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明5月3日8点,潍坊银座商城某男装品牌导购员张秋梅已在员工入口处排队等待测温入场她戴着口罩,与其他员工保持着超过1米的间隔,缓缓移动,等待测温员的检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实体店的机会真的来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实体店的机会真的来了(线下实体店的冬天终会过去)

实体店的机会真的来了

□ 本报记者 李明

5月3日8点,潍坊银座商城某男装品牌导购员张秋梅已在员工入口处排队等待测温入场。她戴着口罩,与其他员工保持着超过1米的间隔,缓缓移动,等待测温员的检测。

“从3月10日商城恢复正常营业开始,这套流程就一直严格执行着。”张秋梅说,体温检测一天最少4次,除了上下班的检测外,上班期间还会定时检测。

来到位于四楼的卖场,张秋梅换好工装,拿出消毒喷壶装好酒精开始消毒工作。“商城有专业的消杀队伍,每天早晚都会对廊道、大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消毒,我们每天也会用酒精对自己的小卖场消毒,早中晚最少3次。”张秋梅说,疫情背景下,消毒已成为习惯。

赶在商城9点营业之前做好了全部准备工作,张秋梅对店内的服装摆挂、库存进行“例行检查”,时不时地朝门口和两侧廊道张望几下。“往年‘五一’基本不断人,一天最少卖一万元,今年就少多了,假期前两天一共卖了五千多元。”

但这已是不小的进步。“‘五一’之前,一周能卖五千元就算不错了。”张秋梅说,受疫情影响,商场1月30日停业,3月10日恢复营业,但客流量不多,整个3月份营业额仅有几千元,4月份有所好转,1万多元。

为了招徕顾客,张秋梅所在的品牌及时更新了新品,并给出七折到八折的优惠力度,但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来。10点30分,张秋梅迎来了当天的首位顾客。她第一时间迎了上去,站在顾客侧前方1米多外的位置介绍着顾客眼睛扫过的每一款衣服。试穿了几件衣服后,顾客道了一声“谢谢”离开了。张秋梅礼貌的微笑始终挂在脸上,一句“欢迎下次光临”,算是为这次不算成功的营销画上个句号。

拿起顾客试穿过的衣服,张秋梅娴熟地将它们挂上熨烫机,依次烫熨一遍。“衣服上不能喷酒精和消毒液,顾客试穿过的衣服我们都会熨烫一遍,这也是消毒。”张秋梅说,疫情之下他们多了不少新“习惯”:帮顾客介绍时要有1.5米间隔,空闲时间喷洒酒精消毒,时刻注意佩戴口罩……

直到下午2点30分下班,张秋梅接待了4拨顾客,但都没有达成交易。面对接班同事的询问,张秋梅笑着说:“人比昨天又多了些,我嘴笨没卖好,下午你肯定行。”虽然销售额依然没突破,但下班时迎着越来越多进入商城的人流,张秋梅还是信心十足:“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逛商场的人也渐渐多了,线下实体店的冬天终会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