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礼光

《一纸命令》,这是一个年轻军官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写的是他最熟悉的军营生活。作品首次全景式展现了基层军营的真实生活,透析基层官兵的真情实感,也是联勤保障部队成立一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读者可由这些人物窥见当代军人的内心世界,可以感知年轻一代军人的精神追求。

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刊发小说《一纸命令》中的精彩章节。谨以此向军队改革期间的全体战友致敬!

第五章:封闭集训

实弹射击很快要开始了,王春阳接到的却是另一个命令——集训。

按照惯例,新排长毕业后,都会有一个短期集训,少则数天,多则两三个月,什么时候集训、集训多长时间,一般由师旅级单位自己定,内容安排上也不一而足。主要了解一下部队特别是本单位的优良传统,听听优秀机关和基层干部介绍带兵经验,再就是集中强化训练一下,当然,也有机关“赛场选马”的意思。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1)

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旅程,遇见谁,都是美丽的意外。巧的是,王春阳、关舜、杜长伟都被分到了五班,王春阳任班长。

“这是什么破地方,能住人吗?睡得腰疼。”下午起床哨刚响,就听睡在上铺的杜长伟嚷嚷开了,“一中午都没睡着,下午还打扫什么卫生?!”

“你就省省力气吧,既来之,则安之。”紧挨着杜长伟、睡在王春阳上铺的关舜虽然也不满,但还是接受现实了。

他们扶正篮球架,打扫好周围卫生、整理好个人内务……经过一番收拾,还真有点军营模样了,关舜面对“杰作”不禁唱了起来:“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2)

清晨的军营,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起床号一响,大家纷纷快速穿衣,不一会儿,篮球场上就响起了“一二三四”的呼号声,不算整齐的步伐,不算嘹亮的口号,却让这破旧的营院沸腾了起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集训是你们作为干部的起步,也期待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不懈努力,为红旗旅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午是旅长江耀武亲自动员的,可见旅领导很重视。从旅首长所提的“吃兵苦、练兵艺、悟兵道”要求看,王春阳心里明白,接下来,便是吃苦的时刻了。

果不其然,下午的体能训练,他们就组织了一次5公里长跑,很多人没能坚持下来,或许根本就不想坚持。接下来的训练量更大,集训计划上写得清清楚楚:一三五早操队列训练,二四六早操体能训练,上午有理论学习、集中授课、参观见学之类的,下午有战术训练、实弹射击、400米障碍等,晚上安排理论学习、集中讨论,要命的是还会安排紧急集合。

幸运的是,一周过去6天了,一次紧急集合也没拉过,大家紧绷的神经稍稍有点放松。“快点睡吧,明天就星期天了,咱们终于可以休息了。”劳累了一天的关舜正想着明天干点什么。

“嘟嘟嘟……”突然,一阵紧急的哨声响起。

“什么情况?”

“紧急集合!”

“该死的!有背囊也不让用,还得打背包。”杜长伟忍不住骂了一句。

听到这刺耳的哨声,大家赶紧穿衣、打背包,俨然又回到了新兵时代。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3)

紧急集合睡在下铺的同志明显占有优势,站在地上打背包总比跪在上铺快得多、捆得结实。房间里骂声,抱怨声,打背包声,取脸盆、水壶、挎包噼里啪啦声不绝于耳。王春阳是第一个冲出去的,其他人也陆续冲了出来。

“沿着营区跑10圈。”值班员整完队伍又命令说。

要是在平时,10圈也不多,一圈也就300来米,对于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来说,3000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可是,情况紧急,跑到第二圈时就不断有人掉东西,不断有人捡东西,10圈下来,已分不清哪是头,哪是尾,三分之一的人是抱着被褥的。解散时,集训队赵队长撂下一句话:“欠练!”

大家快速返回宿舍,抱着被子回来的关舜骂道:“王八蛋,折腾了这回,该消停了吧。”

王春阳刚躺下,想着队长当时的表情和那句“欠练”:“同志们,先别忙着睡,说不准还会紧急集合。”王春阳小声提醒大家说。

“不可能吧?这不刚拉过吗?”关舜半信半疑,却没敢脱衣服,物品也都摆在了随手可取之处。

“嘟嘟嘟……”大约30分钟后,又一阵紧急哨声响起。

关舜先是快速腾起,边打背包边不时回头说:“王哥,大智慧!”

这一次,明显比上一次要快,看背包捆得也算结实,跑了5圈就解散了。

经这么一折腾,哪还有睡意?他们干脆把灯打开,是挑战?是抗议?估计赵队长也困了,假装没看见,回去睡了。

在赵队长内心深处,他任教导队队长已经3年多了,带过很多集训队,新排长队长是最难当的。这些人的底细他都不清楚,万一管理太严了,不小心得罪了哪位“太子爷”,年底提职的事,可就泡汤了。反正明天休息,都折腾到凌晨1点多了,困了自然就睡了,也就由着他们吧。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4)

又过了一周,训练量越来越大,轻装跑已全部改为负重跑,大多数人点名后倒头就睡。而王春阳每次回来,总爱趴在桌子上写东西。下午刚跑了一个5公里武装越野,关舜像散了架。晚点后洗漱完就躺在床上了,却又睡不着,他看王春阳已经写了半个多小时,忍不住问:“写什么呢?我看看。”

“没有什么,就是随便写的。”

“拿过来吧!”关舜趁王春阳不在意,一把抢过了本子,只见上面写着:

