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腊月初八,我出生在河北邯郸的一个小农村。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我已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

但儿时的记忆无法忘却,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情都深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

(一)

“七月十五红圆圈,八月十五打一杆,九月十五晒好了,终于可以吃枣了〞。这个儿歌反映了当时孩子们想枣、盼枣、打枣、晒枣、吃枣的真实情景。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2)

那时候,每到七八月份,枣子快要成熟的时候,越是刮风下雨,孩子们越往外面跑了。

每人都拿着一个小竹篮,头顶着一块塑料布,在枣树林里抢着捡风雨吹落打下来的枣子,尽管每个人淋得都像落汤鸡一样,但能带回半篮子枣子都非常开心快乐。

每到打枣的时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有的在树上“晃”,有的用长棍“敲”,有的在树下“捡”,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3)

捡来和打来的枣子,孩子都不舍得吃,平常都凉在房子里的地上,天晴的时候,再挪到院子里在阳光下曝晒。

为了防止被老鼠吃掉,晒干的枣子,常常被爹娘吊在房梁上。孩子们想吃也够不着,就等着过年吃“枣花”和“枣山〞了。

那时候的枣子真甜!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4)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5)

(二)

“麻屋子、红房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爷爷奶奶小时候给“出”的关于花生“谜语”。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6)

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地里“刨花生”,一家人大早起就出发,带着吃的喝的,一干就是一整天,把地里的花生都“刨”完,然后再“溜”一遍。

最有意思的是,“溜”花生时经常能发现“老鼠洞〞,一旦发现“老鼠洞”,全家都会行动起来,顺着洞挖,想办法把老鼠“盗”的花生都给“刨”出来!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7)

一个老鼠洞往往能挖出来一大簸箕花生。如果在一块地里能挖出几个老鼠洞,那可就是大丰收了。

遇到好年景,花生丰收了,当天盐水煮花生爹娘肯定管够,让饱餐一顿。

那时候的花生真香呀!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8)

(三)

小时候,农村都是靠天吃饭,麦子产量很低,一亩薄地一年只收几十斤麦子,一亩肥田最多也只收一二百斤粮食。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9)

小时候,孩子们下学后都是到地里捡“麦穗”“麦粒”。回到家里,孩子用木棒“捶”,大人用簸箕“簸”,忙得不亦乐乎!

然后,想办法把麦子晒干后,再用石磨磨成面,一家人还不舍得吃白面,经常靠麸皮充饥。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0)

为了能让孩子们吃上白面馒头,爷爷奶奶和爹娘常常都是在玉米面上再裹一层白面。蒸熟后,表面看是白花花的馒头,但实际上仍是玉米饼子。即使这样,孩子也是狼吞虎咽,吃得香甜可口。

那时候的馒头真好吃呀!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1)

(四)

小时候,集市上和家里没有什么糖果,孩子们能吃上糖稀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了。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2)

每年冬年,哥哥姐姐都会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围在火炉旁,用自家产的红萝卜熬糖稀。

每个孩子都盼着能够分到象红枣那么大的一骨朵儿糖稀,而且还不舍得吃,不停地用不知从哪里折来的小树枝使劲地“袅”着,然后,一会儿用舌头舔一舔,时不时地打打自己的“馋虫”。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3)

过年的时候,老人会把熬好的糖稀,做成糖瓜糖豆,每当孩子磕头拜年时,都会塞上一把。一把糖瓜糖豆,常常让孩子们高兴一整天。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4)

那时候的糖瓜糖豆真香甜吃!

(五)

小时候没有什么彩灯,都是哥哥姐姐帮着糊灯笼。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5)

哥哥姐姐会先用木头或铁丝搭起灯笼的架子,然后用“面糊”在外面贴上彩纸进行装饰,最后用小棍和绳子把灯笼吊起来,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6)

每到大年三十,孩子们都会把小蜡烛放在里面,用火柴点亮,然后掂着在胡同里来回跑着玩。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7)

(六)

小时候过年,孩子们一晚上都不睡,都挤在有黑白电视的人家里看春晚。

看完春晚,就放自制的鞭炮,凌晨两三点,同辈人就会相约,开始挨家挨户去磕头拜年。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8)

那时候一起拜年的人特别多,每到一家,跪在地上的就是一片,先给老祖总磕头,然后是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哥哥嫂子,常常是刚站起来又跪下,场面甚是壮观!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19)

(七)

小时候,过年爹娘从不给孩子发红包,最多发个压岁钱,而且很多都是一分钱。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20)

即使这样,孩子们也不舍得花,往往都是自己缝个布袋系在腰里,或者藏在被窝里暖上大半年。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21)

那时候亲戚多,从初一到初五一直跟着大人们在磕头拜年,每到一家就会吃吃喝喝玩半天,有时吃完喝完却忘记了拜年,闹出不少笑话。

那时候过年没有暖气不觉得冷,没有油水饺子是那么的香,年味是那么的浓。

那时候过年那么有意思!

儿时的记忆无法忘却,因为有情、有爱、有温暖!

花生糖红枣的家庭做法 红枣花生白馒头(22)

(以上照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