而,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谷兰不知道的是,施靖公没比施中诚好到哪里,他虽然表面上说得大义凛然,但事实上,他从未想过帮助施谷兰报仇。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每当施谷兰向施靖公询问何时帮她刺杀孙传芳时,都会被施靖公用各种理由搪塞。

起初,施谷兰还以为施靖公是想慢慢谋划,所以也就没有催促,但随着时间流逝,施谷兰孩子都生了两个,可施靖公却始终没有动作。

此时,施谷兰终于明白,施靖公对她的承诺,根本就是一张空头支票,自她嫁给施靖公开始,这张空头支票就已经不可能再兑现了。

于是,在1935年6月的一天晚上,心灰意冷的施谷兰直接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到了天津,并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施靖公。

此时,距离施从滨遇害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这10年来施谷兰两次求人相助,甚至不惜以身相许,但最终却是空付心血,大仇人孙传芳依然活的好好的。

这让施谷兰明白了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想要给父亲报仇就只能靠自己,于是施谷兰直接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施剑翘,以此来激励自己为父报仇的决心。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6)

图|缠足和正常脚对比——示意图

不过,想要报仇光有决心可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应的身体素质,而施剑翘因为从小缠足的关系,别说锻炼了,平时就连走路都不顺畅。

因此,施剑翘在改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做了放足手术,所谓的放足,说白了就是将畸形的脚趾打断后重新修正。

这种手术做起来其实不难,却很少会有人去做,因为放足手术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每修正一根脚趾就需要修养一段时间,直到上一根恢复的差不多了,才能接着修复下一根脚趾。

在那个时代,很多尝试过放足手术的大家闺秀,最终都因承受不了这种漫长的痛苦而放弃,而施剑翘却凭借为父报仇的决心,强行挺了过来,可见她的决心之坚定。

随后,成功放足的施剑翘开始日复一日的锻炼身体,不求能锻炼出多强大的体魄,却必须拥有一副矫健的身手,以保证在刺杀孙传芳时,能快速接近他。

而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施剑翘又从一些特殊渠道弄到了一把勃朗宁手枪,以及两盒子弹,并经常趁着深夜时分,悄悄练习枪法。

因为施剑翘的生父施从云和养父施从滨都是军伍出身,所以施剑翘从小就对枪支格外熟悉,因此施剑翘只是练习了很短时间,就掌握了不俗的枪法。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7)

图|施剑翘

而等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施剑翘开始寻找孙传芳的踪迹,其实早在太原居住的时候,施剑翘就从施靖公那里得知孙传芳在被北伐军击败后,就举家搬来了天津居住。

因此,施剑翘在离开施靖公后,想也没想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天津,为的就是能更容易找到孙传芳。

不过,天津毕竟是个大都市,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孙传芳并不容易,而且施剑翘虽然对孙传芳恨之入骨,但她其实连孙传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更关键的是,孙传芳虽然被北伐军击败了,但其手中依然掌控着不俗的力量,因此施剑翘根本不敢向别人打听孙传芳的行踪,害怕打草惊蛇,提前引起孙传芳的警觉。

然而,让施剑翘没想到的是,她有一天晚上在哄小儿子睡觉时,竟突然从小儿子口中听到了孙传芳的名字。

施剑翘顿时大惊失色,她虽然对孙传芳恨之入骨,但从未在孩子面前提起过这个名字,所以小儿子只可能是从其他人那里听到了孙传芳的名字。

于是,施剑翘连忙追问小儿子是从哪里听到这个名字的,随后在小儿子的讲述下,施剑翘明白了前因后果。

原来,小儿子所读的幼儿园里有个小女孩,这个女孩每天去幼儿园上学时,都会穿着一身华丽的新衣服,而且平时上学、放学也是车接车送,幼儿园的小朋友都非常羡慕小女孩。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8)

图|民国时期的幼儿园——示意图

有些小朋友在羡慕和好奇之下,就询问小女孩为什么每天都有新衣服穿,而小女孩则骄傲地告诉小朋友们,这些衣服都是爷爷给她买的,而她的爷爷正是大军阀孙传芳。

听完儿子的讲述后,施剑翘顿时兴奋不已,如今她只需要悄悄跟踪小女孩,就肯定能找到孙传芳的住址,然后一举杀了孙传芳。

然而,当施剑翘在第二天跟踪小女孩找到孙传芳的住址后,才发现自己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只见眼前的孙府高墙厚壁,墙头还有铁丝网缠绕,她根本翻不过去。

而且,就算施剑翘能想办法翻过院墙,但估计她落地的第一时间就会被院内警戒的士兵抓住,因此施剑翘根本不可能在孙府内刺杀孙传芳。

而既然进不去孙府,那施剑翘就只能等孙传芳自己出来了,于是施剑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孙府外蹲守,等待良机的出现。

当时间来到1935年9月12日时,蹲守在孙府外的施剑翘终于见到了大仇人孙传芳,但施剑翘并没有立刻掏枪射杀孙传芳,倒不是她害怕了,而是她没有把握能一枪打死孙传芳。

施剑翘知道,她只有一次刺杀孙传芳的机会,如果刺杀不成,那她必然会被孙传芳的手下抓住,如此一来,就再也没人能给父亲施从滨报仇了,因此施剑翘强忍下了开枪的想法。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9)

