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上学,大家都喜欢在背地里,针对某人的特点,脑洞大开起绰号。

如果一个人又高又瘦,就会被喊成“电线杆儿”;如果一个人姓“熊”,就会叫她“大狗熊”; 每次回答问题反映比较慢,就会被叫做“刘姥姥”。

那时候,小伙伴也会聚集在一起,给各个老师取绰号。

喜欢站在后窗窥探教室的老师,人送外号“后窗男孩”;讲课唾沫不断飞溅,“泡沫之下”显得情景交融;而老师姓唐,就自然逃不过被叫“唐老鸭”的厄运。每次犯错被老师批评之后,叫几遍绰号就会觉得很解气。

现在想想真的是幼稚,但这些“绰号”却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中。

为啥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绰号花和尚)(1)

02

不仅我们小时候流行绰号,在《水浒传》中,绰号文化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书中,大部分江湖人物在出场时就已经有了绰号,就连“镇关西”郑屠、“没毛大虫”牛二等小人物,也是绰号响亮。

但鲁智深和武松却是例外,他们俩刚开始并没有绰号,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才逐渐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绰号。

比如武松的绰号“行者”,因为他在孙二娘的店里穿了一身头陀的装扮,张青、孙二娘夫妻看了武松的模样后,喝彩道:“果然好个行者!”武松自此也以行者的装扮行走江湖,他的绰号也很好理解。

而鲁智深的绰号,却是在水浒第十六回中才出现。当时鲁智深在二龙山脚下遇到杨志,鲁智深道:“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至此,鲁智深终于有了自己的专属绰号,从而鲁智深的江湖地位也瞬间提升。

可是有心的人就要问了, 鲁智深的绰号为什么会是“花和尚”呢?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句句不离“洒家”的鲁智深,为什么又叫做“花和尚”呢?

难道是因为他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守佛门清规,喜欢花天酒地吗?或者是因为他喜欢“花姑娘”?

非也,非也。

为啥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绰号花和尚)(2)

03

其实鲁智深这一绰号的来历,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来和梅花文化的发展有关。

在宋、元时代,大家都十分崇尚花,尤其是梅花,认为它开在百花之先,是花魁,在这个时期,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为历朝历代最多的,梅花也在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

宋代咏梅诗超级多,故在宋代末年方回所著的《瀛奎律髓》一书中,将有关“梅花"的唐宋五言七言律诗单独做为一类来研究。梅词也多佳作,如卢炳在他的《汉宫春》中就曾赞美过梅花,“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挽占花魁。”北宋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其梅花诗词甚多,而《山园小梅》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是被誉为千年咏梅绝句。

为啥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绰号花和尚)(3)

北宋的苏试、秦观等,南宋的陆游、范成大等,皆有诸多梅花诗词传世。

由于文人墨客的闲情雅趣,也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各地纷建梅园,遍植梅树、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赏梅景观,使喜梅、植梅、赏梅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梅画作品日渐丰富,涌现出一批擅画梅花的大家,如高僧华光寺长老仲仁、赵佶、杨无咎、马远、赵孟坚等。

所以,宋元时期的人都喜欢在人名中加一花字,比如宋元笔记中出现的人名“花郑贵”、“花李郎”等等。

另外《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蔡庆,也因为从小喜欢在头上插一枝花,因而被人取绰号“一枝花”。

为啥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绰号花和尚)(4)

二来,和鲁智深脊背上的纹身有关。

在宋朝,纹身是一种时尚,很多年轻人都有纹身,尤其是一些纨绔子弟。他们将纹身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喜欢纹在腿上纹身,出入于风花雪月场所,被人们称为“花腿”。“花腿”很受青楼女子的喜欢,因为他们阔绰,出手大方,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给起钱来讨价还价。

关于鲁智深的花绣,书中也有记载。

《水浒传》第十六回,鲁智深自我介绍说:“人家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原来鲁智深是刺青爱好者,他确实喜欢花,只不过不是花心的花,也不是鲜花的花,而是花绣的花。他是先有了背上的花绣,后做的和尚,叫做“花和尚”再合适不过了。

由此可见,花和尚的“花”不是花心的意思,而是因为鲁智深的身上有一背的刺青花绣,所以才被人称做“花和尚”。

梁山好汉中也有不少人刺有纹身,除了鲁智深外,还有史进、阮小五、杨雄、燕青等。

陆小乙之所以称“花胳膊”,得自于他臂膀上巧夺天工的漂亮纹身图案,因此这里的“花”就是纹身的意思。

当时的纹身还不叫纹身,叫花绣。所以鲁智深在当了和尚之后,大家就叫他花和尚,意思就是刺有花绣的和尚。此时有心的读者可能就要发问了。别人的身上也有花绣,怎么没见别人的绰号里夹带“花”呢?

别急,这就要说道第三点了。

为啥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绰号花和尚)(5)

三来是作者施耐庵的意思。

鲁智深在《水浒传》里的绰号是“花和尚”的原因,如果追根溯源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水浒传》成书之前,提到过水浒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两个,其中相对详细,且被后人认可的的是宋元时期无名氏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里面记载了一些后来《水浒传》当中的人物和故事的雏形,后世很多评论水浒的书也都提到了这本《大宋宣和遗事》。

而在这本《大宋宣和遗事》里,鲁智深的绰号已经是“花和尚”了。

由于鲁智深的绰号“花和尚”早已被《水浒传》的蓝本《大宋宣和遗事》所认定,因此,施耐庵没有进行改动,而是照搬而来,把鲁智深的绰号定为“花和尚”。

为啥鲁智深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绰号花和尚)(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