负重跑

身着单薄的衣服,

肩负沉重的背包。

微弯着腰,

迈着坚实的步子,喘着粗重的气,

艰难地向前移动。

一步紧跟一步,一圈复又一圈。

几时许,

汗水如雨,满面尘灰。

几时许,

肚腹渐胀,腿脚微酸。

此时,

多么想停下来走走,躺在路边草地上休息会儿。

仿佛,又觉得心不甘,

因为,那是懦弱的表现。

咬紧牙关,直至终点。

“王哥,你写的怎么那么像我呢?”关舜一口气读完,又想了想自己这些天的训练,不免对号入座了,又冲着王春阳说,“王哥,你太有才了,这送给我吧。”

“你喜欢就拿去吧!”王春阳随手递给了关舜。

寝室的灯一直亮着,有的人连背包也没拆,枕着就睡了。

“‘精武石’犹如一面旗帜,引领我们爱军习武;‘精武石’又像一把尺子,比量着自己的差距。”训练进入疲惫期,赵队长将大家带到“精武石”旁,在说明“精武石”的意义后,又讲了一番颇具哲理的话:肯吃苦是一种态度。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所有的能力必须排在态度之后”。苦难如同挡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石头,肯吃苦,它就是一块“垫脚石”,越过之后,虽不能立即成功,但踏上了新的征程;怯吃苦,它便成了一块“绊脚石”,让人停步不前,难以在人生道路上实现新的突破。

“等大家成绩都合格后,我在这给大家免费照相。”赵队长说。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5)

王春阳深受触动,暗暗起誓:一定要踢开所有“绊脚石”。

“今天我们组织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大家要尽力跑,不合格者集训结束后补考。”近一个月的训练后,机关来组织考核,也算是结业考试吧。大家整理好行装,站在起跑线上,只听砰的一声,关舜快速冲了出去,王春阳紧随其后,关舜越跑越快,王春阳在后面喊:“关舜,悠着点跑,那样你会吃不消的。”

关舜只顾着往前冲。跑了1公里多,明显减速了。王春阳赶上后,见关舜捂着肚子,连忙问:“怎么了?”

“我肚子疼,可能跑岔气了。”

“慢慢调整呼吸,来,把背包给我。”王春阳欲解关舜的背包,他执意不肯,因为关舜心里清楚,王春阳的体能比他好不到哪里去,要不是平时训练刻苦,可能还不如自己呢。

“你们俩没事吧。”追上来的杜长伟,别看他平时训练老偷懒,可就是体能好,看杜长伟大气都不喘,关舜很想把背包甩给他。

“帮我拿一下背包……”还没等关舜说完,杜长伟像装作没听见一样,头也不回地说:“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跑吧。”一溜烟蹿出好几米。

“八斤半的瘪犊子吞了大秤砣,你个狠心王八,见死不救。”关舜骂道。

“别骂了,我陪你就是了,还是省点力气吧。”王春阳劝道。

“别管我了,这样会影响你训练成绩的,我下次补考就是了。”

“什么影响不影响的,我是你班长,能不管你吗?要补考我也陪你。”说完,硬是把关舜的背包抢了过来。

“你就得了吧,什么班长,还不是临时的?集训完,咱可就没关系了。”关舜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觉得王春阳挺仗义的。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6)

途中,关舜几次想放弃,王春阳在一旁一直鼓励着他:“你知道,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丘吉尔去演讲,丘吉尔讲了什么吗?”

“讲了什么?”关舜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丘吉尔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说完就离开了。”丘吉尔的话,正适合王春阳艰难地一字一句向外迸,他鼓励关舜,也鞭策着自己。

“那,那我,也决不放弃!”关舜也有了动力。

当王春阳、关舜到达终点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两人竟然及格了。

有了这次经历,关舜对王春阳那天写的《负重跑》感触更深了,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谈理想、谈生活、谈家庭。

“王哥,你知道吗?要不是那天你说丘吉尔的什么‘决不放弃’,说不准我真的就放弃了。”

“不逼一逼自己,怎么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王春阳说,“那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也怕坚持不下去。”

“王哥,你太仗义了。你知道吗?那天你说,‘补考也陪着我’,我都感动得哭了,只是出汗多看不见,你说的那是真心话吗?”

“这么大的人了,就那点事还值得哭?”王春阳嘁了一声,“说实话,谁想补考呀!我只是不想落下兄弟。”

关舜感激地说:“王哥,今后你就是我最好的兄弟,有什么事,尽管找我,我办不了,找老爷子也得办。”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7)

关舜若有感触地说:“有时,我也在想,当初我是不是选择错了,家人原本给我联系好了(原)总参的一个通信站,想让我留京的,是我执意要过来的,我就不想一直靠着他们,你说我是不是傻呀?”关舜回想起当初的选择,感到一种莫名的迷茫。

“可别这么说,路终归是要靠自己走的,脚下是平坦、是荆棘也只能走过了才知道,就像二万五千里长征,没走过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多艰辛。”王春阳轻轻拍了拍关舜肩膀,“现在像你这样的‘官二代’不多了,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加油!”

接下来,他们又组织了理论、战术、400米障碍等项目考核。王春阳和关舜都顺利通过了。而杜长伟却在战术上意外折戟,关舜狠狠地说道:“活该。”

分别前,王春阳和关舜在“精武石”前合了影。关舜羡慕王春阳的才气和能力,王春阳也欣赏关舜的直爽。江耀武旅长做了最后总结讲话:“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王春阳心里明白,集训结束了,但他的军旅生涯才刚刚开始。

(图片:谭巳成 陈中未 张正举 姚顺雨 张军 郭朋 杨宏)

未完待续

预备特战集训前两周心得体会(一晚上紧急集合两次)(8)

作者简介

王礼光,男,1982年12月生,安徽阜阳人,少校军衔,现任郑州联勤保障中心宣传处干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军内外媒体发稿千余篇。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礼光 著

授权发布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王礼光

编辑:毛志文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