图|孙传芳

随后,施剑翘一路跟随孙传芳来到了一家电影院,可惜电影院门口有士兵把守,施剑翘根本混不进去,最终施剑翘只能遗憾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孙传芳又外出了几次,但施剑翘始终没有找到刺杀他的机会,这种仇人就在眼前,却无法报仇的情况,让施剑翘痛苦不堪。

而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施剑翘在农历9月17日这一天,并没有去孙府外蹲守,而是来到了天津的一家观音寺里祭拜父亲施从滨。

可让施剑翘没想到的是,这趟观音寺之行,竟让她意外收获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曾经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东南王”的大军阀孙传芳,竟皈依佛门当起了和尚。

原来,孙传芳虽然被北伐军击败,并被迫逃到了天津,但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权势梦,在初到天津的那段时间,孙传芳大肆鼓吹反动言论,甚至还和蒋介石对起了线。

然而,在大势的压迫下,孙传芳很快就败下阵来,为了避免被蒋介石收拾,孙传芳就假装皈依佛门,从此过上了吃斋念佛的生活。

而且,为了演得更像,孙传芳每逢周三、周六都会去天津的佛教居士林内诵经,得知这一消息的施剑翘顿时欣喜若狂,她立刻化名董慧,成为了居士林的一名居士。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10)

图|天津居士林——示意图

随后,施剑翘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来了解居士林的布局,并弄清了孙传芳每次来居士林佛堂诵经时所坐的位置,在确定万无一失后,施剑翘将刺杀日期定在了11月13日星期三。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时间来到1935年11月13日时,天津市的上空竟下起了瓢泼大雨,在这种天气下,孙传芳很可能不会去居士林诵经。

不过,虽然希望不大,但施剑翘在吃过早饭后,还是来到了居士林,想看看孙传芳会不会冒雨前来诵经。

没想到,施剑翘刚到不久,就有一个手拿经书的人走进了佛堂,并将经书放在了孙传芳常坐的位置上。

见到这一幕,施剑翘的内心顿时激动不已,她知道孙传芳今天肯定会来诵经了,而且因为下雨的缘故,此时佛堂内并没有多少人,简直是刺杀孙传芳的绝佳时机。

可惜,施剑翘之前因为觉得孙传芳不会冒雨前往居士林,所以她出门时,并没有带那把勃朗宁手枪,若想刺杀孙传芳,她就必须回家取枪。

然而,当施剑翘取枪回来时,却发现本来人烟稀少的佛堂内,已经坐满了人,不过好在孙传芳并没有离开,她依然有机会为父报仇。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11)

图|施剑翘枪杀孙传芳(影视剧照)

随后,施剑翘先是在佛堂外围找了个位置坐下,一边假装诵经,一边思考该怎样靠近孙传芳,以确保能一枪毙命。

当施剑翘看到旁边烧得正旺的火炉时,顿时灵机一动,她直接起身对佛堂内管事的居士说,“师傅,这里太热了,我能往前面挪一下吗?”

管事的居士看了施剑翘一眼,确定她是经常来佛堂诵经的人后,就直接点头答应了,于是施剑翘借机慢慢地挪到了孙传芳的右后方。

在确定距离足够接近后,施剑翘直接掏出早就开了保险的手枪,对着孙传芳的脑袋就是一枪,随着枪声响起,孙传芳直接倒地不起。

随后,施剑翘为了确保杀死孙传芳,又对着他的腰部和太阳穴各补了一枪,就这样,曾经呼风唤雨的一代大军阀孙传芳,因为10年前的犯下的恶举而丢失了性命,正应了“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这句佛教箴言。

而施剑翘在手刃仇人后,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主动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进行自首,随后经过天津地方法院法院开庭审理,施剑翘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

不过,施剑翘为父报仇的事迹在被各大报纸传播开后,很快就得到了全国各地妇女会,以及各大团体的声援,他们纷纷呼吁最高法院特赦施剑翘。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12)

图|施剑翘刺杀孙传芳

同时,施剑翘生父施从云的老战友冯玉祥在得知此事后,也找到了蒋介石,希望他能特赦施剑翘的罪行。

就这样,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施剑翘于1936年10月14日,也就是入狱11个月后,被中华民国最高法院特赦出狱。

而出狱后的施剑翘,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抗日救国中,她一边带动民众抗日救灾,一边为抗日军队筹集资金,她曾经一个月内,就为抗日军队募集到了三架最新型号的战斗机。

等待抗日战争结束后,施剑翘回到了老家安徽,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主要招收那些贫民子弟和流浪孤儿。

直到1952年,施剑翘因患病无力管理学校后,才将这所住小学移交给了苏州市人民政府管理,而施剑翘则前往北京治病。

待病情痊愈后,施剑翘移居到了北京的碧云寺,并自此以居士的身份修行,不在于世人面前出现,直到1979年8月27日,施剑翘因病去世,终年74岁。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13)

图|施剑翘墓

而在临终前,施剑翘曾对小儿子说:“娘已经时日不多了,但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我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

可以说,施剑翘即是孝女,同时也是真正的巾帼侠女,从小家到大家,施剑翘的所作所为皆令人敬仰不已。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对于施剑翘为父报仇的经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谢谢大家!

孙传芳被杀之谜(侠女施剑翘于佛堂内三枪打死孙传芳)(14)

文 /西凉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