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圆说。但是几百年前,人们对于天文学认知不全,他们就被当成的抨击教会的异类,不过随着文艺复兴和麦哲伦环球航行,也逐渐证明了地圆说。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1)

中国有着5千年文明,除了台面上的战争以外,科学一直都在发展,“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最早关于宇宙的一种认知,这种特殊的理论一开始被认为是人能量的循环,《黄帝内经》中便提出了五运六气以及四季的变化,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之后周而复始。

在先天八卦中: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其中人又正好是天地的精华物质所构成,因此被视为天地万物之灵,能感通万物,最灵者也。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2)

随着道家天文学说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就诞生了楚辞《天问篇》,其中就有地圆的主张,西汉时期的落下闳,是中国天文学“第一人”,他创造了《太初历》,太初历除了历法之外,如今的我们常常说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来自这本书。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浑天说,也就是最早的地圆说,许多人认为浑天仪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其实张衡是改进了落下闳的浑天仪,但地动仪是他的传世杰作。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3)

东汉时期,地震相对频繁,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当中,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地震,为了能够预防地震,张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但由于2000多年的战乱,关于候风地动仪的史记并没有留下太多,只有《后汉书·张衡列传》寥寥记载了196个字,后世也是根据这196个字不断添加一些史记,比如北宋《太平御览·工艺部》就用了: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4)

根据这些史料记载,现代专家对地动仪进行了复原,目前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就是一位叫王振铎设计复原的,龙口里面的珠子也不会掉下来,由于史料文献记载极少,地动仪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性,为了不误导学生,就在历史教材当中取消了地动仪。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5)

韩元是1975年8月14日正式开始发行,在发行韩元时,币值是参考了日本的日元,从1元到1万元都有大小不等的金额,一般来讲,金额越大,越不好换算,日本也是取消的一些大额面值,但是韩国在60年的经济发展,并没有造成韩国经济流通问题。

2007年,新版韩元发行了1万元的纸币,正面人物是用了世宗大王的头像,世宗大王是李氏朝鲜第4代国王,在位期间,创立了韩国文字,并且在公元1446年颁布了《训民正音》,他的功绩巨大,因此被后世称为“世宗大王”。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6)

背面采用的背景是《日月五峰图》和《龙飞御天歌》,但是背面的图案采用的是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的一种仪器,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仪表。

将浑天仪印制在世宗大王的背面,不仅仅是中国网友,就连韩国也是提出了相关质疑,难道韩国在申遗完“端午节”之后,又打算将浑天仪申遗吗?

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文重亮对这次印制提出了不满,他承认了浑天仪是中国的,中国的浑天仪不应该出现在韩国货币上,韩国网友也是纷纷炸锅,他们一致认为韩国也有自己的“浑天表”为什么偏偏要用浑天?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7)

关于浑天仪的使用,韩国银行也是做出了回应:浑天表的箱体型设计与韩国货币图案显得格格不入,所以选择了浑天仪作为图案,但这个“浑天仪”也并非是中国的浑天仪,只是采用了浑天表的一部分。关于这个牵强的解释韩国人不满。

不过货币的发行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这次“疏忽”对中韩两国的历史都是一种不尊重,但发行的货币并不是说取消就能够取消的,更加别说是1万元和是世宗大王的韩币。

我国古代地动仪的原理(地动仪被我国历史教材移除)(8)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中国的5000年文明,对周边小国影响力巨大,光是一个汉字,就传承了千年之久,虽然韩国不断申遗,但怎么都改变不了,韩国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武王伐纣时,其叔父箕子就迁移到韩国,史称“箕子侯国”。

  • 文:林苑浮生工作室;求识、趣味、见解。
  • 参考资料:《太平御览》、《后汉书·张衡列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