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谈尼采 听孟式美学(1)

由孟京辉执导、曾作为今年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的话剧《红与黑》,正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今天下午,剧组与专家学者及沪上观众见面,分享与探讨“孟式美学”解构下的这部文学著作。请听报道:

于连:“一个年轻人混迹于巴黎的社交界,就算我有丰富的想象力,我编出来的故事无论有多么的浪漫,也只能遭到冷嘲热讽啊。”

由张弌铖饰演的于连,以大段的内心独白剖析着他的内心世界,他的冲动、迷惘、沉沦,都是大写的历史与个人成长之间的斗争。他的身后,由百根钢铁支架搭建出三层“欲望楼阁”,于连借助原著中高频出现的“梯子”,不断接力登高、向上攀爬。

许知远谈尼采 听孟式美学(2)

在剧中,观众仍能看到孟京辉所代表的“先锋戏剧”风格:嘶喊、戏谑、游戏以及“戏中戏”的运用,但在与孟京辉合作近十年的张弌铖看来,这部剧有所不同。

“《红与黑》他是有个人的情结在里面,他就像保护一个东西,他释放了他所有的柔情在里边,对观众是极其友好的戏。”

许知远谈尼采 听孟式美学(3)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出版于1830年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孟京辉选择忠于原著,基本遵循其逻辑和精神内核,并把刻画重点放在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玛蒂尔德三人的情感戏上。由梅婷饰演的德•瑞纳夫人,将这个人物对爱情的憧憬,得不到的失落、妒忌,把握得克制而有分寸。南京大学教授吕效平说,梅婷于整部剧就像“一滴油在一桶水里演出”。

“孟京辉的所有的表演都是狂躁不安的,然后她静静的在那里,一种安静的表演和狂躁不安的表演互相对视,造成一种很大的张力。一滴油在一桶水里演出,通常情况破坏演出的,但是就是《红与黑》这个戏,德瑞纳夫人就是整个法国社会一桶水里的这一滴油,她在修道院里出来完全不懂世事。”

在孟京辉看来,这一版的《红与黑》又不完全是讲爱情。“红”与“黑”到底代表什么,其中有无限可能性,一旦有标准答案,人的思想便停滞了。

“观众把他自己的理解和你看到这个东西进行一个比较,而这个比较是多美妙的一个过程。这种对话更灵魂一些,更精神上的一种对话,在这3个小时8分钟过程当中,不断的在就像一个人在你耳旁一直在说话一样,它像一场梦。”

许知远谈尼采 听孟式美学(4)

他还透露,目前的三小时版本还远远不够,未来有望将这部戏扩展为10个半小时。

“你就像爱情一样,开始刚刚进入,享受各种各样的过程以后,到最后你到另外一个维度,我觉得中间德瑞纳夫人和于连的爱情可以再细腻一点,细腻到你一捅就破了的那种感觉。人家司汤达写这个人用了多长时间,咱用10个半小时感受人家一生的想象,这个太值了!”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曹梦雅

编辑:朱颖

责任编辑:李书娥

许知远谈尼采 听孟式美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